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小雪+韦霄+陈宗游+沈浩峰
摘要:以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 (Lem.)A.C.Smith]种子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100%光照、50%光照、30%光照、10%光照)对黑老虎生长及其叶片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全光照)和10%光照下,黑老虎植株矮小,叶片数、叶片长度、宽度及长宽比和冠幅偏小,叶片SPAD值偏低;在30%光照和50%光照下,黑老虎植株高大,叶片数、叶片长度、宽度及长宽比和冠幅大,叶片SPAD值较高。黑老虎生长最适宜的光照范围是30%~50%光照。
关键词: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 (Lem.)A.C.Smith];光照度;生长;SPAD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519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1.036
Effects of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on the Growth and SPAD of Kadsura coccinea
(Lem.) A. C. Smith
QI Xiao-xue1,WEI Xiao1,CHEN Zong-you1,SHEN Hao-feng2
(1.Guangxi Institute of Botan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Guilin 541006, Guangxi, China;
2.Guilin Purui Biolog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Guilin 5413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100%,50%,30% and 10% light intensity on the growth and SPAD of K. coccinea [(Lem.)]A.C.Smith seedling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warf plant, leaves number, leaves length, leaves width, proportion of the length and width, crown width and SPAD of K. coccinea[(Lem.)]A.C.Smith leaves were small under 100% and 10% light intensity. Tall plant, leaves number, leaves length, leaves width, proportion of the length and width, crown width and SPAD of K. coccinea(Lem.) A.C.Smith leaves were big under 50% to 30% light intensity. It is indicated that 50% to 30% light intensity is optimal for the growth of Kadsura coccinea (Lem.) A.C.Smith.
Key words: Kadsura coccinea (Lem.)A.C.Smith;light intensity;growth;SPAD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 (Lem.)A.C.Smith]为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别名冷饭团、过山龙藤、大钻、透地连珠、水汇五味子、人面果(广西龙胜),是常绿木质藤本野生药用植物和野生水果,也是广西特有药用植物,原生于我国西南部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等省(区)山坡、山谷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木上。其主要功能为行气止痛,祛风活络,散瘀消肿。民间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扭伤、妇女痛经、慢性胃炎等症。用黑老虎的根和茎可提取五味辛J(Gomisin J)、五味辛N(Gomisin N)、南五味子木脂素H(Kadsulignan H)、南五味子木脂素I(Kadsulignan I)、南五味子木脂素J(Kadsulignan J)等生物碱、酚类、三萜(或甾醇)及挥发油等[1-4],其活性成分在医药上用于抑制血管收缩,增加冠脉血流量,抗肝毒、肿瘤和消化道溃疡、抗癌、抗艾滋病,心肌保护作用[5-7]。另一方面,黑老虎果大奇特,气味芳香,果实味美香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含量高达48.6 μg/g[8],高于笋干锌的含量,约是蔬菜中锌平均含量的10.0倍,比鸡蛋、鸡肉、猪肉(17~30 μg/g)都高[8],以其果皮泡酒,颜色鲜红,芳香醇正;常饮之,能黑发润肤,强身健体[2,9-11]。是集药用、食用、观赏、绿化、美化于一体的极具开发潜力的多用途珍稀植物[9-12],但由于森林的砍伐、植被的破坏和人们长期的采集利用,现难觅其踪迹。
目前,我国对黑老虎的研究在资源调查和分类[13-16]、化学成分及其活性和药理[3-7,17-24]、微量元素含量[8,25,26]等研究较多,在引种驯化和栽培技术方面也均有报道[9-11,27-32],但还不够详细、系统,为此在黑老虎引种繁殖的基础上,设置了不同光照处理,观测其对黑老虎种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保护黑老虎这一多用途珍稀植物及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当年播种,出苗后长势基本一致的黑老虎幼苗进行盆栽。
