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星
摘 要:本文积极探索从思想上、实践中以及创新网络途径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价值观的养成工作,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高校是培养人,教育人和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堡垒,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服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和完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工作。
一、从思想上引领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一)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首先要切实改进大学生理论武装的工作方式,不断拓展大学生实践锻炼渠道,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涌现。其次要建设培养的长效机制,以大学生骨干培养为重点,扎实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上,应该深入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帮助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开展工程,实现从学校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会,再到全体学生的全面覆盖。
(二)秉承“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开展“寻梦、追梦”等系列活动。“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秉承“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开展多项“寻梦、追梦”等系列活动,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梦”的最终目标在青年学生中统一认识。
二、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开展爱国、爱校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通过座谈会、演讲赛、征文比赛等形式,适时开展各种爱国、爱校教育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引导全体学生努力学习,爱国荣校,奋发成才。
(二)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青年志愿者工作是大学生为社会作贡献,为他人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具有充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育人的重要渠道。青年志愿者工作作为一项特色工作,高校应重视对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指导,以“扶贫帮困、爱心义教、环保宣传、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为主要形式,与校园周边社区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社会服务活动,与社区签订《校地共建协议书》,建立“校地共建”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大学生在社区挂职锻炼,参与社区日常工作,通过广泛开展社区调研活动随时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群众的各种援助需要和结对帮扶信息,并及时做好整理与登记汇总。
三、创新利用网络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熟练使用网络已经成为必备技能之一,可以说,熟练使用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作为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必须借助一定载体实现其传播力和渗透力。大学生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大学生对互联网“情有独钟”。以网络途径为载体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运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大学生的广泛认知,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
高校应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特色空间,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和发挥青年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系统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及时性、互动性、有效性,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感慨:“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让他“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墨子·修身》中有言,志不强则智不达。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大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成为一位志强言信、慷慨大方、守道不笃、博学多才、明辨是非的对天下有用的贤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 杨洪泽.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