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 黑黑 编辑 唐唐 设计 田伟
100%纯净 新西兰北岛之旅Ⅱ
文/摄影 黑黑 编辑 唐唐 设计 田伟
奥克兰(Aucland)> 帕帕库拉(Papakura)> 汉米尔顿 (Hamilton)> 玛塔玛塔( Matamata ) > 罗托鲁瓦(Rotorua)> 陶波(Taupo)> 奥阿库尼( Ohakune ) > ( Taumaruni ) > 蒂库伊蒂( Te Kuiti)> 汉米尔顿(Hamilton)> 奥克兰( Aucland )
新西兰的夜,静谧而凉爽,这里的气温要比澳洲低上好几摄氏度。伴着舒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我度过了从北部地区回到奥克兰后的第二个晚上。今早的天,云团很大很低,台风过境的关系,太阳被挡住了笑脸。我坐在ALEX家中玻璃房中的椅子上,双手托腮,没有思想,没有意念,我忘了自己的存在,只在这一刻,感受新西兰的海风穿透薄衫,凉飕飕的在我的袖筒里回旋……
没错,这就是新西兰,虽然同在南半球,它与澳洲还是很不一样的。待在澳洲的那段日子,阳光可以很轻易的穿透薄薄的云层,让肌肤赤裸裸的感受它的能量。新西兰,阳光相对比较含蓄,云层千变万化,你可以在一天之中体会到阴天、雨天和晴天多重天气。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接受着大自然最恩宠的礼物,源源不断。当然,这些是我在后面的几天里慢慢体会到的。
再次从奥克兰出发顺着1号公路往南走,并绕道去了玛塔玛塔满足我参观电影外景地的愿望。一路上绵延的山坡地,无比耀眼的青翠,绿的让人的心跳接近停止。清新的风在山野里飘过,带来丝丝草腥味,令人陶醉。从高楼大厦的城市置身于此,你会产生幻觉,若不是,正在梦境?如果是梦,我将不愿醒来。只顾着看窗外那厚厚的云团,那青青山脉,那茵茵大地,我迷失在时空里。不知道有多久,我们到达了玛塔玛塔小镇。
作为《指环王》三部曲的著名导演彼得·杰克逊,时隔9年再次将观众带入神奇的“中土世界”,电影《霍比特人:意外旅程》不负众望,全球票房已突破十亿美元,相信所有看过《魔戒》或《霍比特人》的朋友,都对霍比特人的故乡——夏尔(THE SHIRE)那片宁静的土地有着深深的向往与眷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夏尔,正是中土梦的一个开始。并且幸运的是,这个梦竟然有变为现实的可能。影片里才有的童话梦幻世界,竟然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就在玛塔玛塔,新西兰北岛的一个小镇里。魔戒第一部里是这样描写霍比特人的:千百年来,霍比特人一直都在夏尔的四区开垦种植、安居乐业,完全无视于外界的存在,也满足于被外界忽视的状态。毕竟中土世界充满了不计其数的奇异生物,霍比特人的存在微不足道。他们既非骁勇善战的武士,也不算是绝顶聪明的智者。事实上,有人曾经评论过,霍比特人唯一的狂热就是美食,但这是很不公平的说法,因为他们也对酿啤酒和抽烟斗有浓厚的兴趣,一心所系的是和平、宁静,还有肥沃的土地,所有的霍比特人都热爱能够生长的东西。毋庸置疑的,他们的生活方式对其他人而言非常奇特。但是今天,特别是今天,我特别感受到,安享宁谧的生活真的是一种幸福。
Hobbiton
在玛塔玛塔镇上有很明显的“Hobbiton”的标志,是《霍比特人》中比尔博·巴金斯的故乡。探访玛塔玛塔的霍比特人小镇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参加名叫Hobbiton Movie Set Tour的团,可以在网上提前报名预订(http:// www.hobbitontours. com),也可以到了玛塔玛塔再报名参加,75纽币/人,这对于魔戒迷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大巴接我们进入神秘的霍比特村,放眼望去,白云之下漫山遍野的羊群镶嵌在广阔的草坡上,一切都那么宁静而和谐。穿过一棵神秘的树,就进入到了霍比特人生活的神秘园了。跟着一位新西兰帅小伙导游的脚步,开始探访一座座可爱精致的房屋。由于怕影响景观,每个团的人数都不多,大约10人左右,走的很慢讲的很详细,关于电影拍摄的幕后花絮他也一起娓娓道来。一个个的圆形木门的小房子就是袋底洞(BAG END),也就是霍比特人生活的洞穴,他们形状各异,所有的布置装饰都那么用心,连每家门前的邮箱都不尽相同,信箱里是否真的有来自精灵人的信件呢?导游耐心地讲解着每一家的故事,走着走着,一个布满沧桑的车轮印入眼帘,难道它属于甘道夫的马车?
