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缘何引发网络“围观”

2014-12-13 13:15冯海燕
新闻前哨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围观大妈舆情

冯海燕

盘点近年来热点舆情事件,广场舞已然成为特殊的舆情类型屡见报端。在网络舆论场中,围绕广场舞的纷争也呈现出了日趋激化的趋势,广场舞这一词条更是被部分网民贴上了负面标签。从网友的评论中我们总结,广场舞在网络空间中所掀起的舆情波澜,与实际生活中的观感形成对冲,产生了典型的网络“广场效应”。该效应的泛化,正慢慢牵涉到政府的公共管理及媒体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因此,如何对此现象进行科学理性的引导,是摆在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那些引发网络“围观”的广场舞

在网络上,关于广场舞的新闻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由此形成了特殊的网络舆情“乱象”,部分媒体也将此作为吸引眼球的新利器。盘点2014年发生的广场舞舆情,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噪音扰民引对垒。

媒体报道,在今年中、高考前夕,兰州城管执法人员对东方红广场舞大妈进行劝解和执法,却遭到了广场舞大妈大叔们的围攻,甚至和城管执法者发生冲突。双方僵持了20分钟后,执法队员终于将音响搬走。今年3月,温州市区新国光商住广场的住户们花26万元买来“高音炮”,和广场舞音乐同时播放,以此表达抗议。

2.奇葩行为遭围观。

7月7日,多家网络媒体报道,在温州务工的饶大妈吃完饭准备去广场上跳舞,因老公不愿陪自己去跳广场舞,饶大妈越想越生气,她就着白酒吞下了从街边买来的杀虫粉决意轻生。当老公从外面赶来时,她已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所幸抢救及时捡回一命。

3.跳出国门惹争议。

6月17日,有外媒报道称,十几名中国大妈在莫斯科红场跳舞一直持续到莫斯科警察到来制止。中国大妈突然开始跳舞并非只出现在俄罗斯。在巴黎卢浮宫外,纽约市的公园,舞者跳舞活动过于喧闹引发了噪音投诉。

4.暴力手段掀波澜。

6月26日晚,浙江绍兴某小区5名大妈跳广场舞时,来了两个黑衣人朝大妈们泼汽油,这两个男人泼了油以后,很快就上车逃走。无独有偶,7月13日晚,武汉黄陂区武湖街一小区前,一名广场舞教练在收拾设备准备离开时,被3名男子持刀砍20多刀。在关于广场舞的新闻报道中,类似泼粪、撒玻璃、放狗、鸣枪等暴力词条充斥其中。

二、广场舞形成“广场效应”的表现

广场舞能够成为特殊的网络现象获得网民的关注,除了有网络传播规律作用外,还与当下舆论场特征、社会情绪、媒体传播等方面有着直接关系,其产生的“广场效应”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

1.舆论场的分野。

从现实与网络舆论场的反应上看,网络上对广场舞的声讨随处可见,广场舞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乱象,媒体的集中报道使得广场舞大妈也成了负面角色。而现实是这样吗?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场舞已经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全民健身方式,深受广大中老年妇女的喜爱,甚至在很多地区,政府还将广场舞作为重要的民间文化活动进行推广,修建场地,举办各类广场舞大赛。生活中,即便是偶有摩擦,也会在各方协商下达成共识。由此可见,网络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催生了网络“广场效应”。

2.舆情噪点突出。

盘点近年来网民热议的网络新名词,广场舞大妈位列其中。这个伴随广场舞火起来的网络词条,与中国大妈相似,都已经成为一个特定的时代符号,相关新闻一经曝出,便会形成舆论的聚合效应,这就为舆情演化进程提供了明显的“噪点”。同时,随着广场舞冲突现象频发,部分媒体对此类现象情有独钟,过分对暴力细节的放大,促使受众对广场舞相关信息形成了刻板印象,为网民的迅速围观提供了基础。

3.负面情绪泛滥。

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理论,认为人们接触到的外部信息,大部分来自传播媒体,容易出现媒体提供和引导某种情绪,受众就相信和表达某种情绪。当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猎奇心态而不断挖掘涉及广场舞的负面信息时,就已经潜移默化的将带有倾向性的情绪灌输给受众,而网络空间自由化表达特征又会加速负面情绪的泛滥,对广场舞的指责、嘲讽甚至是谩骂等非理性言论鱼贯而出,甚至出现了“广场舞是社会公害”的极端表达,从而引发不同人群之间的敌对情绪。

4.信息传播失衡。

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壁垒,但同时,媒体信息“把关人”的能力也在逐渐弱化。当网民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对同一社会现象进行传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在广场舞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个人倾向化解读,造成了信息失衡,公众偏听偏信。如今年高考期间,很多媒体及网民揪住个别“广场舞大妈”不顾大局,高考期间仍我行我素,让大妈们普遍陷入舆论声讨中。殊不知,有更多的广场舞大妈主动为高考让路。同时,从我国现阶段网民年龄结构上看,广场舞大妈在网络舆论场中处于弱势。信息失衡加速了“广场效应”的泛化,导致舆论一边倒现象发生。

