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体系

2014-12-22 05:33张发萍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45期
关键词:青白江区龙头企业产业化

张发萍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切入点,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产业化经营格局日趋凸显。

农业龙头企业基本现状

近年来,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青府发〔2013〕8号)等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强引导和优化服务,落实政策和资金。目前,青白江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种养、加工、物流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体系。

(一)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预计年底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6家,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有1家;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17家,全区形成了优质粮油、福洪杏、清泉早熟梨、人和油桃、城厢特色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参与农户人均年增收可高于平均水平2000元以上。龙头企业品牌创建和产品认证工作得到加强,“三品一标”累计达139个,“蓉上坊”牌蔬菜制品(酱腌菜)、“康祖”食品等农产品成功获得 “四川名牌产品”称号,“红旗”油脂成为四川省知名品牌,“西江月”等农产品成功获得“成都市著名商标”,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二)特色产业基地不断扩大。通过强化农业区域布局、实施品牌整合、推进基地建设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初具规模。根据青白江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业态定位,整合区内现有资源,严格规划布局,积极发展以福洪杏为代表的伏季水果、以城厢食用菌和龙王贡韭为代表的菌蔬产业特色,依托十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了以龙王、祥福为代表的粮经复合产业片,以清泉、福洪为代表的伏季水果产业片等七大农业产业片区,产业特色日益凸现,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三)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重点围绕特色菌蔬、伏季水果等优势产业,通过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主体之间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确立了与市场实际相适应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四)农业产业链条日趋完善。青白江区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经营方式,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一是以福洪杏、三元油桃为龙头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二是以四联等企业为依托,形成的特色小家禽饲料、饲养、加工产业链;三是以益海嘉里等企业为龙头的高档优质稻生产、精深加工的粮食产业链;四是以恒邦、玉虹等企业为龙头的城厢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链。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成都市青白江区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产业基地规模集中度不大,产出效益低。青白江区农业产业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为主。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发育不够,种植比较分散,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较低。因此,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差,在市场中形不成气候,无法承接批量订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低水平竞争越发凸显,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二)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弱。在青白江区现有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积累能力不强,投入不足,企业的再发展受到制约。技术力量、管理力量不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不高。产品加工缺少深度,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不够,副产品开发滞后,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比较多,从事精深加工的比较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不强。

(三)农产品品牌不响,知名度不强。青白区农业有名气而无名牌,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不响,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使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农产品种类较多,但国内驰名品牌为零,省内知名品牌偏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四)利益分配体制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青白江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民之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这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行政推动的基础上,大多数关系还不稳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带动辐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充分发挥。由于受市场变化、自然风险以及企业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在这一利益联结链中始终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农户权益的有效保障将是各级各部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五)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瓶颈制约发展。青白江区农业龙头企业大多处于发展扩张阶段,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加上收购农产品季节性强,时间相对集中,企业需要的收购资金额度很大,而银行贷款条件苛刻,抵押能力欠缺,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影响了产品市场扩展,出现了全区目前农产品有“优”无“势”、有“特”不“强”、有“名”不“响”的不良现象。

抓好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业规模化进程。1.要推进土地的规模化。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积极推行多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要推进农产品的规模生产。青白江区的食用菌、贡韭、福洪杏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之所以市场占有率低、效益不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规模不大,难以招引客商,抢占市场。今后应着力扩大规模,以量的突破吸引客商,占领市场,提升效益。3.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思路,依据地域特点和传统优势,要重点规划建设好三个示范片,即以城厢、姚渡为主的特色食用菌产业示范片、以龙王、祥福为主的优质蔬菜示范片、以福洪、清泉、人和为主的伏季水果示范片,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区域经济板块。

(二)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1.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做大龙头。只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和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群形成,组建具有竞争活力的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才能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农业产业化才会有大的飞跃。在青白江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中,每个产业可选择1-2家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康祖、宜家等现有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进行改扩建,提高生产能力;支持荣保、恒邦等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强化研发能力,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加工生产领域,延长产业链,带动特色种殖业发展。2.要延长产业链,促进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产业关联度强,通过加工业的内层深化,外联延伸,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改变青白江区有产品无加工,有粗加工无精深加工,有高产量无高附加值的窘境。重点推进粮食、蔬菜、伏季水果等深加工及蔬菜仓储保鲜,形成完整链条。3.要提高科技水平和现代管理水平。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与先进企业的合作,以现代先进技术、工艺、设备装备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企业,彻底摆脱“家族”管理、粗放经营的旧模式,实现管理创新。

(三)加快农产品品牌化进程。1.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按照“倾心打响一批,用心培育一批,潜心挖掘一批”的思路,大力实施全区农产品品牌统一战略,着力培育、壮大和保护农产品品牌,走出一条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的路子,促使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2.要积极指导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民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鼓励支持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要握紧拳头,整合打造品牌,同类产品可按同一技术标准和工序生产、包装,共享品牌价值。要引进专业人才包装、策划品牌,拓展市场营销,改变过去商标命名“土”、包装设计“丑”、对外影响“小”的状况,切实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3.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的认定和标识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加强疫病防控,使青白江区农产品成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放心产品。

(四)加快农业组织化进程。1.要健全组织服务体系。要建立现代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带动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股份制等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要强化政策引导。把财政支农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开发项目,实行捆绑使用,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建立经营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将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奖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经费,对已制订出台的扶持政策抓好具体落实,鼓励并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建设;做好扶持政策的完善工作,着重解决当前制约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贷款难、用地难等突出问题,促进快速发展。3.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对乡镇、有关部门农业产业化工作的考核,建立农业产业化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考核督查制度。出台激励措施,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强化各部门向上争取农业项目的责任,形成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力。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区农村发展局)

猜你喜欢
青白江区龙头企业产业化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青白江区:高效推进人社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青白江区医保保局“四举措”推行医保“适老化”服务
青白江区医保局多点发力提升医疗救助群众获得感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