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诗明(湖北省远安县畜牧兽医局)
“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告诫人们在发展畜禽养殖时,要特别注重风险防范,否则会造成损失。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法律法规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相对滞后,少数地方的个别畜禽养殖场户的畜禽出现了动物疫病,制约了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步伐,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进步。为此,笔者建议畜禽养殖单位以此为戒,把加强风险管理作为发展畜禽养殖的“头等大事”来抓。
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畜禽养殖存在技术风险、饲料风险、资金风险、疫病风险、环境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诸多风险。如若处理不恰当、不及时,畜禽养殖单位就可能出现经济损失甚至“全军覆没”。要切实解决畜禽养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畜禽养殖单位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超前预测风险类别,科学规避各类风险,畜禽养殖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才能促进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畜禽及其产品数量、质量的需要,才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科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完善了一些惠民措施,为降低畜禽养殖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畜禽养殖单位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畜禽养殖单位要做优、做大、做强,上档次,有特色,树品牌,还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情况,进一步科学完善内部风险监测制度、风险预警制度、风险评估制度、风险物资保障制度、风险人员管理制度和风险处置制度等有关制度,切实立足抓早抓小,出实招、硬招、新招,把各类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严格落实风险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加快转变,公众对畜禽养殖有了更多更新的期盼。故此,做好畜禽养殖风险管理的责任更重大、意义更深远。
一要落实风险管理领导机制。落实统一指挥的风险管理领导机制,旨在快速高效地决策和调动资源,减少管理环节,减少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该机制应严格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其他部门和人员各守其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二要落实风险管理监督机制。畜禽养殖单位应采取领导监督和部门监督、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落实风险管理奖惩机制。风险管理要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兑现。对在风险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履行职责造成损失的,应视情节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