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学选文的特点分析

2014-12-16 08:26:08李灵玲
关键词:苏教版人教版国学

李灵玲

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学选文因遭遇现代性,在选文数量、内容、来源、时代分布等方面无法体现国学的完备性与经典性,本文通过考察当前较重要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分析比较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国学选文的数量、比例、体裁、来源、内容、历史分布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特点与问题。

作为一个关乎现代知识、文化和政治争议的概念,“国学”概念的复杂性自不待言,甚至国学概念的成立与否也因为现代知识的分类体系和方法论的普遍性而成为问题,进而有学者从这种现代知识论角度提出“国学”是一个研究中国传统的“学问体系”的概念。本文的“国学”基本采取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关于国学范围的用法,即将国学视为包括小学、经学、史学、子学和文学在内的、以文本形态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概念,是以自己的价值意义、终极思考、概念体系和论证方式等构成的某种完备性文化。由此,本文的“国学选文”也专指古人所创作的文章,而不包括今人根据古人事迹或者文章改写的现代白话文。根据这一理解,我们考察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国文选文的特点。

一、人教版教材国学选文特点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第一,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第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第三,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国学选文情况,或许有助于认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否在教材方面很好地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基础,也有助于认识小学语文国学选文应该注意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性和完备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的12册教材中课文共计353课,其中以国学为内容的课文有24课,选文篇数为46篇,国学选文课占课文总数的6.8%。其中,国学选文课比例最高的是五年级下册,国学选文课数为5课,占本册课文总数的17.86%,选文数量为3首古诗词,1篇古文,4篇经典名著。其次是一年级上册,占比为10%。选文比例较低的是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教材,其国学选文占课文总数的比例均是3.57%,其他年级国学选文课数占比大体在6%左右。由此可以看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学选文占整个课文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国学选文课在各册教材中的分布也不均衡,第二册到第八册为每册两课,除第八册为4首古诗和2首词之外,其他均为4首古诗。在学生学习能力已经增强、认知能力提高的第十一册和第十二册分别只有1篇和2篇文言文。

从选文的来源看,人教版的24课国学选文中,除《奕秋》《两小儿辩日》来自子部的《孟子》和《列子》,其余均来自集部,其他两部经典都没有涉及,即没有来自经部、史部的选文。

从体裁来看,古诗词为18课,占国学课文总数的75%。古诗词的18课共选入了38首,占整个国学选文数量的82.61%。其中24首诗歌为课标要求必背篇目,占到了63.16%。古文3课,包括4篇文章,分别占国学课文总数的12.5%和国学选文总数量的8.7%。经典名著3课,包括4篇文章,分别占国学课文总数的12.5%和国学选文总数量的8.7%。无论是诗歌还是古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学选文都是文学类的作品,侧重于抒情、写景、叙事等方面,而没有论说或者其他类的文体。由此可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学选文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审美之维,而认知、伦理、政治等方面或者要通过审美才能得到选择,或者被完全忽略。

从选文内容和主题来看,人教版24课国学选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山水之美,共15篇;二是思乡怀人,共7篇;三是田园之趣,共6篇;四是人物性格特点,共5篇;五是童真童趣,共4篇;六是珍重友情的传统美德,共4篇;七是学习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共3篇;八是神话传说类,共2篇。由此可知人教版小学语文国学选文的范围比较广泛。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学选文绝大多数都是关乎自然、田园和日常生活的,其中反映自然田园之美的内容和主题比重占据最大,其他内容和主题的选文数量明显偏少,而关于历史、哲理、政治等方面的国学选文更是有限。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整体来说,这里的选文内容范围较小且比较边缘,很难由此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丰富的知识。

从国学选文产生的时代来看,唐代以前的选文较少,其中先秦2篇,即《奕秋》和《伯牙绝弦》;汉代1篇,即《两小儿辩日》;南北朝1篇,即《杨氏之子》。唐以后选文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尤以唐宋为主,唐代有22篇、宋代有14篇。清代其次,为4篇。明代再次,为2篇。唐宋以来选文居多,自然同教材重视诗歌类国学选文、以及唐宋以来的诗歌艺术较此前更为发达有关。但这样的选文选择无疑有意无意忽视了中国文化经典的构成特点。就中国文化经典产生及其历史与文化影响而言,先秦时所产生的经学、子学以及先秦至南北朝的史学无疑具有更重要的地位,而选文却没有给予这些时代的文本以足够的重视。