“快看快看!这是比尔博·巴金斯的房屋。”我兴奋地喊出声来,这儿位于霍比特屯最高处,是演绎他传奇一生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他屋顶那棵树是这里唯一的一棵假树,因为原来这里的树太大了不符合导演的要求,于是彼得·杰克逊下令做了这棵树,连每一片叶子都是人手一片片贴上去的。
尽管中土世界精彩刺激而又危险重重,夏尔都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抬头看到天空硕大的白云悠闲地飘着,清澈的小溪静静地流淌着,一切都那么自然地运动着,安静质朴地生活着,点点滴滴显现的都是那么的美好。如此静谧的天外世界,让我的眼睛暂时眩晕了。我从来也没有如此的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Farmer,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呢?
抬头看到天空硕大的白云悠闲地飘着,清澈的小溪静静地流淌着,一切都那么自然地运动着,安静质朴地生活着,点点滴滴显现的都是那么的美好。如此静谧的天外世界,让我的眼睛暂时眩晕了。
在奥克兰的时候ALEX就说如果到了新西兰没有去过ROTORUA就等于没来过。这里的活动实在是丰富,光免费的地热区就有硫磺角和政府花园,它们都有各种小规模的喷气孔、热水湖、泥浆池。买票进入的要数色彩绚丽的怀奥塔普(Wai-O-Tapu)为最佳,还有地狱之门(Hell’s Gate)、法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Whakarewarewa Thermal Reserve)、库伊劳公园(Kuirau Park)、摩库伊阿岛、罗托鲁瓦湖(Lake Rotorua)等都是可以作为选择的好去处。
罗托鲁瓦的当地人提到自己的家乡的时候,总要提到五种活力:首先,你可以听到蒸汽和温泉从地面的气孔中发出的声音,使你感觉到地球的巨大能量。其次,当你来到一个毛利村寨观看了赏心悦目的传统毛利表演后,你能体会到毛利文化的深厚底蕴。第三种活力来自于天然温泉,它能放松你疲惫的神经。你还可以去探险、钓鱼、划独木舟、游泳、骑山地车去享受各种户外运动,这是第四种活力。而跳伞、喷式快艇是你可以尝试的第五种活力。
来到罗托鲁瓦,雾气蒙蒙,细雨绵绵,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个小城,ALEX已经把我们拉向了山顶。老嫖不禁感叹道:“好一个世外桃源啊!”青草地在眼下方展开、铺远,牛羊散漫在各处,远处的罗托鲁瓦湖尽在眼前,湖边低矮的房屋掩映在茂盛的树林中,因为有雨雾,这一切似真似幻,犹若仙境。深深呼吸,大自然是如此的厚爱这里,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只有空气中夹杂着的丝丝臭鸡蛋味儿。人的心情有时候跟气候成正比,儿时的重庆一进入秋天,湿气重,被窝里冰冷冰冷,窗外永远是汽车划过路面的悠长音符,梦总是湿漉漉的,小小年纪却也愁肠百结,有种天涯沦落的孤独感。若干年后的今天,脚踩新西兰的沁凉大地,雨天的千千结在无声无息的雾水中舒展,梦还是湿的,却有了体温,不再冰凉。新西兰,是一个很会让人内心平静的国度,无论是环境,还是气候,抑或是人的面容。
深深呼吸,大自然是如此的厚爱这里,没有噪音、没有污染,只有空气中夹杂着的丝丝臭鸡蛋味儿。
罗托鲁瓦住在18号MOTEL
