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难忘在苏联的三年留学生活

2014-12-19 14:25吴殿卿
湘潮 2014年12期
关键词:苏联海军学院

吴殿卿

刘华清是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他三次进出海军及至在进入党中央最高决策层后,都密切关注着海军的装备建设、部队发展,为打造中华民族的海上长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以如此深得海军堂奥,在海军建设上有着惊人的远见卓识,与其早年留学苏联,系统受过正规的高等海军军事教育是分不开的。

衔命赴苏学习

1954年6月中旬,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在忙于大连海校整编工作的刘华清离职到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

在山区长大的刘华清,原本就对大海、海军有一种神秘感。到大连海校任职后,面对那么多的专业、门类繁多的教材,他越发感到自己知识不足,羡慕学员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专业知识技术,一直期盼自己能有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如今机会有了,他又感到有点突然,心里很不平静。他清楚这个学习名额的分量,这机会太难得了!

20世纪50年代初,全军普遍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海军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军种,一缺装备二缺专业技术人才,尤其亟需苏联的支援和帮助。1952年5月,率团在莫斯科访问的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郑重向苏方提出了派军事干部到苏联海军院校学习,培养中高级军事指挥员的请求。

1952年9月,苏联海军部通过赴苏进行装备谈判的海军参谋长罗舜初作出答复:中国海军可选派10人左右,组织一个班到苏联海军学院学习。学员条件,罗舜初发回国内的报告中作了具体说明:“为了培养中国海军技术干部,苏联海军部同意我们海军送学生到苏联学习。1953年可送10人到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习,时间为3年。条件,必须经过海军学校毕业,有专科毕业文化,完全用俄文听讲。经研究可以送一部分在海军舰上服务、有中学程度的干部,学好俄文,于1953年8月进军事学院。”据此,海军于1953年9月派出了第一批赴苏留学的军事学员。

1954年,海军循例派出第二批学员。刘华清是此次被选定留苏的干部之一。

第二批共9名学员1名翻译。学员除刘华清外,另有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陈云中、大连海军学校第一分校政委袁意奋、华东海军第六舰队政委高立忠,及几个师团单位领导程庆荣、胡代耕、魏岱峰、柳条、武毅等。翻译是不久前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海军某部枪炮业务长徐执提。

这年,刘华清已近38岁。作为一个军职领导干部,当属年轻的,但坐下来当学生读书,按部就班地学习专业技术,却委实不算小了。至于文化基础,他真正上学就是村里的3年私塾。新学堂上过几天,学的是语文、算术,外加一点历史、地理常识。参加革命后,特别是两次主持办学期间,结合工作学了不少东西,但也主要是政治理论、文史知识,数理化没入门,更不用说俄文了。现在要学习大学的课程,还要到国外去,刘华清难免有些“顾虑”。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他这样写道:“乍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些顾虑,毕竟38岁了,又不懂俄文,数理基础又差,学习肯定会有许多困难。但转念一想,又觉学习机会难得,组织选中了我,我不能辜负这份期望。于是,我给自己鼓劲,开始了出国前的学习准备。”他的妻子徐虹霞懂俄语,是做翻译工作的。刘华清当即与她商定,请她帮助自己学习俄语。另外又找了几个人帮自己突击补习数学、航海知识。

8月初,留学人员在大连海校集合,进行出国前的集中培训。集训工作,由军委海军司令部学校管理部部长罗钰如组织进行。按照规定,成立了学员党支部,刘华清任书记,支委有陈云中、高立忠。

8月中旬,刘华清一行10人乘火车抵达沈阳,由此登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开始了赴苏留学的长途行程。

接受正规的高等海军军事教育

列宁格勒,即今圣彼得堡,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苏联海军学院坐落在涅瓦河畔风景秀丽的华西列夫斯基岛上。

苏联海军学院,以苏联著名元帅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全称是荣获列宁勋章的伏罗希洛夫海军军事学院。教学楼紧临涅瓦河边,在教室里透过窗子可以清晰地看到河面上往返的军舰、轮船,但绝无噪音。刘华清他们的宿舍楼是一座典雅的三层楼房,坐落在院外市民居住的小区内,但距离学院本部不远,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刘华清住在宿舍搂的二层。上一年来的中国海军学员刘道生、易耀彩等人,也住在同一楼层。

