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元
随着通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技术、通讯网络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继推进了出版、电视、音乐、广告、教育等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内部产业的融合浪潮后,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物流、商流和资金流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时滞缩短、流通更加顺畅,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也进一步展开。以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制造业也在向附加值高的服务领域延伸,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部相关行业呈现出交叉现象。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甚至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作为能够使得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伴随新技术革命而产生和发展,是信息化时代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重要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点
(一)从时序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生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
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学家提出,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时,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社会开始步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化社会。这一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二者间不再是简单的分工关系,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现象频频发生,更多地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即出现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学术界亦开始探讨产业融合的相关问题。这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体现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一种更强的专业化分工,它们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组织结构完全不同,与在工业化初期服务业尚未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混合发展更为不同,而是一种建立在分工深化基础上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产业结构的动态化和合理化过程,促使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经过了从分工深化到优势互补,再到融合发展的历程,只有在工业化后期,或临近这一阶段发生的、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前提,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重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二)从组织结构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使得产业边界模糊,是一个互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产品的最终顾客与生产企业的距离,也使得顾客更容易地表达他们对产品的喜好与憎恶。如何更好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成为企业提升产品价值的努力方向。仔细观察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融合的过程,多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例如,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信息系统、配套软件、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如戴姆勒—克莱斯勒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IBM、惠普等公司均在20世纪90年代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近年来通用电气(GE)公司收入总额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2/3左右。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同时,服务产品化的趋势也逐渐明朗。这种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的、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的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这些服务重新整合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使得融合后产生的新产业很难被立刻归为哪一类产业,如药物研发试验检验、大型装备机械租赁等,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边界,甚至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形成了挑战。
(三)从广度上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突破了国别界限,是全球领域内的融合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是在世界制造业经历了深刻的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和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变革而产生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表明,大企业为适应其变化、突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从而将一些生产活动外置与服务外包,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和国际产业的大转移,进而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物制造,而是将领域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提供产品,而是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聚化体”。在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中,服务业在产值和利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以致使得我们很难判断它是制造企业还是服务企业。如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丰田三家公司,在汽车制造为主的基础上,还设有集团旗下的金融服务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帮助,且其利润总额占集团总利润额的70%以上。另外,一些公司有形产品的销售不断收缩,转而提升服务领域的高端经营。据OECD统计,由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合,OECD成员国制造业增加值中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25%—30%甚至50%。OECD(2003)的研究成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OECD国际制造业产品的价值中平均有22%是由生产服务业所创造的,且比重还在进一步提升。
(四)从方向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强调产业链的紧密联系,是具有目标性、指向性的融合行为
服务业与制造业甚至服务业内部的相关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随着后工业化时期工业经济中服务投入大量增加,制造企业依据自己经营理念和优势,或延伸发展与主营业务具有紧密联系的服务行业,或将专业服务外包趋势并衍生出独立的产业,如研发服务、物流服务、数据服务、售后服务等。同时,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服务业最终产品的提供过程中,中间投入品中制造业产品投入所占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如移动通讯、互联网、金融等服务提供过程中无不依赖于大量的制造业“硬件”的投入。这些作为中间投入的制造业或服务业产品,往往不出现在最终的服务或产品中,而是在服务或产品的生产的过程中与之结合为一体。因此,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在向另一个产业融合时往往存在一个主导产业,其为了本部门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而与其他产业部门渗透、互补进而融合。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指引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方向,制造业也在引导服务部门的技术变革和服务产品创新,制造业服务化或服务业产业化是有明确指向性的演进的过程。
(五)从结果来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可能产生新的产业或新的产业形态
产业融合产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造就了新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活动,建立和实现了产业、企业组织间的新联系,实现了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催生出许多新的服务行业。如诞生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等产业与信息产业结合基础上的现代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实现了效率的提高,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工业、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密切相连,旅游、工业、农业、体育既是文化开发的载体和传播的平台,又称为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这些产业中不断融入文化符号价值、理念、创意等新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的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不断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如文化旅游业等,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二、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出现及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产业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企业对效益的最大化追求
利润最大化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企业动力。由于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易被模仿,而服务环节尤其是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不宜被模仿,能够获得较长时期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业服务化实质上成为制造企业提升和不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的驱动力。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还使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了变革,随着融合产业内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创新性与灵活性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产业融合化发展,可以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对利润及持续竞争优势的不懈追求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浪潮兴起的重要原因。
(二)先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运用是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方面,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改变了原有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重大的技术创新使技术的通用性加强,可以运用于不同的产业,从而使技术得于融合,成为了不同产业的共同的技术基础,产业的边界趋于模糊,产业融合现象产生。如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获得文字、图像、声音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其成本。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产业的融合以及企业局域网和宽域网的发展,各企业和产业在顾客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大力普及在线信息处理系统,使顾客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产品、服务,致使产业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在给全球带来全新信息时代的同时,也影响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信息业与服务业也开始融合并形成一系列新兴的信息服务行业。
(三)各种管制、限制的放松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得到加强
由于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边界,进入壁垒是新企业比旧企业多承担的成本,各国政府的经济性管制是形成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管制的放松可以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逐渐出现产业融合。因此,为了让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产品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些发达国家放松管制,改革规制,取消或部分取消对被规制产业价格、进入、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鼓励创新、促进竞争、注重效率成为发达国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主基调。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出台了专利权保护政策,扩大专利的权利范围,提高侵权赔偿费额,从制度上保证了研发服务的权利,推动了与服务业相关的研发服务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将趋于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实施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应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导向。
(一)放松行业管制,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无论是要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大发展,还是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都需要建立起有利于两者紧密接触和良性互动的机制和环境,实现两者之间的互融互通。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延伸产业链的角度来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在战略方面及早规划,综合运用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均衡发展,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为目标,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加强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打造平等的竞争氛围。
(二)加强产业关联,构筑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
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通过对制造业收入和生产性服务业收入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特别是要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提升服务外包层次水平,在国际分工深化的基础上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引进国际著名生产性服务企业、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等。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如软件产业内企业间要加强合作,从嵌入式软件向应用基础软件延伸,形成软件外包体系。加强商务交流、学术研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效互动机制,为融合发展提供渠道和平台。
(三)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服务支撑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化手段把服务向业务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融合,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群体,快速获得客户的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工业化的融合,积极促进包括设计、研发、管理咨询和各类中介等与制造业的前端融合活动;下料配送、维修、检测、备件配件供应、生产线的上线物流、设备改造等中端融合活动;电子商务等后端融合活动快速、深入地发展,引导技术融合的率先实现,拓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领域。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