很喜欢这段描述罗托鲁瓦的句子:神奇的地球撕裂开一道道缝隙,将它蕴藏在深深地壳中的能量一丝丝的释放出来,熔岩将饱含在地壳中的水烧开,蒸汽携带着浓浓的硫磺的味道蹿出地表,给小城平添了一层与众不同。
怀奥塔普(Wai-O-Tapu)原本是“圣水”的意思,因为这种水中由于矿物质的沉淀而呈现出蓝绿、绿色、黄色、金色等斑斓的色彩。地热公园里面大大小小少说也有二十几个池子,爬坡上坎的逛一圈1个半小时就过去了。在这里第一次看见长成了树的蕨类植物。32纽币的门票,各种值。沿着栈道一路步行,高雅的“香槟池”(CHAMPAGNE POOL),魔幻的“魔鬼的浴缸”……眼前的天然奇观让我感觉有些不真实。
透过树丛,看到漫山遍野的雾气成团状向着蓝天白云喷发,四周一簇簇也呈团状的绿色植被被熏染得沾上了薄薄的一层银霜似的。我们越往前走,空气中的硫磺味就越发浓烈,怪怪的臭鸡蛋味直冲鼻端。数块巨大的岩石寸草不生,一片灰黄,石块上布满了道道水纹。大块岩石上不时会出现一小片黄绿色的斑块,据说是温泉中含铜和硫磺物质的长期腐蚀而形成。兴奋地来回在浮桥上走动,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冲天腾起的巨大雾气柱铺天盖地,白色蒸汽和天边的白云连成了一片,置身在这样的地热浓雾中,绝对10米之外人畜不分,3米之外雌雄难辨,如神仙般腾云驾雾的感觉。
浮桥的对面是间歇性地热喷发的中心,蒸汽水柱笔直地喷射到高空,最高处可达30m~40m,形成一团团蔚为壮观的白雾状柱体,柱体顶端随着风势向四周散开,像极了一朵巨大的白莲花浮荡在半空中。
诺克斯夫人间歇性喷泉(Lady Knox Geyser)附近有一处属于难得一见的沸腾泥浆池,池中终日冒着大气泡,好似一大锅煮沸了的泥粥。MIKE告诉我们这泓泥浆池表面温度高于100℃,热源能达到150℃,由于地下一直处于高温状态,无法排泄热量的泥浆便会不停顿地借冒泡的态势来散热。一直后悔没有随身携带两个生鸡蛋,在这里煮了吃一定很香的。
随后驱车到罗托鲁瓦声名远扬的红木森林公园,它静静地倚在公路的一边,没有大门,没有围墙,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公园尽兴地观赏红木大树,尽情地呼吸天然活氧。据ALEX说最初的红木树种是以每株1万美金从美国采购来的,后来经过精心的培植才长成了这一大片弥足珍贵的红木森林。
一条不太宽阔的林中小路盘旋在望不到边际的森林大树中,四周高大的红木紧紧地挨着,十分密实。多久没有感觉到氧气充足、空气鲜美?天然氧吧里,我赶紧把身体里的浊气吐出,让新鲜的因子进入把身体的能量重新焕发。魁伟高耸、俊俏挺拔的棵棵红木,数十米的树干一根根紧邻着矗立在公园里,只是在树梢上撑起了一把小小的绿色华盖。人们站在树下,必须抬起头来,仰望着才能看到树梢间隙处的天空。树干那么笔直,像一个个粗壮的莽汉,没有腰身就那样骁勇神气地挺立在那儿,任凭十级大风的突袭也丝毫不能撼动。
红木树林中树种很多,MIKE告诉我们1901年,新西兰人在这儿种植了170多种不同材质的红木,希望能够验证出哪一种树能够最适应新西兰,尤其是罗托鲁瓦这个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最终有三分之一的红木种类存活下来,也因此形态各不相同,高低、大小、粗细不一,各有风姿。走到红木森林中的树王跟前,一棵古红杉树,粗壮浑圆的树干,围绕它绕行一圈,没有数十步是走不过来的。ALEX、ANDY、MIKE、添哥一起兴奋地合围着拉起手来都无法将它合围拢。
红木森林也是人们散步、慢跑、进行山地自行车锻炼的好地方。经典的徒步路线和骑车越野线路是这里最受欢迎的游览方式。