刘华清晚年与人谈起当时的生活时说:“在学院食堂买饭,伙食费每月要花掉600卢布左右,再买点其他生活用品,每个人都还有点盈余。宿舍楼内还有公用厨房。节假日食堂不开伙,大家就自由结合,买些菜蔬做中餐打牙祭。有时我们做饭,上一期中国留学生也一起参加进来,大家一边吃一边交流思想,也借以排遣思乡之情。”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是苏联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军事学府之一。刘华清留学期间,在苏联海军主要领导岗位上任职的,基本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经过几十年建设,海军学院教学设备精良,组织机构精干。院长尤马舍夫、副院长阿拉夫佐夫均是资深望重的海军上将。教员中有多名科学院院士和功勋科学家。院、系等各级主官,不仅均有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且有很高的学术造诣,都能亲自上课。

9月初,海军学院正式开学。中国9个学员单独编为一个班,大家推选刘华清担任班长。学院外训系主任奥西波夫少将与大家见了面,宣布了教育计划及学院有关的规定、制度和要求,即开始上课。

海军学院外训系是1945年设立的,主要负责培训“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海军军官。开设课程,包括基本系的所有专业,学制4年(有海军工作经历基础的学制3年)。为了适应教学环境,外国学员一般都增加一段预科学习。学院将刘华清他们的教育计划定为3年半,预科半年,本科3年。

预科阶段,主要是为本科学习打基础。学习的主要课程,一是俄语,二是海军常识,三是苏共党史。其中俄语比重最大,占一半以上。课程安排很紧,每周学习6天,每天8节课,晚上两节课的自习。为了督促大家学习,检验教学效果,每隔两至三周就进行一次小测验,学期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非常正规,由教员组成考试组,学员从题库中抽题,当场口答,而后通过翻译问答。期末考试,院长、系主任均到场旁听,像“三堂会审”。多少年后,已成为海军高级将领的刘华清当年的同学们,谈起当年的考试仍然啧啧连声:实在让人紧张,那是正规、严格得很哪!

刘华清两度担任过军事院校的领导,对紧张、严格的学习生活,他是熟悉、适应的。苏共党史,他断断续续学过一些,学起来不难;海军常识,海军武器装备,从枪炮、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到舰艇、飞机,海军诸兵种器材的战术技术性能、设计构造原理,刘华清虽没系统学过,在大连海校期间,也涉猎了一些。加之武器装备课有实物,有的课直接到相关的海军工程院校去上,在参观学习中现场教学,所以也比较好理解,好掌握。让他伤脑筋的是俄语学习。许多单词拗口,难以读得清晰、准确,也不好记忆,特别是动词变格、变位,记起来很难。刘华清明白,进入本科后,听课、查资料都靠俄语。俄语学不好,所有课程都受影响,也难以学好。于是,他下定决心攻克俄语关。好在翻译徐执提就住在隔壁,刘华清可以随时求教。

半年预科结束后,进入本科学习。本科阶段用三学年时间,集中学习海军专业知识。上课的基本方式,就是每到上课时,翻译徐执提和苏联教官都站在讲台前,教官讲一段徐就翻译一段,学员就囫囵吞枣,拼命记笔记,课后再回去慢慢消化。这种做法在预科阶段尚可以,进入本科后,课程多了,教材中的专用名词、术语也多,笔记难得记全,消化更困难。这时又有两门课教员完全用俄语讲授,翻译只在课后作必要辅导。尽管教员授课时尽力讲得慢些、再慢些,学员还是似懂非懂。与其他学员比起来,刘华清俄语算是学得比较好的,但教员讲一个小时,他也常常要花两三个小时对着字典“抠”,才能粗略搞懂。几个星期下来,大家都感到吃不消。刘华清便将这一情况报告了中国海军留苏学员总负责人刘道生。刘道生说:“这是大问题,我们一起来的同志已经一年多了,仍觉得很吃力。”刘华清提出:“可不可以向学院反映一下?”刘道生沉吟一下:“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找时间商量一下。”