1.2 试验设计
将盆栽成活后的黑老虎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光照处理,其光照分别为全光照(100%)、10%光照、30%光照、50%光照,每处理各4株,共16株。
1.3 指标测定
2012年11月下旬,用直尺测量黑老虎植株株高、叶片长、宽和冠幅,用游标卡尺测量黑老虎植株离地面1 cm处的直径,统计每株的叶片数,利用SPAD-502叶绿素含量测定仪(日本Minolta)测定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DPS 3.01和SPSS 11.5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照对黑老虎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1.1 不同光照对黑老虎基径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4种不同光照下,黑老虎基径最粗的是全光照(100%),为0.438 cm,最细的是10%光照,为0.334 cm。基径从大到小为全光照(100%)、50%光照、30%光照、10%光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光照对黑老虎基径的生长影响明显,全光照(100%)和30%光照、10%光照差异显著,50%光照和10%光照差异显著,说明在100%光照下,有利于黑老虎茎的生长。
2.1.2 不同光照对黑老虎株高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4种不同光照下,黑老虎植株最高的是30%光照,为45.5 cm,最矮的是全光照(100%),为9.6 cm。株高由高到矮为30%光照、50%光照、10%光照、全光照(10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对黑老虎植株的高度影响明显,光照过强(100%光照)或光照不足(10%光照)都会使植株变得矮小,30%~50%光照有利于黑老虎植株高度的增长。
2.1.3 不同光照对黑老虎叶片数和叶片长宽比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4种不同光照下,黑老虎叶片数最多的是50%光照,最小的是10%光照,叶片数由多到少为50%光照、30%光照、100%光照、10%光照;叶片的长度,最长的是30%光照,最短的是全光照,其长度大小依次为30%光照、50%光照、10%光照、100%光照;叶片的宽度,最宽的是50%光照,最窄的是全光照(100%光照),其宽度大小依次为50%光照、30%光照、10%光照、100%光照。叶片长宽比最大为3.15,最小为2.78,其长宽比大小依次为30%光照、10%光照、100%光照、50%光照。经多重比较,在4种不同的光照之间,全光照(100%光照)和30%光照、50%光照、10%光照, 10%光照和50%光照、30%光照,黑老虎的叶片长度差异显著;全光照(100%光照)和30%光照、50%光照、10%光照,10%光照和50%光照、30%光照,黑老虎叶片宽度差异显著。光照过强(100%光照)或光照不足(10%光照),都会使植株叶片的生长数量减少,叶片变小,30%~50%光照有利于叶片数量增加和叶面积增大。
2.1.4 不同光照对黑老虎冠幅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4种不同光照下,冠幅的东西向,最宽为30.0 cm,最窄为15.0 cm,冠幅的东西向大小依次为50%光照、30%光照、100%光照、10%光照;冠幅南北向,最宽为30.5 cm, 最窄为16.0 cm,冠幅的南北向大小依次为50%光照、30%光照、100%光照、10%光照。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冠幅东西向差异明显,全光照(100%)和50%光照, 10%光照和50%光照、30%光照差异显著。光照过强(100%)或光照不足(10%),冠幅小,30%~50%光照有利于黑老虎植株冠幅的增加,而以50%光照最佳。
2.2 不同光照对黑老虎叶片SPAD值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4种不同光照下,SPAD值最大为60.9,最小为45.7,SPAD值的大小依次为50%光照>100%光照>30%光照>10%光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光照对黑老虎叶片的SPAD值影响明显,50%光照和30%光照、10%光照差异显著。在中强光(50%~100%光照)环境条件下,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
3 小结
光是自然界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33,34],不同的植物对光的需求不一样[33],黑老虎在强光(100%光照)下,基径粗,而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叶面积和冠幅偏小,但叶片SPAD值较高;在50%光照下,叶片数量最多,冠幅最大,叶片SPAD值最高,基径较粗,植株较高,在30%光照下,植株最高,基径、叶片数和冠幅次于50%光照,叶片SPAD值偏低;10%的弱光下,基径、叶片数、冠幅最小,叶片SPAD值最低,植株高度、叶片均小于30%光照和50%光照,略大于100%光照。由此可知,黑老虎属于喜阴植物,最适宜的光照范围是30%~50%,强光和弱光都不利于黑老虎的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广西本草选编(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4.
