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本地中蜂选育技术探索

2014-12-20 04:48王洪强重庆市彭水县蜂旭蜂业股份合作社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彭水县王台培育出

文│王洪强(重庆市彭水县蜂旭蜂业股份合作社)

方继炳(重庆市彭水县畜牧兽医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蜂产品的需求将会愈来愈大,养蜂业的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彭水县地处重庆东南部地带,蜜蜂养殖是彭水的传统产业,但是目前还停留在较原始养殖阶段,多处于零星养殖。蜜蜂养殖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发展蜜蜂养殖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一、选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彭水县大部分中华蜜蜂饲养多采用传统饲养模式,饲养技术落后、蜂蜜产量低,生产水平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造成这种落后现状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蜜蜂饲养技术推广迟缓,力度不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中华蜜蜂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生产性能低;饲养观念落后,饲养技术不科学,生产效益差;病虫害防治及用药不规范、不合理,防治措施不健全,防检设施落后或根本不具备;优良地方品种种性严重退化,优质品种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要改变彭水县中蜂产业发展现状,应依靠科学技术,集成规范的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为充分发挥中蜂自身的优势,需选育出优质的中华蜜蜂良种群。为此,针对彭水县中华蜜蜂分布、饲养现状,进行系统调查、选育、推广,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选育体系,充分发挥彭水县中华蜜蜂的资源优势,以期达到提高彭水本地中蜂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为推动彭水县中蜂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打下基础。

二、主要有利条件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的盆周边缘,辖区面积3903平方千米。彭水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广,面积大,花期长,从早春3月到11月都有蜜源植物相继开花吐粉泌蜜,尤其是油菜、洋槐、玉米、荆条、五倍子等大宗蜜源,花期衔接紧密,持续时间长。彭水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主体,结合长治工程和沃土工程,重点实施了陡坡耕地还林和坡耕地改造,近年来彭水县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彭水县烤烟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茶叶和多种经济林木生产基地的建成和投产,蜜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其次,彭水县中宝蜂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建有种蜂场1个,保种扩繁场6个,具有繁育优良种蜂的有利条件。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对该县的中华蜜蜂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收集高产、优良品种,为提纯、复壮、繁育出高产低耗的新蜂群提供素材。选择适宜于当地小气候,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稳定的品种建立高、中、低海拔中华蜜蜂保种场各2个,开展适应于该县丘陵地带和农业生产区养殖的中华蜜蜂资源鉴定、培育、繁殖、筛选及利用价值评价。

2.开展中华蜜蜂优质高产品种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示范推广。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推广;推广中华蜜蜂饲养关键管理技术、蜂群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优质蜂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蜜蜂高效授粉技术等。

3.建立本地中蜂选育基地。选育基地由基础选育场和种蜂场组成,各功能设施及附属设施建筑设计尽量从简,以科学、经济、实用为原则;设备选型以先进性、通用性(兼容性)、配套性(完整性)、经济性(性价匹配)和实用性等为原则,设计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利于各功能设施发挥尽可能好的生产成绩,把基地生产、经营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4.以科研单位作为技术支撑。选育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蜂业研究所,是重庆市惟一的蜂学专业科研单位,该所下设有蜜源与授粉研究室、蜂产品开发研究室、蜂保研究室、蜜蜂饲养研究室、蜜蜂生物学研究室,不仅科研力量雄厚,还拥有先进的高精仪器设备,建有实验蜂场、熊蜂繁育室、蜜蜂文化馆、蜂业公司等试验平台,承担国家、部市级项目20余项。

四、选育方法

1.建立基础蜂场。选择本地采蜜力强、性情温顺、抗病力强、不容易分蜂、能维持强群的种蜂群建立基础蜂群,每个基础蜂场100群,六个基础蜂场(用A、B、C、D、E、F代替)共计600群。蜂群单排排列,蜂箱左右间距离1~1.5米,蜂箱前后距离3~5米;每2群建设一蜂棚,前高2米,后高1.8米,长2米,宽1米,四面依据需要搭设防雨和挡风屏障。