三、广场舞产生“广场效应”的社会心理

从概念上理解,“广场效应”是一种群众心理,指在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因此,探究广场舞引发“广场效应”的社会心理因素,对积极引导网民行为将起到关键作用。

1.盲从心理。

“广场效应”的最直接社会心理因素即从众心理,表现在网络上,则更多的是网民的盲从。自媒体的发展为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这就造成了部分网民甚至是媒体的误读,进而形成其他网民的盲目跟评。当广场舞成为公众话题,某些网民便会利用网民的盲从心理,有目的性地拍摄“冲突”图片,甚至是移花接木,并附上煽动性言论,而不明真相的网民往往从主观认知出发,临时聚集并对广场舞进行声讨。

2.娱乐心理。

娱乐性是产生网络围观的重要因素。从网民的上网习惯及特征上我们不难发现,当网络事件具有一定的娱乐因素在里面,传播效果及影响力就会产生叠加效应。当某些网民或者媒体进行了娱乐性话题设置,这就形成了网络的“集体狂欢”。虽然广场舞并不像明星八卦具有很明显的娱乐色彩,但从相关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泼油漆”、“放狗咬”、“鸣枪”等核心词,是该类新闻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而从网民评论中总结,大部分网民对此通常会持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当然,其中也不乏煽风点火者。endprint

3.泄愤心理。

现实生活中,部分网民或曾遇到过与广场舞大妈作“斗争”的经历,因此形成了对广场舞现象不满的情绪。当网络上出现类似的话题时,这些累积的负面情绪就会随着事件的演化过程鱼贯而出,并通过网络语言过分渲染,误导其他网民视听,引导负面情绪的聚集。这种通过个别网民的有意挖掘和牵引而形成的网络“共识”,同样也会使围观网友收获到发泄的快感。在法不责众思想作用下,其演化的负面结果会形成“舆论定罪”,并产生网民一拍即合随即又一哄而散的网络现象。

4.找茬心理。

由于新闻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会随着传播者的主观倾向而产生焦点偏移,这就很容易造成其他网民情绪上的“传染”,并积极为某种现象贴“标签”,而传播者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被“认可”的快感,这就是网络上普遍存在的“找茬心理”。以网络“广场效应”较为明显的“哄抢”类新闻为例,部分网民往往从民众素质低、国人有劣根性等方面解读,并总能获得其他网民点“赞”,而实际上这与此并无太多关联。当广场舞无“茬”可找时,这些“找茬一族”就会发挥他们自认为正确的逻辑,将目光投向跳舞的中老年人群,“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等推论同样被搬了出来。

四、媒体应如何化解广场舞的“广场效应”

通过对广场舞产生“广场效应”的表现及社会心理基础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媒体在该类舆情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把握舆情节点,做好舆论引导,媒体责无旁贷。

1.保证信息的准确及全面。

在自媒体传播愈发明显的今天,媒体的“把关人”作用尤为重要。在对广场舞新闻报道中,媒体首先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当好信息的“把关人”,对网络谣言、诽谤等具有较强的甄别能力,并能在“碎片化”的信息中寻找诉求。其次,媒体要保证信息的全面性,不能只重矛盾冲突而忽视和谐相处,更不能只重“暴力”细节而忽视后续发展。最后,媒体应加大对广场舞冲突现象的深层次解读,为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建言献策。在媒体准确、全面、深刻的报道及解读下,理性的舆论氛围将逐渐形成,“广场效应”自然也会慢慢消除。

2.以正能量消减社会戾气。

在关于广场舞的新闻报道中,部分媒体为了迎合网民的口味而紧盯那些“冲突”事件,对于该类现象,有的网民甚至发出“大快人心”、“为民除害”的评论,此类极端情绪一旦泛化,将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严重威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广场舞并非弥漫着“火药味”,有更多的是“千名广场舞大妈举标语宣誓降低噪音”、“高考遭遇广场舞,大妈们痛快‘让路”、“学子与广场舞大妈共跳和谐之舞”等正能量事件,这些值得点赞的新闻点正是缓解网络“广场效应”的良药,媒体应当更多的聚焦此类和谐之音,以此消除社会隔阂,使网民对广场舞进行全新的认识。

3.传递不同声音促进舆论场融合。

据CNNIC第33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3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55.1%,而40岁以上人群仅为19.1%。从网民年龄构成上看,作为广场舞主体的中老年人在网络环境中处于舆论发声的弱势群体,而掌握网络话语权的年轻人往往只通过个人的认知及感受进行网络表达,从而忽视了中老年人强身健体、交流情感、消除寂寞等现实诉求。因此,促进网络及现实两大舆论场的充分融合,实现不同人群的平等对话,是化解“广场效应”的当务之急。媒体在对广场舞现象的报道过程中,要兼顾不同人群的诉求,打破彼此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自说自话的“小广场”,营造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和谐舆论氛围。 (荆楚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围观大妈舆情
大妈
开饭啦,快来围观一场餐桌礼仪秀
大妈为何尿失禁
被围观的网络生活
围观古代名人的错别字
舆情
舆情
舆情
千万不要和大妈讨价还价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