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涵
——以哈萨克舞蹈为例

2014-12-12 10:09:41◎何
参花(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哈萨克哈萨克族草原

◎何 堃

浅谈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涵
——以哈萨克舞蹈为例

◎何 堃

舞蹈艺术不仅仅是形体美的展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文化对于舞蹈艺术的渗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就哈萨克舞蹈而言,由于古哈萨克民族具有游牧特点,所以草原文化的痕迹非常明显。深厚的草原文化色彩,造就了哈萨克舞蹈奔放、动感的气息。笔者将通过对哈萨克舞蹈的逐层分析,揭示哈萨克舞蹈中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

舞蹈艺术 文化内涵 哈萨克

哈萨克族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一部分,哈萨克族的舞蹈艺术源远流长,他们的舞蹈动感强烈、节奏明快,在矫捷的舞步中展示出民族的刚劲与宽厚。在舞蹈中充分展示了草原牧民的审美细节,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与游牧特色。哈萨克舞蹈以丰富的草原灵感与民族信念的呈现,形成草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现象。草原文化对哈萨克舞蹈的影响巨大,本文将从舞蹈思维、舞蹈动作、舞蹈意境三个层面,对哈萨克舞蹈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哈萨克舞蹈与草原文化的渊源

舞蹈艺术既能够充分表达文化形态,又作为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存在,在草原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中,有大部分民族传统及文化精髓是以舞蹈形式进行传承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烙印了时代与文化的明显特征。下面通过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草原文化概述

草原文化是北方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北方民族在长期游牧历史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进行形成明确民族特点的一种特定文化内涵。草原文化是中华古老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中熠熠闪光的一支奇葩。草原文化的另一明显特征就是其生态文化特性,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民众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憧憬,形成了一种顺应天道、坚韧顽强的互动思维。草原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对域外文化表现出良好的融合性,这样的特点为草原文化的不断丰富、严谨、完善提供了稳固基础。草原文化对信义非常推崇,重点强调了天性中的善良和朴实。

2.草原文化对哈萨克舞蹈的影响

哈萨克民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色,尤其以舞蹈艺术见长。在哈萨克舞蹈中,处处渗透着草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哈萨克舞蹈奔放抒情,体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现状,又体现出朴素的草原文化哲学思维。哈萨克舞蹈的不断完善,使草原文化的审美范围不断被拓展,而草原文化的不断滋养,也为哈萨克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哈萨克民族舞蹈具有明显的草原特色以及民族特点,该民族在长期的牧养生活中,对自然风光以及地质特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他们自身的艺术灵感被充分激发,该民族本身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自然的熏陶使他们的艺术表现力更为卓越。哈萨克舞蹈淳朴自然,表现出了生机勃勃的草原活力,舞蹈艺术作为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已经成为哈萨克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与精神食粮。从哈萨克的民族舞蹈中,人们不但能够感受到风光旖旎的草原特色,更能感受到哈萨克民族的智慧和热情。他们用动感的旋律表达着对生活与自由的向往,使人们看到了别具一格的草原情趣。通过哈萨克舞蹈鉴赏,人们可以充分了解哈萨克民族的文化特点。总体而言,草原文化对哈萨克舞蹈的浸润和影响是一种互为助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哈萨克族舞蹈彰显草原文化内的若干层面

哈萨克舞蹈在长期的民间传承中保留了草原文化的底蕴与意趣,它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的直观演绎,哈萨克舞蹈的表现形式,更体现了草原文化从感性到理性、不断丰富发展的历程。

1.草原文化在哈萨克族舞蹈思维中的体现

草原文化的主旨,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协调,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文化,也是经过提炼的人文精神。草原文化充分表达了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热情与斗志,同时也表达了祈求大自然庇护、平安顺遂的美好心愿。哈萨克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从草原环境中不断得到艺术灵感,这些都成为哈萨克民族舞蹈的丰富素材。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哈萨克人民在赞美与崇敬中,更喜欢利用舞蹈这种形式表达心中的喜悦和赞美,这也使哈萨克舞蹈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哈萨克民族的舞蹈思维来源于大草原,与自然息息相关。他们的舞蹈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景色的模仿,而是力图创造出生命与环境高度融合的表达方式。哈萨克舞蹈的主创思维表现在对生态和谐的重视上,重点强调了人与草原、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妙韵律,例如哈萨克舞蹈代表作品《阿嘎甲以》,充分表达了哈萨克人对家园的热爱,通过舞蹈鉴赏,人们可以体会到北疆民族驰骋马背、与大自然同生共存的精神境界,在哈萨克民族的舞蹈思维中,对于草原文化的表现是无处不在的,通过对游牧生活的艺术化诠释,表达出哈萨克舞蹈深厚的文化内涵。

