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山区发展竹产业探析

2014-12-20 00:03赵令
当代县域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竹类巴中市巴中

赵令

巴中市位于北纬32°左右,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地,是我国散生竹自然分布区主要分布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竹类发展资源。巴中市恩阳区天香地权农场调研组经深入调研发现,通过竹产业的开发,既能加快巴中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又能振兴巴中地区的经济,大力山区发展竹产业,已成为贫困山区农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

立足山区特色优势发展竹产业

巴中市地处大巴山区的米仓山南麓,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是川、渝、陕“金三角”经济带的腹心位置。

巴中市处于我国散生竹自然分布区主要分布区域内,气候条件完全适宜毛竹、早竹的生长。据项目组初步调查,项目区所在地有慈竹、桂竹、毛金竹、毛竹、水竹、箬竹、紫竹等10多种。慈竹、桂竹和毛金竹面积较大,通常呈块状或零星分布于山地丘陵、沟谷坡坎、屋边路旁,往往与柏木等形成混交状态。

竹子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竹产业是能够把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的产业之一,成为异军突起,最具生命力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可采伐量逐年减少,木材价格日益昂贵,竹材价格不断攀升,竹产业效益将更加显著。据农场项目组调研,浙江遂昌、安吉竹产业较为发达,丰产毛竹每亩可以实现4500元的收益,2013年度竹产业为遂昌带来30多亿、安吉带来120多亿元的收益。

巴中市发展竹产业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气候条件在平常年份能够满足毛竹、早竹等散生竹类及少数丛生竹类的自然生长,但灾害频发,对竹林的高产稳产构成不利因素。二是土壤多紫色土,结构性差,腐殖质含量不高,透气性差,容易板结和积水。三是竹子虽多,但以慈竹居多,其他没有形成规模,只能提供少量种苗。种源不足对大规模竹子造林极为不利。四是境内原有竹林大多处于群众家用和自生自灭状态,群众对竹林培育的系统知识掌握不多,技术也残缺肤浅。市场信息更为缺乏,竹林经营没有形成市场化运营,群众没有尝到发展竹产业的甜头,对竹林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抓住机遇趁势而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八大以来的工作主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主导力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国家、省、市的投资将更多地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实施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秦巴连片扶贫开发战略,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支持巴中发展的特殊政策给巴中带来了新的机遇。

——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出台了一系列货真价实的支持政策,为巴中市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农村产权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机遇。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产权制度等深层次、关键领域的改革强力推进,长期以来“三农”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将在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

“庄园+专业合作社”产业化发展

竹产业是现代农业和生态林业的最佳结合点。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课题组,通过历时三年的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竹子一次栽种,可稳定收益数十年。

——改变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巴山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目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在家务农者大多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思想观念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加上目前农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推广新产业新技术极其困难。

2014年3月以农民出地,企业出资的形式成立了“巴中市恩阳区天香地权农场”,实行合伙制,农户是LP,承担有限责任,管理者是GP,承担无限责任,走“庄园+专业合作社”的商业模式,由农场统一规划资源发展和利用,统分结合生产经营,引进竹资源开发和其它经营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发展资源。

社会资源的组织化使得规模化得以顺利推进,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已经在恩阳区舞凤乡的6个行政村栽植竹类1000余亩,修建道路20多公里,修建与整合小型水库10座,新增蓄水量600多万m?,拥有了原生态的水资源就有了前提,养殖了螺蛳和水蛭等500多亩,取得了初战胜利。

——合理规划空间时间布局。农场组织对境内的现有竹类资源和可以造林的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立地条件和竹种特性的不同,因地制宜分别林种和竹种做出总体规划,综合布局产业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关系,短期经济收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规划10年内发展以早竹为主的笋用竹林3万亩,发展竹木混交的毛竹笋竹林10万亩。前3年首先栽植雷竹10000亩,取得实践和示范效果,其次已经开始规划建设毛竹种苗基地1000亩,为下阶段发展打好种苗基础。

——按照立地条件分类经营。规划林种以荒山绿化和生态环境利用为主的生态公益林,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辅相成完美结合的材笋两用林和以竹笋高效生产为主的笋用林三大部分,以及部分种质资源林。

立地条件不好,土层干旱瘠薄、多裸岩、肥力差、风力大、空气干燥,植被稀疏低矮的山顶、上坡、陡坡,以及沟坎和水库坡沿等立地上规划生态公益林。竹种以当地乡土的桂竹、毛金竹、水竹和慈竹等为主。

在条件较好的山地中下坡、山谷、江河沿岸,规划毛竹材笋两用林。结合疏林地套种改造混交林,巴中有较大面积的松柏树林,在松柏树林中套种毛竹,形成竹子和松柏的混交林。这类立地面积大,地形和土壤多种多样,不仅基本上都能够满足竹类生长,而且能够形成较好的竹材和竹笋的产量及质量,达到既能形成竹林环境,发挥竹林生态效益,同时生产大量的竹材和竹笋,为以后发展加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耕地、坡耕地和一些抛荒的缓坡地带,土壤深厚肥沃,浇灌便利,规划早竹为主的笋用林。目的是以经济效益为主,集约经营,精细管理,达到竹笋的高产高效。

——综合开发打造竹产业链。竹林生长中有生态环境功能,可以发展养老旅游业。采伐后有笋、竹和副产品的经济功能,通过加工利用和贸易得以拉长产业链,带动社会发展。

浙江省安吉县以竹产业推动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四川省长宁、沐川为中国30个竹乡之一,崇州市、遂宁市等都形成具有特色竹产业,巴中市境内的平昌县把竹林风景和水面旅游紧密结合,打造出川东北地区富有特色的“竹海水乡风景旅游区”。

科学的组织结构可以合理布局竹产业的一、二、三产联动。在一产规模化的基础上,改善环境,打造竹海景观养老旅游产业,巴山地方文化产业和竹材、竹笋的加工产业,促进物流和贸易发展,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以生物工程技术提升水蛭和水产养殖及加工业,先富带后富,带领辖区农户致富,把巴中贫困山区建设成为中国美丽乡村。

——加强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争取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解决政策和资金等具体问题。农场加强对竹产业的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农机配套、信息流通、资金保障和商品物流等各项服务,把农民逐渐向居民转化,改变观念,提高素质,当地农民的认同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

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外出学习培训相结合,在造林、培育等重要工作环节前分别乡镇举办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班,培育专业技术队伍。

同时,建立技术信息平台,通过开展现场演示,下发技术资料,建立技术信息服务机构等多种方式,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使得技术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天香地权农场)

猜你喜欢
竹类巴中市巴中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巴中市恩阳区:“四个聚焦”稳住就业基本盘
巴中市:奋力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生态巴中的三张名片
中国竹类资源与分布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调研巴中扶贫
巴中隆重纪念“一二·九”运动
巴中去年旅游收入66.2亿元
巴中市巴州区第11中(小)学校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