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佼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工业发展的支撑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贵州作为一个内地的省份,相对于沿海省份而言,有其区位的劣势,在经济发展发面相对落后。为了更好地发展本身的经济,缩小与沿海省份的差距,贵州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力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贵州工业化进程在经济发展中的利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求对贵州以后工业化的建设有所启示和借鉴。
贵州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工业发展速度很快,同时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对本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贵州省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陆续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出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同时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仅在2006年就投入了5亿多元安排了70项技术创新重点项,同时还建成8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改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
贵州省内的主要工业企业几乎都有国有背景,普遍存在结构不良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贵州省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使工业领域的结构和布局不断得到优化,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近些年来,贵州省内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成为促进地区经济的重要力量。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0多亿元、增长率接近20%;规模以上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100多亿元、增长24.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达到了16.2%。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和完善,对经济发展贡献率高的重点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明显降低, 环保产业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扶持,形成了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
随着工业化进程向深度推进,贵州省更加注重生产效益和环境效益,一大批负债累累、效益长期低下且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工矿企业被强制关闭破产和退市;煤炭、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淘汰不少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不仅起到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作用,同时也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2]。
经过近十年的年的工业化建设之后,当前贵州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放到全国范围来看,和其他省份的差距仍然很明显。例如在2010年,贵州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只有36.78%,在全国30多个省一级行政区中只能排到第30位;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这项数据中排名还更靠后,在第31位;2010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不到40%。
总体上看,贵州省工业经济效益和以往相比总量有了大幅提升,但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运行质量仍偏低。从企业实现利润看,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2.3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名倒数第二。
贵州省作为内地省份,自然环境优越是它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也不断在增大,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仍在继续,很多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仍很突出,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稳步提升,到2007年,贵州省内近一半地区还无法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从单位产值的能耗看,贵州省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需消耗3.18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2倍,指标位居全国倒数第二[3]。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3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位居全国排倒数第四。由于高耗能行业比重大,加上技术工艺水平较低,“三废”排放总量一直没法降下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节能减排的压力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而越来越大。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过实施不到位,现代化就很难完成。虽然贵州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从思想和认识上指明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但在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方面,仍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1] 项东.中国视点下的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述评[J] .经济问题探索,2010(4):19-21
[2] 陈金良.“大推进”工业化理论及其可行性研究[J] .商业时代,2010(24):66-69
[3] 王礼全.贵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