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大实践创新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2014-12-12 07:16本刊编辑部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革命理论

文/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为人大实践创新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文/本刊编辑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吹响了新时期加强人大理论研究的强劲号角。今年1月,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正式成立,张德江委员长在成立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加强人大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进一步鼓舞和坚定了各级人大开展人大理论研究、推动人大理论创新的信心。理论上的发展创新是行动上开拓前进的前提。随着人大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大实践创新必将获得坚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持。

人大工作与人大理论研究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不仅因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在于人大工作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全局性特点及规律性要求。也就是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离开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总结了新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经验,不断为人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动力。

然而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大理论研究对于人大工作似乎有些隔膜、有些生疏。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人大的各项职权都由法律确定,人大工作只需依法办事即可。言下之意,人大工作没有多少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空间与必要。事实表明,这种观点的存在和扩散,直接导致了人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下降,削弱了人大回应新的社情民意的积极性。

其实,理论对于实践的价值,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已站在人类和国家解放事业的高度,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1843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时极为深刻地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列宁在回答当年俄国经济主义的“自发论”时尖锐地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938年面对紧张激烈的抗日斗争,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告诫全党:“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同样,没有持之以恒的人大理论研究,就难以坚定不移地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

推进人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人大而言,更是首当其冲、任重道远。近年来,推进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加强人大理论研究,越来越成为人大工作的重要共识。乘势而为,把握重点,明确责任,人大理论研究将在新的起点上为人大实践创新供应更多思想智慧。

第一,必须重点加强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规律的研究。不仅要研究人大制度的特点优势、实际运作和发展完善,而且要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研究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不仅要研究人大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要研究人大履职的各种实际问题和对策。

第二,必须重视加强对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家建立于社会之上。人大制度以政治方式反映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大理论研究一方面要关注人大自身,另一方面要以宽广的视野,加强对人大履职所涉及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相关的立法、执法、体制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思考。这既是人大理论研究的必要延伸,也是避免人大理论研究陷入自我循环、自我封闭、自我僵化的重要保证。

第三,必须深刻认识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对于提高人大履职质量和后劲的极端重要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人大的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选举任免、联系群众、自身建设等每一项工作,都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践证明,加强人大理论研究不是少数部门、少数人的事情,而是人大各部门、各环节和人大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而广泛深入的人大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成果,最终将会给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带来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蓬勃生机。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革命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中国的出行革命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