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好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2014-12-20 17:15:48李志荣赵万国山西省朔州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兽医养殖户疫病

文│李志荣 赵万国(山西省朔州市畜牧兽医局)

重大动物防控工作永无止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管住人放开病”的现状转变为“管住病放开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新的时期,随着动物规模养殖的发展、饲养方式的改变、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的加快,畜牧业面临着动物疫病、药物残留、畜产品安全等诸多问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防疫体系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一、当前基层疫病防控工作中问题分析

1.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复杂。一是基层防疫人员都是一岗多责,防疫、检疫、繁改和统计任务都由他们承担。二是基层人员少,待遇低。基层站正式编制人员少,有很大一部分人员属于公益岗位和村级防疫员,由于任务重待遇偏低,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防疫档案填写复杂。防疫人员在免疫注射时需要填写防疫户口本、防疫档案和免疫日志,这些记录的填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免疫的速度。四是防疫手段单一。目前国家强制免疫的5种疫病,全部依靠基层防疫人员进行免疫,漏免户和免疫空白户时不时出现,直接影响了免疫预防初衷。

2.基层防疫知识缺乏。一是养殖户防疫知识不足。部分养殖户对口蹄疫、禽流感认识不高,对免疫配合不够,个别的直接拒绝免疫。二是基层防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防疫技术和防疫知识的更新慢,对新技术、新思想接受慢并存在抵触情绪。三是防疫法贯彻落实不到位。基层防疫员、养殖户和地方政府部门对防疫主体和防疫责任认识不清,导致工作被动,防疫工作不能依法进行。

3.防疫保障措施不到位。一是过敏死亡赔偿机制不健全。疫苗注射引起的流产和死亡现象频发,赔偿数额低,赔偿不及时,由此导致的免疫抵触情绪很高。二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广大群众对重大动物免疫的重要性不是很了解,对国家提供的免费注射服务认识不够。三是基层养殖户抵御风险能力单一。对于因市场波动导致的销售停滞,注苗导致的过敏死亡,养殖户一般依靠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和政府的过敏补偿,但这往往使养殖户损失巨大,个别小户甚至破产。四是防护措施低下。由于人畜共患病的存在,基层人员防护设备不足,防护意识低,防疫人员易受感染。

二、基层防控工作亟须完善

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疫病流行蔓延,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永无止境,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加强。

1.简化防控工作任务。一是减少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把防疫、检疫、繁改和统计的工作充分分离,明确人员的工作职责,责任到人。二是增加人员编制,提高现有人员的待遇。进一步核定工作任务,按照实际工作需求提高人员待遇和福利水平。三是简化防疫档案的填写。把防疫档案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简化完善,把免疫注射和可追溯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尽量减少纸质档案的填写。四是完善多种免疫手段。采取养殖户进行自免和防疫员免疫等多种形式,同时,积极探索动员社会力量提供有偿的免疫注射服务工作。

2.加强科技培训推广工作。一是通过争取整合国家和省市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引导龙头企业集团发展科技培训工程,大力普及疫病防控和科学养殖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养殖知识和疫病防控意识,真正落实中央的新型职业农民计划。二是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树立典型等形式,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究项目,倡导人员积极申请科技创新推广项目,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能力,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基层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自我提高。三是切实提高《动物防疫法》的贯彻落实。充分解读《动物防疫法》关于防疫主体的规定,提高广大群众、防疫人员和乡镇政府对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从根本上转变对防疫主体认识,从而实现防疫工作被动局面的彻底改变。

3.提高防疫保障水平。一是完善过敏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疫苗过敏补偿机制,通过协调政府和疫苗厂家,进一步提高补偿金额,减少补偿环节,加快补偿金到位速度。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强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充分了解国家的惠民利民举措。

三是提高基层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实行风险共担机制,降低小户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积极推广养殖保险业务,充分补偿养殖户由于疾病和过敏导致畜禽死亡造成的损失。

四是提高防护保障措施。广大兽医人员从事的工作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随时可能导致受伤或疫病的感染,因而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是当务之急。应给基层防疫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积极探索建立工作风险保障基金,为在工作过程中感染布病或造成人体伤害的,在第一时间启动风险保障基金进行相应的救护,充分保障基层人员的安全,减少工作顾虑情绪。

三、基层疫病防控工作建议

1.强化对动物疫病及免疫的监管。一是通过监督执法进一步规范规模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对免疫不执行或执行不严格的,通过产品检疫、养殖扶持和舆论宣传多渠道进行处理和制约。二是倡导有条件的养殖户进行自主免疫,所使用的免疫程序和疫苗要向当地畜牧局报批备案,通过审查符合《动物防疫法》《生物制品管理条例》和当地实际情况的才可以执行和使用。三是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基础条件,规模场应配备相应的兽医人员、设备和机构,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对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在自觉遵守防疫法的前提下,给予防疫协助,鼓励其在防疫员的监督下进行自主免疫。

2.进一步调动市场配置在重大动物防控工作中的作用。一是在防控物资方面,积极探索合同供应制度,每年年初和相关企业签订供需合同,在需要时及时提供,企业为畜牧部门储备相应物资,政府每年付给企业相应的报酬,从而避免防控物资的短缺和过期浪费。二是探索建立免疫奖励机制,政府把疫苗购买费用转换成免疫奖励资金,畜牧兽医部门把畜禽养殖数量折算成相应的资金,让养殖户自己进行免疫,然后根据免疫效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对免疫效果不合格的进行相应的处罚。三是倡导社会团体成立相应的疫病防控机构,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有偿的服务,畜牧兽医部门给予一定扶持,并进行严格的监管。

3.大力提倡规模健康养殖和龙头带动相结合。一是通过成立规模场和合作社等模式,让小户和散户逐渐聚集抱团,切实做好疫病防控和免疫工作。二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让企业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疫病防控和产品安全工作,通过企业自身监管和市场实际监管这两只手,做好疫病防控、免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4.加强行业协会和兽医人员的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兽医协会的职能,充分调动兽医协会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疫情处置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作用,通过行业内部的自身调节和自我完善机制,使其真正成为疫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助手。二是加强对各类兽医人员的有效监管,对官方兽医、职业兽医和民间兽医进行有效的监管,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格落实备案制度和日常监管制度,引导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和诚信理念,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三是探索职业兽医多点职业的试点工作,使其积极投身于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中,思想从“管住人放开病”的现状转变为“管住病放开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兽医养殖户疫病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1:42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06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38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7:02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8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4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