1955年5月一个星期天,在海军学院学习的两期中国学员十几个人在一起聚餐。餐后,刘道生主持讨论了向学院反映改进教学的问题。经过字句推敲,刘华清誊抄清楚,以中国学员党支部报告的名义报送学院领导。

报告报送学院领导后很快有了答复:俄文课讲义内容可以作些调整,其他3条均不能改变,仍照原定计划和规定执行。

转眼一年过去,暑期到了。1955年8月初,刘华清他们动身回国休留学后的第一个暑假。此行,他们乘坐苏联民航的螺旋桨飞机伊尔-12,中途几次辗转加油,净飞30多个小时,于第三天到达北京。

海军机关在新落成的办公大楼里接待了刘华清一行。当天,海军政治部领导主持召开座谈会,“请留学生同志们谈谈在苏联一年的收获和感受”。作为班长、支部书记,刘华清在会上作了比较全面的汇报发言。讲到最后,他强调说:虽然才去了一年,本科学习刚开始,但已感到很开眼界,大有收获。我们真切体会到,派人去苏联海军学院学习的做法很值得,应该坚持下去。需要注意的是,以后再派学生出去,建议在国内有较长时间准备,特别是要打好俄文和数学基础,这样才能克服到国外学习的困难,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上,确保学习效果,学到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座谈会后,刘华清回到大连海校,一面休息一面在妻子徐虹霞帮助下突击学习俄语。8月底,他与同学们一起依旧乘坐苏联的飞机返回列宁格勒,继续在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的学业。

1956年,刘华清在苏联海军学院的学习进入第二学年。这年春节,他和同学们在列宁格勒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节日。节前,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抵达列宁格勒。他是代表祖国人民、代表军委前来慰问中国留苏学员,给大家颁授军衔的。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酝酿论证军队实行军衔制的问题,于1955年初获全国人大批准,陆、海、空三军官兵授衔工作于同年秋已全部结束。至此时,留苏学员已是全军现役军人中少数没有授军衔的军官了。

2月13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二。授衔仪式在市区驻军部队休闲娱乐的“军官之家”举行。在列宁格勒地区留学的中国陆、海、空三军学员200多人全部参加。“军官之家”距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不远。刘华清与刘道生,1955年秋新来的速成班学员、海军副司令员方强等,中国学员、翻译20多人早早到了会场。中国驻苏使馆武官韩振纪主持仪式,宣读命令,聂荣臻元帅亲自向大家颁授军衔,作简短讲话,向大家致节日问候。刘华清被授少将军衔。同期另外8名学员,陈云中、高立忠、袁意奋等,依次被授大校、上校等军衔。年轻的翻译徐执提,被授中尉衔。授衔结束,在会场举行了冷餐会。面对眼前的欢快的场景,刘华清仿佛见到万里之外戎装整齐的部队和战友,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激动。

本科第二年,主要教学内容是海军合同战术及海军通信。

海军合同战术是主课。这一部分是海军军事知识的核心,内容复杂,作业也多,3个主要课题就有20多个作业。通信课在第二学年教学内容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这一年课业虽然比上年重,但刘华清却感到轻松了不少。一则由于大家俄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上能听懂教员讲课,多数专业课开始全用俄语讲。这样授课时间减少,自习、复习的时间大大增加了。二则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磨合,大家熟悉适应了环境,生活、学习逐步习惯,中国学员与校方及其他国家学员的纷争和摩擦减少,刘华清作为支部书记、班长,组织、协调方面的工作也大量减少。刘华清还组织了一些中国学员的课余活动。通过节假日文化娱乐,交流思想,开阔视野,增进友谊。1956年国庆节,刘华清与刘道生研究,以中国海军留苏学员党支部的名义宴请了系里的领导和主要任课教员,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纪念活动。

