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思考

2014-12-12 09:21胡伟娟
决策与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化

胡伟娟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451464

浅谈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思考

胡伟娟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451464

随着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的信息化需求日趋复杂,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对象和教学方式上的变化,如何引导这种变化,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推动学校实现办学手段的现代化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结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精神,针对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现状,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了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的现实意义和迫切需要,并介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方案,

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问题思考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积极改造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这种积极性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工作模式和管理体制。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被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个方面,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了应用方式的创新,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授课场所和对象由固定在教室内的学生,延伸到只要被网络覆盖的地方均可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模式上的变化,更加充分的发挥了师资、设备的利用效率,提升了办学条件的使用价值。数字化校园在当前背景形式下,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高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落脚点。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数字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网络化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支撑技术,它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数字化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物理信息以一定的数字格式录入、存储并传播,实现数字化,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智能化可以使数字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创造出一个智能化的教学系统和教学环境。

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质是对育人环境的建设,是对教学方式、创新机制、学习活动、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每一个环节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大幅提高了办学资源利用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校园的网络化、数字化,拓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制定全校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中的教学、生活、管理以及科研的各个方面,均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管理和数据,流程和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和优化控制流程,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能面向校内的学生又能面向校外的学习者,学习内容上能够满足学生按需学习、定制学习的需要,学习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规范合理,资源统一调配的现代化大学,成为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二、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校园的比较

1.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校园的纵向比较

网络课堂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指网络环境中同时处于学习状态的学习者群体所处的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虚拟空间,体现空间的开放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打破了学制、年龄、身份等限制,体现教育终身化;除了学校内在册的学生外,可以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全民化;不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学习者自主式、交互式、个性化学习为主。教师的概念虚拟化,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知识,而是扩展到整个信息空间,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改革传统的人才观、知识观,打破过去对教学管理和评估的教条做法,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2.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校园的横向比较

数字化校园在系统结构模式、组织管理模式、资金投入模式、人力资源模式、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较好的完成了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了信息化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整体性能,实现了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库、统一的信息门户、统一的访问控制和统一的硬件架构,大大降低了系统之间的复杂关联,全面整合了优势办学资源,降低管理开销。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实需要和迫切性

1.是当代高校适应信息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中的社会交往方式和规则。为了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高等教育需要为学生创设数字化环境,让学生通过数字化校园中的学习和社会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信息素养。

2.是当代高校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从管理层面看,高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同时,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空间上、时间上扩大了学校的范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了学校现代化教学程度和办学的效益。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将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引入到学校中去,能提高高校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3.是优化和改善高校的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校园会将高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各类系统,进行统一整合,消除大学信息化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规范学校的各项业务流程。校园网建设完成后,首先是各部门,如财务处、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后勤处等,首先开始了部门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门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解决了某个主题的师生服务,如校园卡服务、校内电子结算、就业指导、学籍管理、网络选课、智能排课等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以往一些工作因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随机性大、流程不易规范化等不足。

4.数字化校园建设将提高高校对社会服务的水平

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资源共享,可以打破学校的“围墙”,形成万网、万校的“数字大学”,形成一个巨大的永不过时的巨型资源库。在拥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大学可以通过向社会开放和共享丰富的资源,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水平,逐步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中的思考

1.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校领导要全面负责高校信息化的推进工作,直接参与决策,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保证行政执行力度。做好资金投入预算,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支撑强度和重要保障。

2.加强师资培训。要采取措施强化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使教师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3.重点开发教育资源。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化、建构全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源泉。

4.搭建好技术平台,改进先进流程。一方面,要对用户进行需求引导和培养,使建设系统首先满足用户,达到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统一协调,建立面向全校的基础数据库、资源库等,资源共享、维护可靠、更新及时,提供有决策依据的数据仓库群。

5.加强风险规避,保障信息安全。规避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风险,高校应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学校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避免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多或过少,增加保险度。 安全问题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各个层面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构建一个完善、良好的安全环境,确保数字化校园各个层面上关键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实现数字化校园信息环境的可控、可信、可查。

[1]王钧,宋平平.关于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

[2]张德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科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3]周晓东.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体系的构建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12.6

[4]《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2012-3-13:

猜你喜欢
数字化校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