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摘要】在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中,学生没能受到更多的尊重,其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个性发展得不到正确引导甚至是被抑制。在专制的教育氛围下,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学生心理趋于扭曲,更没有创新性可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要尊重学生,尊重其主体地位、个性特点、自尊心、情感表现、学习成果和合法权益,促进其个性充分发展。注重个性特征和创造性的培养,促成完善的人。
【关键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45-01
一、引言
传统的教育方式,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彩表演往往占居主要地位。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我们常听到教师优美的开场白,到精美的过渡语,再到完美的结束语几乎是设计得无可挑剔,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每一步,每一问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压抑,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
二、尊重学生,促进其个性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民主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师学生的双主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应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即师生都积极地、主动地、富于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被动教育变为自主教育。尊重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主宰者自居,让他们充分张扬,展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特长,让他们保持自已思维的独立性,我们的学生有许多老师不能及的地方。而且,这种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被承认、被尊重,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老师说教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充满探索,不断获得满足的过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
学生的个性有优劣之分。教学中尊重、培养学生个性和健康人格,强调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尤其是中学生的个体意识日渐增强,个性化特点日益突出,他们也在努力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和张扬。对此,作为老师还应特别注意对其个性发展的引导。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许多不良成份,比如,过份强调自我,过分强调自身需要得到尊重满足,一旦不能实现,则认为是老师在限制压抑他们的个性。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做好引导工作,要让学生认识到个性是自己的独特特征,每个人都需要,这才能显示作为个体的独特魅力。但不合自己身份,过份标新立异的个性则适得其反,我们需要的个性应是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利的个性。个性是先天的,也是经后天培养而形成的。只有形成良好的个性,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培育良好“个性”心态
不论哪个教育阶段的学生,都有其自尊心。学生的自尊心需要保护,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四)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節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年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而来师生感情疏远,对教学产生影响。
(五)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肯定、赏识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们都转变了教学观念,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特别是课堂评价语更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
(六)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其个性良性发展
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张扬个性、完善自我。
三、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施展个性的环境与氛围,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充分发展,因时而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性特征与创造力的培养
个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爱好、习惯、思维方式等都是个性的表现形式,可以说都有可能是创造的火花、苗头。心理学认为,创造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人们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改组或重建,并在头脑中产生新的思想和形象。
(二)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
创造性的发展是无限制的,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是重要而深远的。当今学生特别是大、中学生个性化、理想化、浪漫化色彩较浓厚,在愈加自主的学习环境里,他们或多或少表现出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欠缺成熟和理性,把尊重创造性的教育视为“无限制教育”。这些学生中不乏敏锐、独立、真实并富有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的个性特征,但个性的过分自由发展容易导致偏激的思想,导致对传统文化中责任感的背弃。对此,教育者应当加以理解并重视。
四、结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①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②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③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④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完整的人。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与成人的差异,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与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和资源而珍惜开发。还有就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在尊重学生,培养完善的、健康的“人”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引导学生良性的个性发展,更新观念,建立机制,本着一颗爱和无私奉献的心,立足教育阵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为我们教育的成功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万华梅.浅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总第5期:16-18
[2]焦淑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月第23卷第2期:118-119
[3]戴振波.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权利,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卷第2期2005年3月:119-122
[4]曹志良.实施分层教学 促进个性发展,中学教学(数学),2005年底7期: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