二、苏教版教材国学选文特点分析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中,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该教材所强调的文化价值取向包括: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力图体现现代意识;重视传统美德;科学精神(求真、探究、创新等)及合作、廉洁;力求体现新的价值观;体现当前社会价值取向等。6其中有关传统文化价值体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两个方面,而苏教版也通过各种方式落实其传统文化价值的强调。但如果从苏教版国学选文的选择情况来看,则上述编写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在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学选文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说明一点,即教材中出现的“文包诗”一类的课文。“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是将一首理解较困难的古诗融入一篇通俗易懂的现代短文当中,通过短文介绍古诗的背景以及对古诗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说明和诠释。毫无疑问,这类课文的出现是基于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尽管这样的做法引起了比较多的批评,甚至被人们怀疑已经没有了古诗的神韵,但因为“文包诗”依然完整的选入了古诗,所以,本文还是将其统计在国学选文之中。

表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学选文统计

苏教版12册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课文共计286课,其中以国学为内容的有25课,选文篇数为40篇,国学课文占课文总数的8.74%,高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国学课文比例。其中国学选文课数占比最高的是四年级上册,为12%,选文课数为3课,篇数为5篇。其次为五年级上册,占比11.5%,课数为3课,选文篇数为4篇,占比数均低于人教版最高的两册课文。国学选文占课文比最低的是五年级下册,为7.41%,课数为2课,选文篇数为4篇,高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的占比数和课数。由此可以推断,苏教版小学语文比人教版小学语文略为强调国学选文。苏教版小学语文国学选文的课数和篇数在各册教材中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除了第一册为1课,第七、九册为3课,其余9册均为2课。国学课文所包括40篇选文全部为古诗词,其中课标要求必背的篇目有25首,占到了62.5%。

就选文来源而言,苏教版小学语文国学选文全部为诗歌,即只有集部典籍,而没有经、史、子三部的典籍。在集部之学之中,除了诗歌之外,其他的文类也没有选入,这也决定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如同人教版一样,所有国学选文都是文学类的。即使是诗歌,也没有选择《诗经》中的诗歌,但选择了1首来自乐府民歌的《江南》。

从内容和主题方面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学选文主要包括了:自然之美、山水之趣,共16首;童真童趣,共4首;思乡怀人,共4首;学习和励志,共2首;田园生活,共2首;送别,共1首。以上这些方面的内容和主题,与人教版国学选文大体类似。但苏教版国学选文的诗歌中还包括了母爱(1首)、隐逸(1首)、春节风俗(1首)、日常生活(1首)、咏史(1首)、爱国(2首)、节操(2首)、社会批判(2首)等内容和主题,而这些内容和主题则是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的,而人教版中直接表现童真童趣或在田园之中表现儿童趣味的诗文数量远远多于苏教版。另外苏教版所选古诗有多首是关于江南的,这是其他两个版本教材的国学选文所没有的。

从选文产生的时代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的国学选文仅《江南》1首诗歌产生于汉代,其他诗歌全都是唐代以后,其中唐代23首、宋代13首、元代1首、明代1首、清代1首。这意味着南北朝以前的国学经典在苏教版教材中完全销声匿迹,而唐代以后的元明清两代也各自只有1首诗歌入选。这比较人教版教材国学选文的历史范围大大缩小,而且更加集中在唐宋两个朝代。

三、北师版教材国学选文特点分析

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有五点,即“1.内容形式精美,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认字、写字教学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2.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生活,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3.符合时代精神,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保护环境等思想的熏陶。4.体现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进步文化的精华,使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教育。5.诗歌与散文,现代与古代,中国与外国,主体课文与自读课文保持适当比例。”师大版的编写原则从体例、文化、价值、认知、内容等方面描述了自己编选课文的指导思想,可谓非常全面。其选文、包括国学选文自然要适应这一编写体系。但在仔细考察其选文之后,不难发现这一编写体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尤其在体现国学的经典性和丰富性方面还存在相对不足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北师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组织方式不同于人教版和苏教版,是对单元进行了排序,每一单元之下包括2-3篇课文。因此,为保持与人教版、苏教版教材的一致,是对单元之下的课文进行的统计。

