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2014-12-13 10:11李钰欣
新少年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文联外孙女评书

李钰欣

“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你快回来,把我的思念带回来……”一首深入人心的歌曲,打开了一段大家都不愿提及的记忆。他,20多岁丧父,40多岁丧母。如今74岁的他又添丧子之痛。好在他的内心足够强大,在重大车祸的伤痛和阴影下,他用顽强的意志并以最快的速度康复。他——田连元,第一位将评书引入电视的表演艺术家,教会了我们两个字——坚强。

2014年5月28日,不是中国的重大节日,也不是什么纪念日,却让我的生活翻了个翻儿。

当晚,儿子开车来沈阳桃仙机场接我回家,不幸的是,我们的车被从南向北横穿过护栏的黑色吉普车迎面撞个正着儿,车直接从上空撞到驾驶位上。这个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你说我们的车往南边儿走,北边儿的车越过护栏砸到我的车上,这是所有的车祸百万分之一都没有的事儿。

儿子当场身亡,与我阴阳永隔,我有一个椎体爆炸性骨折,这样的事儿对于年过古稀的我来说,无疑是飞来横祸。没脱离生命危险时我问过所有来探望的人:“我儿子田煜怎么样,他怎么样?”所有的人统一口径说:“他没事。” 从重症室出来之后,家人才告诉我儿子去世的消息,连自己儿子最后一眼都没有看到,我这辈子都无法释怀,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很揪心。

康复期间,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我一生没有愧对于人的地方,好事儿做了一箩筐,可为何在晚年摊上如此严重的灾祸?后来,我反复琢磨,终于想通了。马航失联航班上的乘客,他们招谁惹谁了,现在不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依我看,不能把人的德行和突发的意外联系到一起。在养伤期间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偶然的,有些事情是必然的,人摊上事了就得去承受,承受就得接受挑战——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就如我少年家贫辍学,没有一纸文凭,学艺未敢偷闲,登台即告失败,很想改行,但无路可走一样。

1941年,我出生在长春一个曲艺世家。父亲田庆瑞先说东北大鼓,后改西河大鼓。我的童年过着随父母浪迹江湖的生活,几年后定居天津咸水沽,上学读书时被津师附小三分校评为全校唯一的模范儿童。后来父亲生病,家里入不敷出,我便辍学从艺。至此,只读了5年书,没有获得一纸文凭。

用一句话概括我的少年时期——“才不出众,貌不惊人”再合适不过了。好在我始终坚信“少一种人不成天下,这世上应该有我”这句老话。随后我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中、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学艺之暇,我还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

十几岁时我虽然学习说书,但并不喜欢。想到北京报考中国戏曲学校,就给父亲的老师马立元写信,他当时在中国曲协做编辑工作。没想到我还是说了书,而且说出了名堂,这大概就是一种缘分吧。也是从那时起,我与中国文联、中国曲协结了一辈子缘。跟着文联“上了最高,下到最低”。

“上了最高”是上世纪90年代,我跟着中国文联的“万里采风“活动团去新疆的红其拉甫口岸,那里海拔5000多米。这是我一生中到过的海拔最高地方,可以说艰辛并快乐着。那个时候采风团里有戏剧、音乐、电视、曲艺、书法、美术等各门类的艺术家,大家先从乌鲁木齐直接飞到喀什,再从喀什坐面包车往回返。每到一个地方就与当地文艺界人士进行交流和研讨,给观众表演节目,一路走一路演。20多天,基本上每天都要坐十多个小时的车。我们路上还遇到了沙尘暴,遮天蔽日,车都不敢走了。当时我们还开玩笑说“像唐僧取经遇到妖怪了”。新疆真是太美了,戈壁、沙漠等景象给人很梦幻的感觉。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新疆的风土人情。此行唯一的遗憾,就是由于高原反应没给在中巴边界守卫国门的战士们说段评书。

“下到最低”也是一次跟随中国文联去慰问采风的经历。那次我们去的是徐州矿务局,下到了煤矿井下,在掌子面给一线的采煤工人演出。给工人们演出,送去欢乐的同时,也向工人们学习,收获积累了很多创作素材,对于之后的创作和演出很有帮助。

这些经历,不正是我摊上事了就得去承受,就得接受挑战的成果么。可车祸之后伤痛大于理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慢慢悟透这个道理。这一点我就比不上我的外孙女祁夏竹,她要比我坚强。

2014年7月14日,我同往常一样在医院进行着康复治疗。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我缺席了外孙女祁夏竹“我不是明星”的比赛。当听到外孙女用一个词形容她的外公时,我心里有很多疑问,外孙女会怎么形容我呢?没想到她会说:“坚强。”在我看来孙女要比我坚强。她有勇气站到舞台上,就是要向大家证明,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会坚强地继续生活、努力下去。一首《你快回来》:“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你快回来,把我的思念带回来!”唱出了她心中曾经的伤悲,可她遇到了这件事有勇气去承受,承受之后敢于接受挑战。她用歌声表达了对舅舅的思念,又用参加比赛的方式来鼓励我——她的外公。外孙女都这样坚强,我哪有不坚强的道理。

历经一切,好在我挺了过来,好在我的“亮嗓”还在,好在我还可以走上舞台,能让我在这个岁数给后边的人留下点东西。我曾说过:“评书这个东西,就是传承历史,观众还是挺多的,很多人也在问,将来评书是不是要灭亡啊?我认为人只要还说话,评书就不会灭亡。”我想完成那部一直在琢磨的评书表演理论著作,填补曲艺缺乏表演理论的空白,也给后人留下点可以学习、传承的东西。

(责任编辑 王天抒)

猜你喜欢
中国文联外孙女评书
一脸青春甜美 活得潇洒强悍 摩纳哥最美王妃的外孙女也很亮眼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蒙养山房评书法
中国文联2018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知名音乐舞蹈艺术家采风活动
孙国华教授与外孙女孙珠珠在一起
到底是夸谁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在诗意中行走》
我爱听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