雁荡山水天下奇文

2014-12-23 17:41潘维新
林业与生态 2014年8期
关键词:合掌雁荡雁荡山

潘维新

祖国的名山大川,多姿多彩,神韵各具:或雄,或险,或奇,或秀,或幽,或野……恰似一部打开的山水百科全书,令人捧卷叫绝,百读不厌。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境内的雁荡山,则以奇取胜,它的奇峰、奇石、奇水、奇洞,让雁荡山遐名远迩,赢得了“寰中绝胜,海上名山”的美誉。

雁荡山分为八大景区,内有百二峰,廿三嶂(直立像屏障的峰),六十六洞,廿八飞瀑,总面积达45000公顷。号称“雁荡三绝”的灵峰、灵岩、大龙湫三大景区是雁荡山风景的精华。雁荡游三绝,今年初冬,学校退休教工团队旅游选择的就是这条路线。

灵峰景区位于雁荡山的中东部。该区以峰、洞及夜景见长。导游告诉我们,灵峰的“灵”,灵在“日景耐看,夜景销魂”;又灵在“一景多变,移步换形,宗教重地”。走进景区大门,沿着傍溪的石阶前行,那奇峰怪岩一个个向我们走来。导游指着它们,逐一介绍:接客僧、果盒岩、斗鸡峰、天冠峰、犀牛峰、双笋峰、合掌峰……那山那峰,仔细看来,象形状物,倒显得逼真。而其中最让人神往的是位于灵峰饭店正后方的两座高达270米的山峰,左为灵峰,右为倚天峰,又称合掌峰。合掌峰为灵峰景区的第一景观,人称它有三奇:两峰并立,紧紧依偎,形如合掌,此为一奇;掌缝藏洞,名曰观音,远处不见洞,走到眼前,才见真容,此为二奇;洞内建寺,楼有九层,为雁荡第一洞天,香火极盛,此为三奇。尽管山高坡陡,但大家朝圣意笃,探奇心切,20多人谁也不甘落后。观音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始建于宋崇宁五年(1106年),原为木结构建筑,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为水泥仿木结构,保持原有粗犷古朴的风貌。洞内佛楼倚岩而建。进山门第一层为天王殿,内塑天王和四大金刚塑像,十分威武;第二层至第八层为僧房、斋堂、客厅;第九层为正殿,内供观音和十八罗汉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站在九层平台仰望洞顶,可见一线天空。从一层至九层有441级石阶相连,石阶紧贴崖壁,曲折幽深,上下佛楼需小心行走。

晚上安排看夜景,可气象预报夜里将有中到大雨的消息,让我们增添了几分担心。 “你们要放弃吗?”,聪明的女导游用起了激将法,这一激,反而坚定了大家进山看夜景的信心。大概是我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到了灵峰饭店前,乌云渐渐散去,连月亮也偷窥了大家几眼。淡淡的天光,加上合掌峰缝隙间透出的灯光,天幕下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剪影:那是一对紧紧依偎,情深意笃的情侣,小伙子远道归来,连背上的包也没来得及放下,少女走上前去,紧紧搂住他,这是久别重逢的时刻……

山区的冬夜幽深宁静,爱情的故事感天动地。当地有首民谣这样写道:“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随着导游的指点,我们移步不断变换角度,只见天幕上幻化成一幅接一幅的图画:一位身着中国旗袍的少女,背靠大山,伫立远望,期盼恋人归来;一对丰满高耸的乳峰,这是东方的维纳斯啊,伟大母亲的胸怀……当我们背对山峰,往后仰望,天幕上又出现一只巨大的雄鹰,似敛翅欲停,又似振翅欲飞,那气势,那形象,让人生出无穷的奇思遐想。

灵岩景区在灵峰景区西面,雁荡山的中心。景区大门不远处是一座古寺,叫灵岩寺,飞檐翘角,红墙黑瓦,掩映在一排高大的银杏树林中。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号称”东南首刹“,是雁荡山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寺院。大概因为时间关系,导游没有带我们进去参观,而只是向我们介绍了寺前走廊柱子上的一副对联:

山雁荡水龙湫洞,石佛百二峰,拔地凌云,海上名山称第一;

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境叹无双。

导游强调说,这是雁荡山最长的一副对联,是清代榜眼喻长霖写的。品读再三,此联对仗工整,用词精当,确实是一副好联。上联从大处着笔,高度概括,描写了整个雁荡山胜景。“拔地凌云”,凸显山势雄武;下联从眼前实景着笔,写灵岩重峦叠嶂的奇险景色。“神工鬼斧”,称赞灵岩绝奇。读长联,看佳景,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寺后屏霞嶂,高数十丈,壁立云霄,形如锦屏。寺前有两座高达260米的山峰,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相距不过200米,两峰对立,十分险峻,称作南天门。雁荡飞渡表演就在这里进行。

我们到达灵岩不久,下午的飞渡表演就开始了。表演有两个节目,一个是飞身下悬崖采草药,表演者虽说是当地一个50多岁的山民,但动作敏捷,身手不凡,手牵两根绳索,时而像壁虎似贴在岩壁攀爬,时而像雄鹰一跃而起,飞下高崖险壁,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另一个是飞索表演,两峰顶端,一根铁索,横空而过。两个着红衣表演者,在上面表演了空中散花,海底捞月,翻筋斗等惊险动作,引人入胜。听现场讲解员介绍,灵岩飞渡这项活动开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也算是雁荡山的一大奇观!

雁荡山奇水也奇,游雁荡,大龙湫不能不去。古人有诗云:“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197米的落差,水从高崖凌空而下,要

描写出那浩大声势、壮观美景,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随着季节、风力,晴雨的变化,瀑布也时时变身。笔者10年前游雁荡到达大龙湫,那正是盛夏雨季,在离大龙湫2公里左右远的地方,就听见山谷内有隐隐的雷声,到了大龙湫跟前,只见一条3.3米左右的瀑布,像一条发怒的银龙,猛冲而下,直捣潭心,发出惊雷般的巨响,那激起的水花雨雾,笼罩着整个水潭的上空,游人站在右边山坡上的观瀑亭前,仍有“云漠漠”、“雨濛濛”的感觉。而这次我们去大龙湫正碰上初冬枯水季节,幸亏雁荡地区最近连下了几场小雨,龙湫背上的深潭蓄了不少水,所以看龙湫如同一条白练飞泻而下,可以看到如烟的水雾,在潭边还感到水珠雨点,这水流到锦溪还能听到潺潺的声音。如果说灵峰看夜景最佳时间是中秋月明时,那么大龙湫观瀑最好应选在盛夏雨季涨水时。

品山水之美,要有眼光,也要有勇气,李白、苏轼凭他们的睿目慧眼写下了赞美庐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名句,让庐山游客如云,扬名天下。北宋的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一文就雁荡山地质地貌的形成,提出了水流侵蚀作用的论断,显示了一个科学家独具的创见和非凡的卓识。明代徐霞客攀悬崖、下深涧,历尽艰辛,三游雁荡山,他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地理学和文学的名篇佳作,还有那种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伟大精神!

猜你喜欢
合掌雁荡雁荡山
洞察雁荡
合掌人生
消防演习
试谈如何避免“合掌”
游北雁荡山
雁荡山观石
河山纪行·雁荡篇
游雁荡山
老圃作品
雁荡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