北师版12册小学语文教材共计有课文307课,其中以国学为内容的课文有24课,国学课文占课文总数的7.82%,课文数和占比数均高于人教版,但低于苏教版。国学选文篇数为38篇,低于人教版和苏教版。国学选文在各册教材中所占比例大致呈明显的前低后高的状态,即第二到第八册比例较少,大多数约占3.7%左右,甚至出现了二年级上册没有国学选文的情况,只有第一册有2课国学选文,占比达到10.53%。高学段比例较大,基本在12%左右,六年级上册的国学课文占到了全册教材课文的29.17%。

在北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24课国学课选中,19课是古诗,占国学选文课数的79.27%。19课古诗包含了30首古诗,其中课标要求必背的古诗词有18首,占到了60%。5课是文言文,包含了8篇文章,占国学选文课数的20.83%。与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相比,北师版教材没有选入“词”这一形式的国学内容。

从国学选文的来源看,北师版没有来自经部的选文。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北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学选文更重视子部之学,共有7篇:1篇来自《庄子》(第十一册《东施效颦》)、1篇来自《墨子》(第十一册《楚王好细腰》)、1篇来自《孟子》(第十一册《学弈》)、2篇来自《韩非子》(第九册《郑人买履》、第十二册《矛与盾》)、1篇来自《吕氏春秋》(第九册《刻舟求剑》)、1篇来自《新序》(第十册《叶公好龙》),这7篇毕取自诸子,课数和篇数占比分别为20.83%和18.42%。有1篇取自史部,即第十二册的《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其他选文都来自集部,占国学选文的课数和篇数分别为 79.17%和 78.95%。

就内容和主题而言,北师版国学选文类似于人教版和苏教版,主要是自然情怀(11篇)、田园风光(4篇)、劳动与社会批判(4篇)、高洁情怀(3篇)、传统节日文化(1篇)。与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国学选文主题相比较而言,北师版的国学选文同样是“自然情怀”的主题比重最大,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北师版的国学选文当中表现“童真童趣”主题的数量非常少,只有1篇,而增加了战争反思与批判(2篇),咏物诗(3篇),生活智慧和哲理(11篇)。

从选文产生的时代来看,北师版国学选文的时代分布相对比较广泛,先秦有7篇,两汉有3篇,唐代有15篇,宋代有8篇,元代有1篇,明代有1篇,清代有3篇。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北师版国学选文涉及的历史朝代明显更宽泛,也更加重视先秦,各朝代选文数量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也相对均衡,减少了唐宋两个朝代的选文,而增加了先秦、汉代和清朝的选文数量。当然,如同其他两个版本的教材,北师版也存在着朝代不均衡的现象,如魏到隋之间没有1篇选文。

总体来看,国学选文在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所占比例都低于9%,最高为苏教版的8.74%,比例很低。在国学选文中,古诗词所占比例基本占80%以上,苏教版甚至为100%。选文80%以上来自于集部,经史子三部选文很少,苏教版教材甚至没有集部之外的选文。选文的朝代也主要集中于唐宋,其他朝代较少,有不少朝代没有文本入选。内容和主题相对集中在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儿童生活等方面,略略涉及到爱国、人生哲理、社会批判等,其他方面的比较少。即使个别选文涉及到经学、子学、禅宗等方面思想,也被整体转化为写景诗文或者故事。因此,无论是从国学是由小学、经学、史学、子学和文学等共同构成的完备性知识而言,还是从国学应重视经典性而言,小学语文教材的国学选文来源、文体、时代、内容等方面都与国学的完备性与经典性有很大距离。出现这种选文内容、数量、来源、时代等方面的选择问题,与中国现代性文化中对传统知识体系的批判、对审美文化的强调、对唐宋时代辉煌的建构性记忆、对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需要等密切相关。

[1]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陈来.新国学之路——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N].光明日报.2009-11-02.

[3]钱穆.国学讲义·弁言[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苏教版人教版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化学教与学(2012年7期)2012-03-20 1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