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措施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

2014-12-18 05:48迟全元胡尊瑞韩振芹何笙段彦丽
中国森林病虫 2014年6期
关键词:诱剂松毛虫赤眼蜂

迟全元,胡尊瑞,韩振芹,何笙,段彦丽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北京 102442)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ek),简称“梨小”,是果树的主要害虫[1-2],除危害梨Pyrus spp.之 外,还 危 害 桃 Prunus persica、李 子P.salicina、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山楂Crataegi cuneatae、苹果Malus pumila、海棠M.micromalu、木瓜Chaenomeles lagenari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等,属多食性害虫[3]。幼虫隐蔽危害,一旦蛀入果内药物难以触及,防治有一定难度。

我国梨小食心虫发生极其普遍,危害严重的地区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可达90%以上,落果率达70%~80%,枝梢受害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果树树势、果实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收入。北京市果树栽培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也很普遍,尤其在桃、梨混栽的果园发生更为严重。该虫既可以危害桃树新梢,也可以危害桃、梨等果实。受害果实被蛀后腐烂,严重影响果品质量。梨小食心虫趋光性弱,频振杀虫灯对其诱捕效果差,目前防治该虫基本依赖化学药剂。随着用药量的不断增大,其抗药性明显上升,造成一系列经济生态学问题。为了降低化学农药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寻找防治该虫的新途径和新方法[4-7]。

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低毒、操作简单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6年农业部提出绿色植保理念,2008年提出推进绿色防控行动,2010年生物防治比例基本达到20%,预计2015年可达到30%。因此,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作者探讨了生物防治技术中的天敌昆虫、梨小性诱剂、生物制剂及其组合方式对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诱捕器(水盆诱捕器、三角屋型诱捕器、船型诱捕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购自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诱芯材质为绿色橡胶,反口钟型,长1.5 cm,有效成分含量200μg,有效期60 d)、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北京市密云县植保植检站)、苏云金杆菌乳剂(Bt,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

1.2 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科技示范园、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梨园和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农场果园,面积共26.7 hm2。

1.3 试验方法

1.3.1 性诱剂防治 于3月下旬始,在每个试验点的桃园或梨园设置3个处理区组(水盆诱捕器试验区、三角屋型诱捕器试验区和船型诱捕器试验区,共1 hm2)进行性诱捕器防治。诱捕器悬挂密度5个/667 m2,悬挂高度距地面约1.5 m,间距15~20 m,诱捕器置于试验地中央,避免因摆放位置不一样而影响诱蛾效果。每天查看记录诱捕成虫数量,每30 d更换1次诱芯。对于水盆诱捕器,还要及时清理诱盆,并添水至诱芯距水面1.0 cm,每周或大雨过后补加洗衣粉。调查桃园新梢折梢率和梨园幼虫蛀果率。对照区设在距试验区100 m以上的非防治区。

1.3.2 赤眼蜂防治 以性诱为监测手段,在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期,于试验区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面积为1 hm2,连续4次,每次放蜂间隔时间为2 d,放蜂量30万头/hm2,总计120万头/hm2。对照区选在距试验区100 m以上的非防治区。首次放蜂10 d后开始调查。持续调查桃园防治区的卵寄生率和新梢折梢率,以及梨园防治区卵寄生率和幼虫蛀果率。

1.3.3 Bt制剂防治 以性诱为监测手段,于梨小食心虫幼虫孵化期,在试验区喷施2000 IU/μL Bt悬浮剂300倍液或8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每个处理重复3次,防治面积1 hm2,连续施药3次。对照区选择在与试验区相距100 m以上的非防治区。调查桃园防治区的新梢折梢率和梨园防治区的幼虫蛀果率。

1.3.4 “性诱剂+松毛虫赤眼蜂+Bt”组合防治

在试验区,按照梨小食心虫田间生活史规律,在不同虫态连环实施不同生物防治措施,即在成虫羽化期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监测和诱杀,在产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在幼虫孵化期使用Bt制剂,重复3次,试验面积1 hm2,调查实施综合防治后的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诱剂防治在桃园,使用性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效果好。在成虫盛发期,每诱捕器平均诱虫156头,单个诱捕器最大诱虫量达285头(图1)与对照相比,桃树折梢率下降显著(图2)。不同诱捕器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三角屋型诱捕器、船型诱捕器、水盆诱捕器。