2.建立选育场。从各基础蜂场中选择20群强群(共计120群)作选育蜂群,选育群根据地势高低摆放,以蜜蜂容易辨认巢门、检查方便,防风挡雨为宜,各基础蜂场进入保种场的蜂群分区饲养。

3.使用器材。人工授精仪、恒温操作台、生物显微镜、空调、测量仪、中标式箱、蘸蜡棒、移虫针、育王框、熏烟器、隔王栅、贮王盒、王台保护圈等。

4.良繁选育。采用两两方式自然交尾和人工授精方式。

(1)第一次选育。从A场选择10群强群作为母群,50群强群作为父群;从B场中选择10强群作为母群,50群强群作父群,采用人工培育蜂王的方式培育王台,将A、B场的王台相互交换,新王(第一代王)出房后进行自然交尾,交尾成功后培育出新的蜂群。

从C场选择10群强群作为母群,50群强群作为父群;从D场中选择10强群作为母群,50群强群作父群,利用蜂群分蜂习性培育自然王台,将C、D场的王台相互交换,新王(第一代王)出房后进行自然交尾,交尾成功后培育出新的蜂群。

从E场选择10群强群作为母群,50群强群作为父群;从F场中选择10强群作为母群,50群强群作父群,采用人工培育蜂王的方式培育王台,新王(第一代王)出房后进行人工授精,授精成功后培育出新的蜂群。以上培育出的新蜂群各选择10群强群进入保种场饲养,并记录各试验数据。

(2)第二次选育。利用第一代蜂王培育出的强群进行A与C场、A与E场、B与D场、B与F场进行培育并互换交尾,培育出第二代蜂王进行蜂群繁育及保种。

(3)第三次选育。利用第二代蜂王繁育出的强群再次进行人工移虫培育,将移出的中蜂幼虫分为2组,一组放入意蜂群哺育48小时后,再提到中蜂群哺育;另一组放入中蜂群哺育,观察两种方式培育的蜂王的个体大小及生产性能;对培育出的蜂王和种群进行反复提纯、复壮,最后达到设计要求。

五、选育结果和讨论

1.选育结果。

(1)第一代选育结果。基础蜂群蜂王平均日产卵量为724粒、体长为16.38毫米、体重为217.63毫克。第一代蜂王平均日产卵量为846粒、体长为18.17毫米、体重为224.35毫克,培育出的蜂群采集量比原蜂群增加15%,群势维持在5至6脾之间,哺育能力提高2%。

(2)第二代选育结果。第二代蜂王平均日产卵量为898粒、体长为18.16毫米、体重为226.42毫克,培育出的蜂群采集量比第一代蜂群增加2%,群势能维持6脾。

(3)第三代选育结果。经意蜂哺育过的产卵蜂王平均体长为20.21毫米、体重为249.32毫克、日产卵量为992粒,培育出的蜂群采集能力比基础蜂群增加25%以上,群势平均能维持8脾。

2.总结。利用蜂群自然分蜂的特性培育蜂王,并没有改善蜂群易分蜂的特性;利用人工授精方式繁殖蜂王,因操作过程中容易损伤蜂王,操作技术不熟练,导致蜂王成活率极低,达不到快速繁蜂的要求,受精技术还有待提高。经过多次选育试验最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彭水本地中蜂的选育方法:利用人工交叉育王、意蜂哺育、蜂王自然交尾的方式进行蜂王培育和蜂群提纯复壮措施,培育出的蜂群能维持6脾以上的群势、性情温顺、抗病力增强,蜂王每昼夜产卵量达到1000粒以上,尤其春繁速度快。

该选育法是短期探索的一种较适合彭水县特定生态条件的一种选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给予指正或提出宝贵建议。

猜你喜欢
彭水县王台培育出
重庆彭水县:土特产线上“赶场”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彭水县黑洞河水库施工导流方案比较
俄罗斯培育出能够发光的植物
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调研报告——以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为例
王台是否越大越好
毁除王台有讲究
新纪录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
父亲“跨越式”家教培育出24岁女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