9月30日天一亮,刘华清与刘道生、朱军等中国学员便立即起床忙碌起来。有的外出购买糕点、果品(钱款是刘华清、刘道生、方强等几个职务较高的学员平日积攒的生活费),有的动手作自己拿手的中国菜,有的则调整桌椅、布置会议室,准备迎接来宾。上午10时许,系里的领导、主要的任课教员,及朝鲜、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较熟悉的学员,都到了。纪念活动遂在《国际歌》歌声中拉开序幕。大家围坐在几张拼起来的桌子前边吃边聊,共同高唱中国歌曲、苏联歌曲,气氛十分热烈、火爆。

本科第三年的学习内容,带有综合的性质,主要课程是海军战役法、海军地理、司令部工作和海军国际法。其中,海军战役法是主课。海军地理课的内容是常识性的,但也是一个称职的军人所必须熟知、掌握的。而司令部工作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授该课的是一位具有丰富带兵经验的老教员。这一年还安排了海军国际法课。除此而外,还有部分政治理论课程,按计划安排在各个学期穿插进行。若干年后,刘华清谈起这次留苏的经历,仍然感念不已。

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转眼3年多过去了。1958年初,刘华清迎来了毕业考试。

作为苏联海军最高学府,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的毕业考试属于国家考试,非常隆重。海军部专门成立了国家考试委员会。由海军上将巴依科夫任考试委员会主席。考试委员会委员有: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院长、海军上将安德列耶夫;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海军中将库尔尼科夫;教育处主任、海军上校季明斯基;专业系主任、海军少将奥西波夫。此外,还有各主要学科任课教员。

考试的形式,有笔试和口试两种。笔试,不仅试卷是俄文,并且要求全部用俄文答题。通过几年刻苦攻关,这一要求对刘华清已不成问题。各学科笔试,他均以优秀成绩通过。相比起来,口试更复杂一些。口试的做法是,由学员现场从预先准备的试题中抽取考题,即席回答。在这过程中,考试委员会结合考题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有时,学院院长也会提问。这就要求学员不仅能听懂俄文、清楚试题内容、要求,还要思维敏捷、反应快。由于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刘华清也顺利通过,并以其能够结合实际说明问题,赢得考试委员会委员的一致好评。同期的其他9人,程庆荣、魏岱峰等8名学员和翻译徐执提,虽然成绩不甚均衡,但也都顺利通过考试,合格毕业。

1990年6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苏抵达列宁格勒,热情的东道主安排代表团参观了他当年留学的海军学院。学院领导还陪同刘华清在学院档案馆查到了他当年毕业考试的成绩单,并复印了一份送他作纪念。刘华清毕业考试成绩是:全部课程21门,其中8门属考查课,不计分;其余13门课,10门是优,3门是良,总评优秀。毕业证书由巴依科夫、安德列耶夫共同签署。国家考试委员会关于刘华清毕业证书颁授评语是:

“本毕业证书授给刘华清少将。他于1954年进入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所学专业为:参谋总部指挥专业,战役战术专业和海军通用专业。1958年2月15日国家考试委员会决定,刘华清少将已是受过高等海军军事教育的海军军官。”

在伏罗希洛夫学院学习期间,刘华清不仅是同期入校的10名中国学员(含翻译)的班长、党支部书记,在中国海军第一期学员于1957年3月毕业回国后,他又担任了陆续入校的同科系第三期、第四期,以及速成班学员所有中国留苏学生的总负责人(此前为刘道生)。在实习、集训时,他还担任过包括波兰、东德等国家同届本科班学员集训班的班长。刘华清不仅要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按照海军首长要求,定期、不定期向国内和中国驻苏大使馆汇报情况,以中国留学生代表的身份处理中国学员与学院及他国学员的有关事宜,有时还要协助和配合学院组织教学活动。

刘华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度负责精神,赢得了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领导及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学院在刘华清的毕业鉴定中写道:“在海军学院学习期间,该学员表现了高度的纪律性。作为集训班和中国学员班的班长,极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学习成绩优良。”

1958年2月底,刘华清满怀深情地向学习生活了三年多的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向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敬了最后一个军礼,再次乘坐着苏联飞机离开列宁格勒,怀抱着蓝色的梦想回到了祖国。

猜你喜欢
苏联海军学院
武装保护苏联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
西行学院
雾在做迷藏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
更正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