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宏飞
随着休闲农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去乡村旅游,体验农民耕作、收获的乐趣。一批农业节庆也随之兴起,2014年10月下旬在北京密云县举行的“金谷开镰节”就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草莓采摘节”,然而无论从知名度还是从经济效益来说,四川成都双流县的“冬”草莓节都是非常成功的。双流草莓已经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草莓品牌,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实施了差异化营销策略。
品牌价值翻三番
2006年,成都草莓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从这一年开始,成都开始举办冬草莓节。草莓节的举办,不仅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双流旅游,而且搞活了产品流通,各地客商纷纷到双流订购草莓。到2013年末,双流县年种植冬草莓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总产量7100万公斤,总产值3.5亿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
双流冬草莓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在法国巴黎,每公斤售价40欧元;双流草莓在俄罗斯很受欢迎,每公斤售价达几百元人民币。基于双流草莓在俄罗斯良好的市场前景,2014年四川胜泽源农业公司投资3亿元,在俄罗斯种植双流草莓。
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是国内权威的农产品品牌评估机构,在其发布的品牌价值排行榜中,2009年双流草莓的品牌价值为4.75亿元,2013年升到12.64亿元,是国内最具价值的草莓品牌。四年时间,双流草莓品牌的价值翻了三番,分析其中原因,旅游节功不可没。
一个“冬”字占尽“天时”
差异化营销,是指企业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如果按季节来划分,春夏秋三季都有相应的“采摘节”来提供给旅游市场,然而很少有冬季采摘节,这无疑是一个市场空档。
历来草莓都是春天成熟,双流县的农业技术人员却要让它冬季成熟。该县的农技人员根据双流独特的气候、土壤、耕作制度和栽培习惯,不断探索改进,通过小面积试种,最终形成了“改良型促成栽培技术”。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双流县草莓的质量大幅提高。双流县农业技术人员不断改进技术,草莓上市时间从春节提早到元旦、再从元旦提早到11月上旬、最终提早到10月上旬。从每年的初冬开始,双流草莓就上市了。
一个“冬”字,让双流草莓占尽了市场先机。双流冬草莓从初冬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这期间包括元旦和农历春节,正好赶上了城市居民春节放假出游的“时机”,而这一时期市场上又无其他农产品采摘节,冬草莓节正好满足了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在冬季上市,这也为双流草莓赢得了外贸机会。俄罗斯人喜欢吃草莓,他们春天从西班牙进口草莓。但到了冬天,西班牙不产草莓,这个商机就被双流人抓住了。
不断推陈出新
差异化营销的根本就是要凸显产品特色,而这要依靠科学技术。双流的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引进新品种,改良现有品种,主要有丰香、红颜、冬花、安德烈斯、达塞来克特等共计100多种品种。双流的草莓很有特色,有的带着浓浓的巧克力味,有点带着淡淡的玫瑰芬芳,甚至还带着神奇的柠檬味。这些不同的风味增添了浪漫气息,甚至被用来作为“情人节礼物”,很受年轻人喜欢。
双流县在打造草莓产品特色方面一直不遗余力。2013年6月28日,双流冬草莓培养细胞搭乘“神州十号”遨游太空15天后回到地面。双流农技人员用这种细胞培育出了草莓种苗。“太空草莓”的开发成功,增强了消费者的吸引力。
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在谈及差异化营销策略时说,当一个企业能够向客户提供一些独特的,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替代的商品时,这个企业在竞争中就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成都双流因为开发出了冬草莓,不管是在旅游,还是在草莓产品交易方面,都占尽了优势;而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草莓新品种,则扩大了其产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