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
近年来,以线上P2P模式、众筹模式、电商介入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越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拥有特有的经营模式和创造方式的互联网金融,逐步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取得传统银行业务。
众所周知,移动支付替代银行卡支付、网络信贷替代传统金融信贷、民众融资替代传统证券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形势下,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建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互联网金融融资量将越来越大。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因互联网的公开、透明、自由等特征使得资金归属自由化,并且控制了交易中的抵赖性和公平性,从此改变以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为主导定位。
电子商务在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再扩展的脚步钟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业态,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产生于电子商务,但不局限于电子商务,它不仅会促进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将来也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遇到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互联网金融管理弱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大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可以下几个个方面考虑。
一、互联网金融管理可从互联网金融监管术管理、平衡消费者权益与金融机构利用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进行
1.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市场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主管当局对相关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以此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被各种监管部门制约着,各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职责时因力度过大、过分的苛刻执行同时也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因此,统一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的建立,适度的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实时监管力度的加大,预防风险的集聚,同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力度的加大,对抢占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很有必要。
2.金融机构中客户与机构利益的平衡
金融机构在提供给客户新型交易模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义务。金融机构在提供新型交易模式前就应对自身的利益进行权衡,因金融机构不是慈善机构,它的付出是需要回报的,因此在交易完成后该如何对客户收取相关的管理、使用费须在交易钱进行详细的告知和解释。客户方面在使用新型交易模式前也因对相关费用的收取进行一定的了解,因为市场得以运行的基础是在权益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客户,所以,对客户权益的保护方面监管者应更加关注,以此维持金融市场的信心。
3.法律风险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互联网金融的突出特征是整个过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完成,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来自全世界各角落的人和企业都可以进行交易。只要进入交易系统,手指点击鼠标键盘、交易双方无需见面和使用笔墨就可完成整个过程。这种新环境和手段,对于传统的法律规则难以完成适用,从而将导致交易双方的权益不明确,因此在基于传统金融而制定法律的地位问题、电子合同的问题、操作规程的规范问题、网上无形财产的保护问题、网上税收问题等等都需进行完善,以此更好的对互联网金融在法律风险的管理。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可从网络技术、系统操作和大型网络银行数据库的建立三个方面进行
1.网络技术风险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互联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便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缺陷产生,开放式的网络通讯系统,不完善的加密技术,计算机信息的截获、窃取篡改及假冒都将导致交易主体的资金损失;另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各机构所采用的软件及硬件系统技术较低,没有独立的较高技术支持,极易造成交易双方的资金损失。因此,为了减小技术风险,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机密性、鉴别性、完整性、有效性和不可抵赖性进行提高,从而减小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2.系统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各种金融操作,然而对系统操作的不熟悉及不规范,将导致操作方的损失,也将影响互联网金融正常的发展,为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操作流程的规范、操作的要求需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专业人员须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业务指导,以此减小系统操作的风险。
3.大型共享型网络银行数据库的建立
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透明度的问题,才能保障网络银行的资产安全。现代化管理必要完成的基础性工作是依靠数据库技术储存、管理和分析处理数据。在网络银行数据库的建立和设计方面,思路应从社会化大协作出发,管理应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各个银行直接应建立借款人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并将不良借款纳入到信用体系中的的预警名单和“黑名单”,以此杜绝信用低的借款人在任何金融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机构办理相关业务,从而达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衔接的透明化、公开化和信息共享。
通过对以上办法,利用电子商务现有的技术促使互联网金融达到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等目标。
商场现代化2014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