晚上去毛利文化村溜达一圈,仅仅7万人口的小镇,就居住着2万的毛利人。门口售票处和接待处的工作人员都是典型的毛利人,他们的皮肤呈棕色,身体粗壮,比澳洲的原著还是要漂亮很多的。有的人手里拿着藤条在编制手工艺品,说说笑笑,俨然生活的轻松惬意。
早期毛利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是以口头传说和在木头上刻记号记载历史,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毛利木雕。毛利人的木雕表现了毛利的文化特征,无论是独木舟上的雕刻,城塞村入口处的雕刻,集会场所前面及周围的雕刻等,都充分将雕刻艺术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别有一番拙朴自然的味道。他们对于家族的传承之物很是珍重,权杖、玉石项链还有玉刀等等,一定要由长辈赠送赐予才能拥有。
来到毛利人的歌舞表演大厅参观,还可以欣赏他们的精彩表演。毛利人一定是天生的艺术家,尤其对音乐和舞蹈有独特见解。从传教士那里学习赞美歌的旋律和和声后,再经过巧妙的运用,发展成毛利人明朗愉快的音乐。歌停舞罢,他们便一个个走过来同客人行“碰鼻礼”,鼻尖对鼻尖,互碰三次,欢迎会进入高潮。还有一种“挑战式”欢迎仪式的呈现:欢迎者全部民族装扮,为首的赤膊光足,系着草裙,脸上画了脸谱,手持长矛,一面吆喝,一面向客人挥舞过来,并不时地吐舌头。临近客人时,将一把剑或是绿叶枝条投在地上。这时,客人必须把它拾起来,恭敬地捧着,直到对方舞毕,再双手奉还,据说这是最古老的迎宾礼,也最为隆重。
最有意思的是夜晚去参观泉水边的萤火虫,盈盈点点的光亮像精灵般舞动,必是要亲眼所见才能亲身体会。
次日前往始建于1971年,占地160公顷,独具新西兰传统风味的原生态爱歌顿皇家牧场(AGRODOME)。到了牧场后换乘了由拖拉机改装成的观光车进去,别有一番情趣。每一辆车上都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牧场讲解员陪同,根据乘客的国籍不同来配备,特别贴心。
听着解说,拖拉机慢腾腾的爬坡行进,我的心情早已激动得不可名状。刚刚还阳光明媚,突然间就下起了太阳雨,ALEX打笑我们说“真是贵人出门雨水多,老天对你们也格外的照顾了些,但凡出门必下雨,就怕把你们给旱着了。”即便如此,我的眼睛却无法停歇下来,细细的雨丝在阳光照耀下拉起了一道银光闪闪的雨幕,一簇簇白茸团滚动在绿茵中,随着地势缓延起伏的绿绒毯在雨中绿意丝毫不减,反而愈加鲜嫩青葱。
不一会儿雨停了。车还没停稳,只见羊儿们从四面八方奔跑过来,多聪明的动物,知道我们一来便有美味了。帅哥讲解员抱着一个塑料桶,里面满满的干饲料,每人抓上一大把。等我一回身,七八只羊儿早已伸长了脖子、嘟哝着嘴巴、眼神充满着渴盼的直勾勾地盯着我手里的饲料,把我围在了正中间。刚一伸手,瞬间手掌就被舔得湿乎乎的了。
爱歌顿皇家牧场饲养的动物种类主要包括绵羊、肉牛、乳牛、红鹿、麋鹿、梅花鹿、羊驼、骡马、鸵鸟和鸸鶓。其中有1200~1500头罗姆尼羊(ROMNEY),而鹿种主要来自德国的红鹿和东南亚的梅花鹿,牛种则来自英国的红牛,苏格兰的安格斯牛和高山牛,还有法国的夏洛莱和利穆赞。当然牧场里的草也是人工种植并精心选配的,牧场主通常会把地分成26块,牛群每5天换一块地。各块草地上的草种也略有不同,有生长的、还有催乳的等等。如果草成熟了还没来得及吃,就割下打包,制成半发酵草卖到南岛留着冬天喂羊。
