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仿格作文精讲:物象类散文写作

2014-12-13 09:33刘德福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4年34期
关键词:小标青菜滋味

【范文引路】

清粥人生

◎倪海兰

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喜欢粥。

小时候,妈妈煮粥,一家人喝。尽管锅里都是粥,但喝得依然津津有味。似乎用柴火煮的粥,格外好喝。再配上凉拌萝卜丝、清炒南瓜块,喝口粥,就口菜,无比美味。

伴随着粥的记忆,我慢慢长大,在离家千里的城市谋生。为了生计,租了一间单房,只够摆得下床和桌,还有一个小电饭锅。夜幕降临,风尘仆仆回到房间,剩下的力气只够在锅里撒几把米。等到米香四溢,再拿出一袋咸菜,这顿饭便让我咀嚼出家乡味道。有时候,心血来潮时,也会到超市,买一些红豆。香甜的红豆,加上大米的清淡,更是粥中极品。

一次男友来访,因口袋窘迫,只好自己煮粥,配上速食小菜。仍记得那次煮的绿豆粥。由于慌张,结果盛出来的粥,豆子没有煮烂,咬在齿间,仍有夹生之感。然而,正是这顿粥,让他牵上我的手。结婚后,才告诉我,其实那次朋友请客,他已经吃得很饱,但依然拒绝不了粥的诱惑。只因为,那些都是我们的妈妈曾经煮过的粥。而我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守着电饭锅的粥饭,锅内冒出的热气一个劲往上飘,我一边吹着热气,一边用手拿勺子在锅内搅的情形,让他想起童年时,妈妈也是这样煮粥的。

很快,我们疲于奔命,每天都懒于做饭,于是就到外面吃。直到有一天,他回家越来越晚,我才意识到,正是饮食问题隔阂了彼此情感。我下决心,拾起早年习惯。每天回来,不管多累,都要坚持做饭。最便当的,仍然是粥了。从超市买来黑米、糯米、小米等,洗净往锅里一撒,再放上几块红薯,煮出来的粥又香又甜。再或者,把小米和南瓜块放在一起煮,配上几颗红枣,真比吃肉都有营养。

但清粥人生怎能填满欲望的深海,尤其身在这个功利社会。我越来越浮躁,被各种想法折磨得内心憔悴不堪,甚至得了口腔溃疡,什么都不能吃。这时候,他买来粥,煮出各种花样,晾凉了,端到我跟前。喝着怡人香粥,内心的浮躁渐渐被抚平。电视机在响着,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边吃饭,一边看。这安详的人生让我一下子弥补了心中的缺口。再多的欲望,又怎能及得上眼前一刻呢?而挚爱的人生,不正是一碗碗粥串联起来的吗?

也许,我的一生都要爱上喝粥和煮粥了。因为,无论喝粥的人还是煮粥的人,都有一颗简单爱人的心。他们的存在和陪伴,让我享受爱和被爱,也让我懂得什么叫清粥人生。

【仿格指导】

粥,是生活中普通之物,又是写作的很好素材。将粥和人生结合起来,就演绎出不同寻常的文字。

此文有三点值得我们模仿。

1.以人生经历为线索,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文章写的是清淡的人生,文章的结构也要给人一种疏淡平常的感觉,而按着人生经历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作,就如一个老朋友话家常,平常事以平常语娓娓道来,文章一波三折的结构又很适合表达波澜起伏的主题。

2.对场景的细致描写让文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挚的生命情感。文章的详写部分都是靠细致的生活场景描写来支撑的。在城市谋生的场景里,作者写夜色,写小屋,写电饭锅、米、咸菜,这些生活的细微之处,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给男友煮粥的细节,写夹生饭,写热气,写“我”搅动粥锅的场景,都感人至深;后来因吃饭产生了情感隔阂,又开始写做粥的细节,和前面几次做粥的情景形成照应。

3.照应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本文五次写粥,可次次侧重点不同,有的强调做粥的食材,有的强调做粥的场景,有的强调做粥的氛围,有的重在抒写做粥的意义。

【仿格写作】

滋味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生活的滋味很多,“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崔颢愁的滋味,“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乐的滋味,“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苦的滋味。 请以“滋味”为话题作文。提示: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清茶人生

◎刘德福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喝绿茶。

小时候,家在农村,条件很艰苦,吃喝没有什么讲究,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那时候从外面回来,到水缸旁边,用很大的水瓢,到水缸中舀出半瓢凉水,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地灌将下去。水缸的水来自村子里的深井,带着丝丝甘甜。

养成饮茶的习惯是在工作之后,当时办公室中有一位老教师,他喜欢静静地在办公室读书、饮茶,还练练书法。有一天,他给我一盒绿茶,然后说:“小刘,不要总吸烟,没事喝喝茶吧!这是我在浙江工作的儿子给我带回来的。绿茶不但对身体好,还能启迪你的人生。”于是,我的办公桌前,少了烟味,有了茶香。玻璃杯中的绿茶,由干枯而丰腴,由枯涩而绿意盎然,我的心渐渐有了蓬勃的绿色,春天在塞北小城的那间办公室悄然降临。

