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无锡 李 富 徐汉文
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国内外实践
□ 江苏无锡 李 富 徐汉文
国外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校企文化的融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校企文化实践的比较,探求国内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问题,国内高职校企文化对接存在对接主体单一化、对接内容浅层化、对接特色模糊化等,因此要做好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学生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等多途径进行校企合作。
1.校企文化融合于业余活动。美国高职学院很重视学生的业余活动,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业余活动,如生活服务、课外活动等。在美国,学生社团同样也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业余活动和社团注重学生对实际生活、社会和行业的认识和体验。通过这些活动的锻炼,学生不仅理解和熟练了专业的知识,而且对社会和企业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在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综合素养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2.校企文化融合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美国高职院校很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活动,学院有计划、有目的的增进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熟悉。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让学生掌握有关科技创新的理论知识,还布置一些具有探索价值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翻阅参考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理念,进行创新性研究。通过这些锻炼,美国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都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科研开发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所了解,促进了他们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
3.校企文化融合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很多美国高职院校在强调教学内容系统化、结构化的同时,增加了很多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在美国高职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实践学习中,美国高职院校鼓励学生用所学理论进行开拓性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和提出自己对实践的想法,通过实践教学不仅提升了美国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培养了美国学生的敏锐观察能力。
1.校企文化融合于企业对教育的投资。德国企业重视对高职教育的生产性投资。企业一般拥有相对雄厚的物质资源,拥有生产一线的实训、教学设备,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所短缺的。企业把多余的设备或投资新设备于高职院校,可以支援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也为学生的就业、企业的用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校企文化融合于企业的工作场所。在德国,企业的工作场所往往也是高职教育的教学场所,德国的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合作办学,学生有很多时间都是在企业工作场所度过,跟随企业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学习,企业员工也无私的向高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是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也是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延续至今的方式,而且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方式下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使学生在现实条件下积累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工作、工艺生产流程,熟悉企业的管理和文化精髓。
3.校企文化融合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的高职院校把创新视为保持学校活力,紧跟时代步伐的有力措施,一般会竭尽所能把社会、企业的创新思想全面渗透进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与时代发展同步。在德国,高职院校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德国高职院校深入贯彻扎根社会,服务社会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未来毕业对社会的贡献。
4.校企文化融合于团队合作。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向上,德国高职教育一般很少有固定教材,参考书目数量巨大,要想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必须通过团队合作,在广博的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资料,这种合作方式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相符,深受企业的欢迎。
1.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主体单一化。一方面,校企文化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面的事情,因此对接的主体应是双向的。目前只有高职院校保持一颗热情的心,而企业方面却冷眼相看,参与动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校企文化对接应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推进校企文化合作,但从实际来看,这种校企文化对接往往只是学校领导单方面热情,广大师生缺乏参与的意识,这也使得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的应有作用。
2.高职校企文化对接内容局限于浅层次。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从内涵的角度来讲,不仅指物质无话的对接,更涵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内容,这也就决定了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复杂性、挑战性和丰富性。不过,从目前来看,高职校园文化对接大多局限于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美化等角度,很难涉及学校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这也使得校企文化对接只局限于表面层次,对学校人才的培养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成长,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弥补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缺失已成为科学搭建校企文化平台的迫切要求。
3.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特色同质化。高职院校要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培养特色,而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文化对接合理,显然有助于塑造亮点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的模式趋同化严重,一般很多是注重校园建设,或以企业命名建筑物,或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宣讲,或签订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种缺乏个性化校企文化对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校企文化对接体制机制的缺失是其中之一,而政府支持的缺乏也是校企文化对接难以形成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1.职业性。职业性是高职教育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高职教育的所有教育教学的开展也必须围绕职业性的属性来推进,在校企文化融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职业性这个原则,把职业性的人才培养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基地实训;无论是课中,还是社团活动等,确保通过校企文化对接,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2.实践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 技术人才,培养行业、企业、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创造实践性校企文化对接土壤,教学的内容都必须与行业、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相一致,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来掌握专业技能,因此与传统专业学科体系相比,高职教育更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更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3.开放性。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经济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高职教育也适应这种趋势,创建开放性的校企融合文化,与市场、与社会、与企业之间保持着开放性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双向性的,一方面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服务。通过开放性的共享资源与合作,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
4.服务性。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高职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培养需要的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树立服务型理念,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从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理念上都要体现服务性。服务特质是高职校园文化对接成功后区别于其它类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1.在人才培养中整合企业文化。
按照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调能力培养,强调素质教育,要将职业标准、职业道德、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元素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构建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双赢机制,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2.在课程体系中渗透企业文化。不同的职业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时,要体现专业性和职业性特点,要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变化趋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在每门课程的标准制定时,要结合企业岗位的具体需求;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岗位知识的有机融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学以致用、符合企业岗位工作流程的顺序;在教学手段选择上,尽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仿真等贴近企业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也尽可能与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相一致,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真切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职业岗位的用人要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作风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3.在学生管理中吸收企业文化。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外,还要增强对企业环境的适应性,未来能在工作中较快的融入企业的整体发展中。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就需要参照企业的管理办法,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并结合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体验企业的竞争与使命,从而增强自身的职业责任感。
4.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合企业文化。校内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力求真实化,要与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相吻合,体现职场的氛围;在实训室设计和布局上,要与企业的办公场所布置接近;在实践安排上,要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在实训室的管理上,要借鉴企业的管理办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企业的真实工作氛围。
5.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入构建校企合作机制。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增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一是要请进来,请企业文化专家来学校开展企业文化的相关讲座,普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结合企业文化内容开展教学,进行实际教学、演示、指导和辅导;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为师生企业运作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与师生进行座谈,面对面交流,构建多种形式的校企文化对接途径;二是走出去。学校应定期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熟悉企业的岗位工作,掌握新工艺、新技术,了解企业技术发展的趋向,并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基金项目:江苏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D/2011/03/105; 江苏‘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