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快要交稿的时候,我就开始心情忐忑——我的稿子还没有完成呢!这种感觉,一如寒暑假就要放完了,而假期的作业还没有完成一样,令人不安。
最近,南京的天空又是灰蒙蒙的,这使我的烦躁似乎又多了那么一点点。
QQ上突然蹦出一条新闻:《今年可能是暖冬,雾霾将成常态》。唉,糟糕的天气!好吧,这期就和同学们一起聊聊圣婴宝宝和雾霾天。
“圣婴宝宝”厄尔尼诺
“圣婴宝宝”和雾霾天有什么关系?这个说来话长。
关于天气异常,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名词“厄尔尼诺(EL N ino)”。既然和不好的气候联系在一起,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词语。其实,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有“年幼的基督”和“男孩”的双重意思,又翻译为“圣婴”。
拥有这样一个名字,至少说明厄尔尼诺现象最初是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
早在十六世纪,南美洲西岸的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每年圣诞节前后,沿岸海水的温度会异常升高,持续时间约两三个月,而且每隔几年,暖洋流持续的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大。温暖的海水蒸发成云,为秘鲁沿岸地区带来丰沛的雨水。原本环境恶劣的沿海沙漠,在几个星期中长满了绿油油的植物,连平常不能生长的棉花、香蕉树也出现了。对住在海岸附近的居民而言,十二月的雨水是上天的恩赐。因为这个现象出现在圣诞节前后,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的蝴蝶效应
从基本定义上来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暖的异常现象,但海洋、陆地、大气、生物圈、人类活动都在互相影响。对于秘鲁沿岸来说,厄尔尼诺现象还不错;可是对于地球的大部分区域来说,它却是一种灾难。
海洋生态被改变了
陆地上有河流,海洋也有洋流。所谓洋流,是指海水受到密度、太阳辐射、风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顺着一定方向流动。海水的流动,为海中的生物带来丰富的食物。
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厚度达30多米的暖洋流覆盖在冷洋流之上,使大量冷水性的浮游生物遭到灭顶之灾,纷纷逃离或死亡。
雨水凌乱了
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秘鲁和厄瓜多尔一带,原来都是干燥的沙漠气候,西太平洋的澳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则雨量丰沛。厄尔尼诺出现时,西太平洋的印尼、马来西亚、澳洲地区,雨量减少很多,甚至出现干旱而缺水,造成农业损失和生活不便,而在东太平洋的秘鲁一带雨量反而增多,甚至还出现洪水。
大气对流发生变化
正常的时候,因为赤道西太平洋的海水温度较高,大量水蒸气蒸发成云,所以西太平洋地区的雨量较多。
厄尔尼诺出现时,温暖的海水向东移动,旺盛的空气对流也移到东边。所以西太平洋的印尼、马来西亚、澳洲等地雨量减少,东太平洋的秘鲁一代雨量增多。
厄尔尼诺让天下大乱
厄尔尼诺现象让海水温度升高,大气的循环改变,各地出现许多异常的气候,如干旱、洪水、暴风雨等,同时造成森林大火、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
厄尔尼诺就像个顽皮的孩子,让天下大乱。
2014年6月17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基本肯定2014年是厄尔尼诺年,但是具体强度有待预测。
影响之一:暖冬
冬季风减弱,冬天会较暖和
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伴随着“厄尔尼诺”的来临,冬天气温会相对升高,所以今年冬天很有可能会比往年暖和。
影响之二:雾霾
受暖冬影响,雾霾将成常态
温暖的冬天似乎并不那么招人恨。可是,随着暖冬的出现,人们不得不面对雾霾的困扰。
虽然每年深秋初冬都是雾霾天气高发季节,但由于受到“暖冬”的影响,今年冬天的雾霾可能会成为“常态”,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大气的边界层本可以扩散掉部分污染物,但由于暖冬气温的升高,加上静风、无雨、逆温等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大气的边界层出现了稳定的“局面”,原本应该被扩散的污染物没能扩散掉,便形成了雾霾。
影响之三:台风
晚秋台风较活跃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带着降雨的反常。2014年,我国南方梅雨时期从通常的5月中旬推迟到6月中旬。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已经通过持续降雨呈现出来,气候异常将会导致北旱南涝。除此之外,今年晚秋台风的活动也比往年更加活跃,从而带来不少大风、强降水等天气。
厄尔尼诺为何越来越强?
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且激烈呢?
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现在人们只能积极观察、预测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好将它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
有此一说
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由于水下火山熔岩喷发引起的。熔岩从大洋底部地壳断层喷出,将巨大的热量传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流,使海水增温变暖,从而导致东太平洋海区水温及海流方向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