图1 3种性诱捕器在桃园诱集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

图2 3种性诱捕器在桃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

在梨园,使用性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当年第1代成虫效果好,在成虫盛发期,每诱捕器平均诱虫180头,单个诱捕器最大诱虫量可达340头(图3),使用性诱捕器防治与对照相比,幼虫蛀果率显著下降(图4)。不同类型诱捕器诱虫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三角屋型诱捕器、船型诱捕器、水盆诱捕器。

图3 3种性诱捕器在梨园诱集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

2.2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在桃园和梨园分别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均比较明显。在桃园,卵寄生率可达72%,折梢率为5.4%,与对照区(折梢率38%)相比防效显著;在梨园,卵寄生率可达76%,蛀果率为4.7%,与对照区(蛀果率40%)相比防效显著。松毛虫赤眼蜂具有自然增殖能力,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可取得持续性防效。

图4 3种性诱捕器在梨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

2.3 Bt制剂防治Bt制剂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明显。在桃园,折梢率为8.2%,与对照区(折梢率38%)相比防效显著;在梨园,蛀果率为5.5%,与对照区(蛀果率40%)相比防效显著。

2.4 “性诱捕器+松毛虫赤眼蜂+Bt”组合防治

在桃园使用“性诱捕器+松毛虫赤眼蜂+Bt”组合综合防治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引起的新梢折梢现象,折梢率仅0.4%,而对照区的折梢率是38%,防治效果极其显著。综合防治的效果比任何单一方法都好(图5)。

图5 桃园应用不同生物措施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

图6 梨园应用不同生物措施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

在梨园,使用“性诱捕器+松毛虫赤眼蜂+Bt”组合综合防治措施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引起的幼虫蛀果率,平均蛀果率仅0.6%,与对照区的40%蛀果率相比,防治效果极其显著。综合防治的效果比任何单一方法都好(图6)。

3 结果与讨论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可用于成虫期测报和防治。在梨小食心虫不同世代的成虫羽化期悬挂性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集效果十分显著,3种类型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三角屋型诱捕器、船型诱捕器、水盆诱捕器。建议只在近水源地使用水盆诱捕器,否则加水不便,影响效果。松毛虫赤眼蜂属卵寄生蜂,在梨小食心虫不同世代的成虫产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显著。在桃园,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的卵寄生率达72%,试验区折梢率为5.4%(对照区折梢率38%);在梨园,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的卵寄生率达76%,试验区蛀果率为4.7%(对照区蛀果率40%)。而且,松毛虫赤眼蜂具有自然增殖能力,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可以取得持续性防效。Bt属细菌制剂,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初孵幼虫。在梨小食心虫幼虫孵化初期,喷施Bt制剂防治效果显著。在桃园,折梢率为8.2%(对照区折梢率38%);在梨园,蛀果率为5.5%(对照区蛀果率40%)。

依据梨小食心虫的田间发生规律,在成虫羽化期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监测和诱杀,在产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在幼虫孵化期使用Bt制剂,形成“性诱捕器+松毛虫赤眼蜂+Bt”组合综合防治,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桃树平均折梢率降低到0.4%,梨树平均蛀果率降低为0.6%。

[1] 陈梅香,骆有庆,赵春江,等.梨小食心虫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9(8):144-147.

[2] 张利军,陈晓东,帅赛,等.利用性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研究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7):97-100.

[3] 郭喜红,董杰,岳瑾,等.北京地区京白梨害虫与天敌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7):24-27.

[4] 陈湖,张新生,郝宝锋.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梢的消长调查[J].河北果树,2005(6):40.

[5] 张广玲,王颖.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2004(7):20.

[6] 沈健,仵均祥,许向利,等.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J].植物保护学报,2012,39(4):352-356.

[7] 杨华,马光.BT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J].北方果树,2004(6):12.

猜你喜欢
诱剂松毛虫赤眼蜂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赤眼蜂培育及防治玉米螟概况简析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