那年春天,院子中的桃花开得格外茂盛。看着《中国教育报》上的招聘广告,我产生了到生长绿茶的江浙地区看一看的渴望,看看那里的春天、那里的春色。于是,我们一家三口离开故乡到了江南。

一次旅游,我来到了心仪已久的茶园。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茶树如同灌木丛,低伏在山坡上,和我想象的高大形象大相径庭。记得给学生讲授舒婷的《致橡树》,朗诵之中,我总是将我的茶树想象成英雄树,像木棉一样,给人挺拔之感。在四周高树的衬托下,茶园中的茶树翠绿的叶子闪耀着迷人的光泽,而那些细嫩的小芽叶,才是真正的茶叶。听茶农讲,最好的茶叶是清明前的幼芽,长大的茶叶就不值钱了。原来如此,只有清纯的幼芽,才能储存下美丽的春天。岁月流逝,一杯浓情的白开水,就让茶叶释放了最纯真的绿意。

很快,漂泊在外的不如意、人生地不熟的隔膜感,向我袭来。总是在夜阑人静的深夜,一杯茶,一卷书,才能安抚我那烦躁的心。在茶浓茶淡的交相更替中,我领悟了生命的哲理——人生如茶。虽然你的梦中多次梦见自己是一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可是,最终也许只能做山野丘陵上的一棵低矮的茶树。你期望的春天是满园姹紫嫣红,却可能最终只是一枚微小而干枯的茶叶。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一定要等,等着岁月中的那一杯开水,淡淡的白开水。在这杯水中,你才能释放自己,你的人生才可能有另外的一个春天。endprint

也许,此生无法离开这杯清茶了。

【教师写作感悟】

范文写粥,我想到了喜欢的茶。我将自己喝茶的经历一一展现出来,借以表达自己“清淡”的人生之味。我从工作之初在办公室喝茶写起,插入老教师启迪我喝茶的事例,表现老教师清淡高雅的人生追求;接着写因为想到绿茶的故乡看一看,于是来到江南,写茶园观景,自然过渡到对人生的感悟,将茶味和人生的滋味紧密结合在一起,升华中心,引人思索。

【学生习作】

青菜人生

◎罗宇哲

青菜,是再普通不过的蔬菜,家家户户天天见它吃它。

我的外公在河边也种了几排青菜。放假时,我常常去河边看看它们。河岸边,一串绿色的矮小的脑袋排成了队,蹿了出来,生长出芽孢。等到它们长大,青绿的叶片便伸展出来,饱满而又有光泽,每天吸收新鲜的露水,从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中汲取养分,早晚懒懒地晒着太阳。在洁净的环境中生长,似乎整株菜都带着自然的气息。采来后放入锅中,在高温的翻炒下,清香散出。等菜出锅,夹一块入口,鲜嫩多汁,还带着些甜味。如此普通的家常菜也可以这般可口,真是妙不可言。

曾经有一段时间,父母生意忙,我们家天天到外面吃饭店。看着菜谱上的山珍海味,谁又能禁得住诱惑呢?于是,大口一开,胃口如脱缰的野马,易放难收。我们一家的体重都在增加,尤其是爸爸,到医院一查,三高开始骚扰,于是,老妈毅然决定,回家做饭吃!久违的青菜又被端上了餐桌。

青菜的身材娇小可爱,叶片从中间向两旁伸开,从上往下看,形成了一组有规律的花纹,若细心观察,美如一朵绿色的花。它扎根不深,只在泥土表面,拔起来也相当的轻松,然而从没听说它们被暴风刮走,或被大水冲走。青菜通体碧绿,只有底端是白色的,就连开出的小花也是嫩黄的,接近嫩绿。一清二白,平平淡淡,却又有生命的颜色。

做人何尝不应清清白白呢?闯荡四方,难免染一身污泥铜臭,就像菜长在土里,难免沾上泥土,可若能在一场雨水的洗礼下,恢复自然与本真,该多好。青菜虽普通、廉价,营养价值却相当高,吸油脂,又富含维生素,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非凡的能量。千万别瞧不起它,真正的智者往往大智若愚,真正的高手往往隐于人潮。自然界创造了一种这样的植物,让它的命运注定就是淡泊的,却又充实,这便是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

小小一棵青菜,让我感悟颇丰,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我喜欢吃青菜,也从中领略到了人生的滋味!

【总评】

粥、茶、青菜,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之物,在写作者审美眼光的关照下,焕发出人生的丰富滋味,粥的温暖关爱、茶的清淡高雅、青菜的淡泊清白,都给人正面的引导、心灵的滋润。在范文的引导下,写作者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打捞出富有启发性的生活场景和细节,然后将这些场景和细节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线索,贯穿起来,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浑然一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标青菜滋味
青菜新品种介绍
自由到底是什么滋味?
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小标宋)
———作者必读(四号仿宋)
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小标宋)
——作者必读(四号仿宋)
种青菜
说谎的滋味很糟糕
拔青菜啦
春天的滋味
一棵青菜
对离家出走的念头,大声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