继续坐上酷酷的拖拉机沿着窄窄的车道盘旋前行。“哇!我的神兽!”看到羊驼的我还是那么女汉子的激动。羊驼,据说世界上现有约300万只,90%以上都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鲁及智利的高原上,其余分布在澳洲的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最早知道它是因为一个搞笑的名字“草泥马”,这么可爱的面容怎么能和骂人的脏话完美结合在一起呢?估计是如此珍贵的品种会使出朝人吐口水的损招而得名吧。轻轻的抚摸着面前的“软黄金”,柔滑轻盈的瞬间把人暖到心窝了。不愧是以质量与色泽独一无二而闻名于世,韧性为绵羊毛的两倍,无毛脂,杂质少,净绒率高达90%的羊驼毛,这样高的经济价值自然被誉为“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了。
讲解员告诉我们,新西兰畜牧业的高度现代化,一个几十公顷的农场只有几个人管理,放牧由牧羊犬负责,奶牛的耳朵都挂着BB机,用电子信息指导牛的行动。比如到该挤奶的时间了,会出现几百头牛在挤奶站排队的神奇场面,之后奶牛自己走上生产线,几分钟后挤完奶又自己走回草场,先进的令人难以置信。
为了满足ANDY小朋友的心愿,我们还参与体验了剪羊毛大赛、喂小羊大赛、挤牛奶大赛三个趣味环节,玩得十分尽兴让爱歌顿牧场之行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当度假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如何舒适并且体验不同是我们最热衷期待的,在新西兰这个大自然景观丰富又迷人,加之公共交通不太发达的车轮上的国家,房车自驾游必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陶波湖位于北岛中部火山高原上,面积606平方公里,几乎和新加坡一样大。湖水覆盖几座火山口,是新西兰最大的湖泊,也是大洋洲中最大的淡水湖。
来到北岛腹地的魔幻湖泊陶波湖(TAUPO LAKE)后最让我惊喜的是这里唯一一家五星酒店旁边还有一个超牛的五星的房车营地,因独特的SPA而著名。这里有丰富的供儿童玩耍的游乐设施,四个温水SPA池,可以搭帐篷的营地,有充足的淋浴位置,免费的WIFI,BBQ设施区域等。重要的是,只要每晚交20纽币的营地费后,所有这些几乎可以免费享用。这里比CLUBMED更有意思,能免费租自行车去市中心或周边景点,也可以去超市采购新鲜食材和小伙伴们一起尝试做当地美食,湖边散步看星星,抑或是泡湖边的野温泉,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不想住在车里,还可以选择额外付费住在营地的木屋或是别墅里,大大的床很软很舒适,价格也较酒店便宜。我们人多,一辆房车一辆SUV,选择这里最适合不过了。
新西兰迷人的风景就好像魔咒一般,早在十年前就吸引了《指环王》剧组前来拍摄,彼特·杰克逊的《霍比特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如此。许多旅行者慕名而来,只为一睹新西兰的风光。一路南下这几天,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爱富于变幻的云层,爱湿润清新的空气,爱青翠连绵的牧场,爱悠哉闲适的牛羊,爱多姿多彩的地热,更爱这里朴素、简单、宁静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