[3] 陈惠芳.植物活性成分辞典(第二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4] 彭富全,邓慧怡.黑老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4):6-8.
[5] 屈克义,黄继海,李文胜,等.冷饭团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87-88.
[6] 屈克义,董艳萍,李守华,等.冷饭团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22-223.
[7] 朱树凡.中药冷饭团对四氯化碳致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7,9.
[8] 黄锁义,龙碧波,文辉忠,等.广西黑老虎中微量元素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10):807-808.
[9] 叶国盛野果奇葩——黑老虎[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3):37.
[10] 王 勇.野生果树水汇五味子(布福娜)[J].山西果树.2005(1):42-43.
[11] 田定科.野生果树资源——冷饭团的利用初探[J].中国果业信息,2006,23(2):28-29.
[12] 刘 涛,韦 茜,吴小波,等.野生水果冷饭团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71-10972.
[13] 毕海燕,林 祁,刘长江,等.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的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2002,40(6):501-510.
[14] 林 祈,段林东,姚炳矾.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三种植物之补记[J].植物分类学报,2005,43(6):567-570.
[15] 段林东,林 祈,袁 琼.南五味子属花的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植物研究,2004,24(1):87-92.
[16] 韦 霄,梁惠凌,唐 辉,等.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与利用[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2):117-119.
[17] 王 楠,李占林,华会明.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0,41(2):195-197.
[18] 舒永志,成 亮,杨培明.黑老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1,42(4):805-813.
[19] 王 楠,李占林,刘晓秋,等.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2,22(4):305-309.
[20] 舒永志,成 亮,曺濬喆,等.黑老虎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43(3):428-431.
[21] 延在昊,成 亮,孔令义,等.黑老虎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草药,2013,44(21):2969-2973.
[22] 季 改,余 姝,胡 文,等.绯红南五味子茎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43(5):873-876.
[23] 季 改.绯红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D].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11.
[24] 石焱芳,陈海玲.黑老虎的药理活性成份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25(7):67-69.
[25] 彭密军,周清平.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黑老虎中八种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1):89-90.
[26] 段永泉,黄锁义,许运智.云南黑老虎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4):32-33.
[27] 陶光林.冷饭团果实调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1):31-32.
[28] 陶光林.冷饭团萌芽抽枝及结果习性的调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增刊):15-16.
[29] 邓定洪.特种水果——布福娜的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3(11):9.
[30] 田定科.冷饭团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8):34.
[31] 陶光林,欧 建.经济藤本植物冷饭团的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3,31(3):8-10.
[32] 唐 辉,韦 霄,蒋运生,等.冷饭团引种栽培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06,35(5):23-24.
[33] 王 艺,韦小丽.不同光照对植物生长、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4):353-359.
[34]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王晓芳)
[5] 屈克义,黄继海,李文胜,等.冷饭团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87-88.
[6] 屈克义,董艳萍,李守华,等.冷饭团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22-223.
[7] 朱树凡.中药冷饭团对四氯化碳致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7,9.
[8] 黄锁义,龙碧波,文辉忠,等.广西黑老虎中微量元素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10):807-808.
[9] 叶国盛野果奇葩——黑老虎[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3):37.
[10] 王 勇.野生果树水汇五味子(布福娜)[J].山西果树.2005(1):42-43.
[11] 田定科.野生果树资源——冷饭团的利用初探[J].中国果业信息,2006,23(2):28-29.
[12] 刘 涛,韦 茜,吴小波,等.野生水果冷饭团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71-10972.
[13] 毕海燕,林 祁,刘长江,等.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的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2002,40(6):501-510.
[14] 林 祈,段林东,姚炳矾.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三种植物之补记[J].植物分类学报,2005,43(6):567-570.
[15] 段林东,林 祈,袁 琼.南五味子属花的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植物研究,2004,24(1):87-92.
[16] 韦 霄,梁惠凌,唐 辉,等.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与利用[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2):117-119.
[17] 王 楠,李占林,华会明.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0,41(2):195-197.
