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易
据美国媒体报道,8月,中美都进行了新型高超音速武器(AHW)系统的试射,但均以失败告终。虽然两国的试射均未成功,但这标志着中美两国之间的军事竞争仍在继续,两国都试图研发数倍于音速的高精确度导弹。这已不是中国第一次试射,早在今年1月,中国首次被外媒披露开展此类武器试射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不禁感叹:中国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的试验标志着中国新型战略核武器和常规导弹发展计划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近来出现了新一轮远程高速武器(AHW)竞赛酝酿成熟的明显迹象。8月,美国和中国在18天内相继试射了滑翔式导弹。同时,普京等俄罗斯军政领导人的声明让人推测,莫斯科也打算加入这场新一轮“三国杀”。
五角大楼在2014年8月再次试射AHW。飞行器从阿拉斯加升空,预计击中6 000多公里外太平洋上的目标。但试验只进行了4秒钟便被迫中断,因为推进器出现了问题。这一失败并不能说明滑翔式飞行器本身的原理有问题。试验很可能将在确定故障原因后恢复,但官方至今还没有表态。
先进高超音速武器是美国“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一部分。不过,AHW现在可以说就是该计划的化身,因为几乎所有资金都投入了该武器的研制,尽管已拨付的资金相对来说还不算多。即使作出关于部署AHW的政治决定,它也未必能在10年内实现。
2014年1月,北京试验了被五角大楼称为WU-14的飞行器。第二次试验发生在8月,飞行器预计应飞行1 750公里。但种种迹象表明,试验以失败告终,或许是因为推进器问题。
与此同时,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也表态称:俄罗斯正在研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远程打击的非核武器。此外,不少资料显示,俄罗斯仍在试验高超音速机动弹头,尽管尚不清楚是核弹头还是非核弹头。
在2011年11月17日美国陆军航天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及美国陆军战略司令部,成功地完成 AHW首次飞行试验以前,几乎无人知道这个项目。AHW项目由上述两个司令部在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建立的项目办公室管理和实施。助推器系统和滑翔飞行器,均由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制,防热系统由位于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美国陆军航空与导弹开发与工程中心研制。
当天上午6时30分,AHW在位于夏威夷州考艾岛的太平洋导弹靶场发射升空,成功地击中距离发射场大约3 700千米,位于太平洋夸贾林环礁的美国陆军里根试验场的目标。根据这次飞行试验成功后媒体的报道,估计AHW可在35分钟飞行时间内飞行6 000千米,精度可小于10米。这种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将对中国造成威胁。
面对来自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威胁,俄罗斯也做出迅速响应,普京在2013年12月的国情咨文中指出:“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的出现会导致此前在限制和削减战略核武器领域达成的一切协议化为乌有,破坏战略平衡。”他还表示:“俄罗斯将应对所有挑战,不论是政治的,还是技术的。我们具备这么做的一切必要实力。我国军事学说及正在和将要入列的未来武器,无疑将使我们有能力保障俄罗斯国家安全。”
俄罗斯战术导弹武器公司总经理奥布诺索夫此前也承诺,该公司将在短期内研制出12~14马赫的飞行器。目前俄罗斯已经做到,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安装的新一代核弹头就属于高超音速飞行器。据推测,原则上它们可以让俄战略核力量免受美国反导系统的威胁。
抓紧磨光自己“利箭”的同时,俄罗斯用务实的四招应对当前的危机。
第一,提高陆基机动型弹道导弹所占比例。至2012年年底,战略火箭兵部队新装备了100套“白杨-M”和“亚尔斯”弹道导弹系统。更重要的是,提高部队训练水平,保持部队始终处于较高的战备水平和分散部署状态。
第二,发展突防能力强的新型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正在研发改进型“撒旦”,并即将装备新型“边界”导弹,新型导弹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将达60%,至2021年将达98%。这样,即使在遭受全球快速打击后有少量存活,也能进行有效的核反击。
第三,加强海基战略核力量。2020年前,建造“北风之神”级955型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及其改进型共计8艘,首艘已交付,建造进度在加快,为其配套的“圆锤”潜射导弹已完成国家测试。每艘“北风之神”级有16个发射井,两艘就可以携带360枚核弹头。
第四,大规模改进和升级空天防御体系。新型防空反导系统中,S-500最引人瞩目,另有S-300PMU-1/2、S-300VM和S-400,2020年前将大量列装S-400。俄还准备为S-300加装核战斗部,升级带有核战斗部、在莫斯科周边已部署超过20年的SH-08拦截导弹。
这些事让人产生了清晰的印象:我们将迎来新一轮军备“三国杀”,它可能相当危险。最大的威胁在于冲突中使用非核滑翔导弹系统蕴含着升级为核战的风险。
难以想象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会就停止这场竞赛达成协议,尽管前者可以做的很多,比如宣布武器列装计划、对核与非核弹头进行监督、通报发射和签署限制此类武器数量的协议——这些措施都是可行的。
但考虑到俄美关系的冲突现状,目前在该领域实现双边(乃至三边)合作的可能性不大。
中美俄三国至少应单独评估现有风险,努力减少部署这种武器。此外,这些国家应制定巩固信任的合作建议,以便在政治解冻后迅速提出。
何谓“滑翔式导弹”
滑翔导弹系统与普通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相同,但它的轨道不是高空弧形:运载工具在发射后立即进入大气层,然后分离出滑翔飞行器。这个没有独立发动机的飞行器能以高超音速(至少5倍音速)滑翔几千公里。
滑翔式导弹的想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但因这种技术过于复杂,以至于首次试射直到2011年才得以进行。当时,美国发射的先进高超音速武器飞行了3 8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