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2014-12-15 02:31金立民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2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金融

金立民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

基于网络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金立民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了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 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作用。网络金融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从网络金融的概念入手,介绍了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网络金融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提出网络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

网络金融 商业银行 策略

网络金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1 网络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

网络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在缩小,但商业银行仍具有自身的优势。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仍具有其他经济主体难以有效代替的功能。

1.1 信用评估与管理

网络金融使交易者获取信息的数量和及时性大大提高,增强了交易的透明性。但应注意的是,透明性主要是就交易过程和结果而言的,而有关交易者本身的信用状况、交易行为的真实性等方面信息的透明性则有可能逊色于传统金融活动中交易双方直接见面的情况,即网络金融的信用风险会比传统金融增大,从而资金供求双方的信用评估能力不一定能相应提高。商业银行可以在网络条件下利用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信息优势,发挥其信用评估与管理功能。银行的信息优势主要来自于账户的信息而账户信息的获取则取决于银行清算支付系统的运转。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清算支付机制的提供仍是银行的一项重要功能,因此,银行可利用网络大力加强对客户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并依次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与管理。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估和管理技术、功能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中的最大竞争优势,是其在网络金融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2 提供理财服务

为个人、企事业单位提供理财服务将是商业银行依托信用评估与管理功能所开展的一项重要业务,是信托、代理和咨询三位一体的新型银行业务。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可借助网络的强大辐射功能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其理财特长。在我国,随着人们的收入的增加,个人和家庭的理财需求迅速增长。目前我国国内个人理财概念比较狭窄,主要是在储蓄产品上进行扩展。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网络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

1.3 为中小企业融资

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直接融资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以商业银行为中介的信贷市场的重要地位必然减弱。但绝不可能因此而低估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于我国而言,商业银行在融资体系中的垄断性地位还存在很长的时期。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在融资活动中资金来源和运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其仍可大力发挥其优势的信贷市场,即为中小企业融资。在实际中,中小企业较为封闭的运营方式,降低了其信息透明度和社会信用评价,即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扔会存在信息流通的瓶颈约束,受此约束的资金需求者很容易被隔绝在直接融资市场之外。商业银行可发挥其信息集中,便于了解企业和信用评估等优势,在争取留住老客户、为大企业融资的同时,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并为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信用评级、担保等,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2 网络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借由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强力渗透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并以成本、时间上的巨大优势,向商业银行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尤其在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慢慢侵蚀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强烈的生存危机感。

2.1 商业银行面临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融通,但目前,这一中介职能已经受到了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平台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并出现逐步弱化趋势。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分流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需求。在融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障碍是资金的供求双方无法及时有效地沟通资金供求信息。作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一直作为资金供求的信息汇集中心而存在,并在长期经营中形成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规模经济效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播途径,为金融交易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基础。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支付渠道,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地位。商业银行作为支付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依赖于在债权债务的清偿活动中人们在空间上的分离和在时间上的不吻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相当程度上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购物的兴起,电子商务获得了蓬勃发展。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由2008年的2.9万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7.0万亿元,增长了1.4倍,预计2015年将达到26.5万亿元。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网络支付系统的支持,面对支付场景由原来的实体店转为网络上的虚拟店,支付渠道由银联或银行的POS终端转为网络支付,以物理网点和网银为主要渠道的传统商业银行支付显得力不从心。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借助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灵活经营模式,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付体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替代作用。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降低了支付业务对银行分支网络的依赖,更多的时候只是涉及信息的传递,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或移动终端均可随时替代银行物理网点完成支付.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冲击了银行电子银行端。

2.2 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深层次变革

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新特点,且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以支付宝为例,该公司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在组织架构中专门设立了用户体验部,积极尝试将重力加速感应、虹膜等新技术应用到移动支付中,并将提升各方用户体验作为近几年发展的主线。在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方面,互联网企业也走在了前面。如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支付服务方案,只要企业客户提出增加支付模式的需求,第三方支付企业就会很快进行回应。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尚待进一步创新早。在2004年中国银行提出战略转型时。中小企业业务就成为银行的转型方向。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难点在于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无法应对这一业务的风险分散化、多样化的挑战。2007年前后,银行开始聚焦“小微贷”,并开始了一系列尝试。与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模式相比,网络小微贷款模式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如阿里小贷整合了电子商务公开、透明、数据可记载的特点,将其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将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应用到小额贷款中。

2.3 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将受到冲击

虽然网络借贷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因其能为没有得到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的个人或企业筹措资金,而深受草根阶层的欢迎,未来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人借贷领域与银行形成竞争。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深化,大公司可能也会更加依赖网络,届时面向大公司的网络借贷新模式也将顺势而生,将真正触动银行的奶酪,严重影响银行的生存。

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牌照后,得以参与互联网及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业务支付环节。但是随着获牌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未来服务商户和个人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触角伸向新的领域,主流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类型也开始逐渐由线上走向线下。

3 网络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在网络环境下,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快速发展,这对商业银行是一个巨大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才能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经营环境的需要。

3.1 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对网络金融发展的认识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地认识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必须转换经营理念,有扩展实体网点向发展有电子银行中端的网络经营模式转变。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网络金融和网络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与互联网创新企业的合作,制定全新的网络化、综合化的监管体系,防范银行内部的运行风险和操作风险,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威胁。

3.2 加快电子银行的平台建设

加强和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建设适合各个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安全系统推动个人信用评级系统建设,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建立风险转移机制,例如与保险公司签订网上银行风险保单规避风险。加快扩大电子银行平台和网络化生活服务平台建设,拓展业务范围,以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3.3 创新合作共赢的营销模式

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合作经营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在维护现有客户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金充沛、网络安全、信誉高的优势,把网络金融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延伸和补充,争取微小型企业和个人客户群体。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信贷平台合作,共同开展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以实现共赢。

3.4 挖掘自助终端设备的服务潜力

商业银行要加强自助终端设备的研发,提高终端自助设备操作的便利性、办理业务的快速性、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中老年人占的比例较大,而且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中老年人操作自助终端设备困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电子银行的宣传力度,开发操作更简便的自助终端设备,让更多的人愿意使用电子银行提供的服务。

3.5 拓展手机银行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交往方式。通过移动终端平台经营网络金融业务有巨大的发展前途。商业银行很难独立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必须加强和移动通信经营商的合作,开发手机一行的服务功能,提高商业银行的网络金融竞争力。

[1] 彭辉,吴拥政.网络金融理论与实践[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晓光,陆杨,王振.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10).

[3] 卢熙,王静.浅析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J].经济生活文稿,2012,(5).

[4] 曹耀云.非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业务发展及商业银行对策研究[N].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1-02.

[5] 邱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金融创新,2013,(9).

[6] 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7]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8] 张玉喜,赵明地.网络金融中商业银行面对的挑战及功能定位[J].商业研究,2010,(8).

[9] 蒋清海,李庆治.余额宝会怎样改变银行[N].中国证券报,2012-07-10.

[10] 李庆治.余额宝又一次改变了银行[J].中国金融,2013,(8).

[11] 许瑞.网络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12] 周晓志.网络金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13] 张虎,梁鸿舜.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及应对分析[J].深圳金融,2012(1).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银行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