2.草原文化在哈萨克族舞蹈动作中的体现

草原文化崇尚力量,崇尚英雄,对于英雄主义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哈萨克族在游牧过程中,不但享有丰美的水草资源,同时还要承受恶劣的边疆气候。严峻的生活环境使哈萨克民族更加坚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改造环境、驾驭环境的能力。在与大自然严酷环境的斗争中,哈萨克民族的自我奉献精神得到充分发扬,他们在勇敢斗争的同时,会主动舍弃自身利益,勇于奉献,这种奉献同样是出于对生命的敬重和热爱。

因此,在哈萨克舞蹈的动作构成中,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个民族对于生命与力量的追求,对超越自我战胜灾难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在哈萨克舞蹈中并不罕见。例如在《熊舞》中,表现在舞者对于力量的憧憬,因为熊是代表力量的动物。在《鹿舞》中,表达了哈萨克人对于速度的追求,他们崇尚鹿的矫捷,试图通过对鹿的模仿获得速度上的提升。《马舞》表现了哈萨克人民对于自由和勇敢的向往,在《马舞》中,表演者会模仿高难度的马上动作,这些充满力量与美感的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使观舞者感受到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由次可见,哈萨克舞蹈与草原文化有着血脉相融的关系,一旦离开草原文化的滋养,哈萨克舞蹈也将失去其创作灵感和文化源泉。

3.草原文化在哈萨克族舞蹈意境中的体现

舞蹈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表现手法都是为凸显舞蹈意境而存在的。表现手法与舞蹈意境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舞蹈意境优势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这一点在哈萨克民族舞蹈同样有所体现。在哈萨克舞蹈中,处处体现着哈萨克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崇,这样的传承和发展,对草原文化的承袭和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哈萨克舞蹈的文化内涵,不仅仅表现在舞蹈这一形式上,更是哈萨克民族追求自然和谐意愿的精神表现。只有在舞蹈中呈现开放心态,才能使这一内涵得到充分体现。哈萨克民族的游牧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迁徙不定,在不断面对陌生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哈萨克民族的探索与发现精神不断被激发,也由此形成了这个民族不服输、勇敢坚强、乐于奉献的坚韧品格。对于外来文化的渗透,哈萨克人主张高度包容。所以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从民众角度来看,哈萨克舞蹈的表达都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通过哈萨克民族舞蹈的探索分析,观众可以从中体会深刻的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而发掘草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这也是哈萨克族舞蹈意境的深邃之处。

结语

通过对哈萨克舞蹈的思维、动作以及意境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新疆哈萨克民族舞蹈中,对草原文化的演绎与传承及其到位,它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哈萨克族舞蹈不断创新的艺术源泉。草原文化对哈萨克舞蹈的渗透,形成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特殊的审美价值,个性化的舞蹈表现,体现了哈萨克人民对自然、对环境的敬畏和热爱。作为草原特定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哈萨克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们应该通过直观的舞蹈鉴赏,进行更为深刻的艺术分析,从中领略草原民族文化的深厚与广博,从而感受哈萨克民族舞蹈艺术特有的文化底蕴。

[1]刘鑫渝.社会学视角下的伊犁草原文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2]铁梅.一切荣誉归于大地母亲——观大型哈萨克民族歌舞诗《阿嘎加依》[N].新疆日报,2010-5-20.

[3]何金玲.传承草原文化优秀传统 重视区域文化当代价值——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综述[J].实践,2005,09.

[4]于丹,杨影.草原文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2;90.

[5] 毅松.草原文化对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作用——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系列论文之二.论草原文化(第七辑),2010.

[6]乌兰察夫.草原文化元素的价值认知与开发应用[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1,0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责任编辑 姜鹤)

猜你喜欢
哈萨克哈萨克族草原
油画《哈萨克牧羊女》
丝绸之路(2023年2期)2023-07-10 21:34:47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28
一生的草原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10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心声歌刊(2021年2期)2021-07-16 07:05:56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卫拉特研究(2018年0期)2018-07-22 05:47:28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敦煌学辑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16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