[18] 舒永志,成 亮,杨培明.黑老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1,42(4):805-813.
[19] 王 楠,李占林,刘晓秋,等.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2,22(4):305-309.
[20] 舒永志,成 亮,曺濬喆,等.黑老虎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43(3):428-431.
[21] 延在昊,成 亮,孔令义,等.黑老虎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草药,2013,44(21):2969-2973.
[22] 季 改,余 姝,胡 文,等.绯红南五味子茎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43(5):873-876.
[23] 季 改.绯红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D].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11.
[24] 石焱芳,陈海玲.黑老虎的药理活性成份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25(7):67-69.
[25] 彭密军,周清平.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黑老虎中八种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1):89-90.
[26] 段永泉,黄锁义,许运智.云南黑老虎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4):32-33.
[27] 陶光林.冷饭团果实调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1):31-32.
[28] 陶光林.冷饭团萌芽抽枝及结果习性的调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增刊):15-16.
[29] 邓定洪.特种水果——布福娜的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3(11):9.
[30] 田定科.冷饭团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8):34.
[31] 陶光林,欧 建.经济藤本植物冷饭团的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3,31(3):8-10.
[32] 唐 辉,韦 霄,蒋运生,等.冷饭团引种栽培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06,35(5):23-24.
[33] 王 艺,韦小丽.不同光照对植物生长、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4):353-359.
[34]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王晓芳)
[5] 屈克义,黄继海,李文胜,等.冷饭团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87-88.
[6] 屈克义,董艳萍,李守华,等.冷饭团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22-223.
[7] 朱树凡.中药冷饭团对四氯化碳致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7,9.
[8] 黄锁义,龙碧波,文辉忠,等.广西黑老虎中微量元素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10):807-808.
[9] 叶国盛野果奇葩——黑老虎[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3):37.
[10] 王 勇.野生果树水汇五味子(布福娜)[J].山西果树.2005(1):42-43.
[11] 田定科.野生果树资源——冷饭团的利用初探[J].中国果业信息,2006,23(2):28-29.
[12] 刘 涛,韦 茜,吴小波,等.野生水果冷饭团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71-10972.
[13] 毕海燕,林 祁,刘长江,等.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的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2002,40(6):501-510.
[14] 林 祈,段林东,姚炳矾.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三种植物之补记[J].植物分类学报,2005,43(6):567-570.
[15] 段林东,林 祈,袁 琼.南五味子属花的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植物研究,2004,24(1):87-92.
[16] 韦 霄,梁惠凌,唐 辉,等.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与利用[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2):117-119.
[17] 王 楠,李占林,华会明.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0,41(2):195-197.
[18] 舒永志,成 亮,杨培明.黑老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1,42(4):805-813.
[19] 王 楠,李占林,刘晓秋,等.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2,22(4):305-309.
[20] 舒永志,成 亮,曺濬喆,等.黑老虎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43(3):428-431.
[21] 延在昊,成 亮,孔令义,等.黑老虎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草药,2013,44(21):2969-2973.
[22] 季 改,余 姝,胡 文,等.绯红南五味子茎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43(5):873-876.
[23] 季 改.绯红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D].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11.
[24] 石焱芳,陈海玲.黑老虎的药理活性成份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25(7):67-69.
[25] 彭密军,周清平.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黑老虎中八种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1):89-90.
[26] 段永泉,黄锁义,许运智.云南黑老虎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4):32-33.
[27] 陶光林.冷饭团果实调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1):31-32.
[28] 陶光林.冷饭团萌芽抽枝及结果习性的调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增刊):15-16.
[29] 邓定洪.特种水果——布福娜的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3(11):9.
[30] 田定科.冷饭团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8):34.
[31] 陶光林,欧 建.经济藤本植物冷饭团的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3,31(3):8-10.
[32] 唐 辉,韦 霄,蒋运生,等.冷饭团引种栽培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06,35(5):23-24.
[33] 王 艺,韦小丽.不同光照对植物生长、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4):353-359.
[34]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