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凯山
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广电领域的“制播分离”政策,推动北京和河北两地的文化传播机构合作,河北卫视今年3月推出“文化杂货铺”。由于两地在资金、人才以及文化上的互补性,这档节目遵循了如下的两地合作模式:北京的文化传播公司利用自身资源,邀约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影视人才,在双方共同筹措资金的基础上,借助河北卫视的上星频道资源,共同打造以“京派文化”为主题内容的文化类节目。
笔者结合《文化杂货铺》最新播出的几期内容,着重分析其尚存的不足,希望能够为京冀两地文化传播机构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从北京的文化传播公司与河北电视台的合作模式分析,主持人的推出应该是双方协商的结果。本栏目主持人固然有其天然的优点,但是对主持人的说话要求还需厘清。
目前看,《文化杂货铺》主持人有“抢戏”嫌疑,在2014年3月18日播出的“旗袍”这一期,请来的瑞蚨祥非物质遗产传承人邹秋明多次要说话,都被主持人李然抢了话头。例如,在片中说到南京大学旗袍女神一年365天,天天穿旗袍时,当邹要点评时,李然则硬生生把邹的话给顶了回去。固然李然由于说相声的背景出身,嘴皮子麻利,有天然的说话优势。但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职责更多是要穿针引线,保证节目顺利进行,而非借机表现自己,凸显个人。到底什么内容适合主持人说?什么情况下,主持人可以借机表达甚至充分表达?这些都该对主持人有明确的边界限定。在此范围内,你可以尽情发挥,出了圈子就要受到限制。
4月1日,40分钟的《葫芦有乾坤》节目进行了一半多,邀请来的嘉宾——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季顺竟然一句话还没说,这并不正常。请嘉宾来,自然是希望借助嘉宾的经验为节目增光添彩,而非当聋子的耳朵——摆设。如果不在节目内部结合嘉宾的特色设置环节,恐怕面对伶牙俐齿的嫦娥、巧舌如簧的李然,甚至见过大场面的纪大舅,嘉宾要想抢上话头比登天还难。
另一方面,从节目整体形态分析,在节目草创之初,策划设置了邀请民俗专家的环节;另一方面又没有在细化节目形态时,考虑好如何充分借智。专家不仅包括非物质遗产的传人,也包括那些高校里专门研究民俗的学者乃至社科院研究所的研究者等等,他们见多识广,并且讲课机会很多,在摄像机面前毫不怯场。反之传人们埋头技艺,抛头露面的机会并不多,这些非遗传人HOLD不住场的可能性会更大。
文化的内涵很大,内容宽泛,文化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从4期节目分析,制作方更多是向观众展示一种中国民俗文化的载体:旗袍、葫芦以及中国化的自行车。由此可见,节目的核心推介物是民俗文化,因此将片名改为《民俗杂货铺》更为贴切。反之栏目叫《文化杂货铺》,就显得大而不当,没有准确找到节目的定位。
这提醒相关节目制作方,很多试图用文化作为栏目的名称,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则类似名称早已经烂了大街,二则节目不聚焦,实际上反映出制作方没有更精确的寻找到观众的兴趣点,这样对栏目的发展很不利,越往后越有致命的隐忧。
制作方的节目宣传中特意提到了,要打破常规的做法,充分利用相声、戏剧、小品、评书、脱口秀、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方式,以角色扮演结合专家解读的形式将文化典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形成幽默、诙谐、风趣、寓教于乐的基本风格。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俗和雅的边界一定要厘清。当我们看到片中一位女子时不时做作的样子;当我们看到片中非物质遗产传人量体裁衣时,女主持人跟小伙计就三围尺码评头论足的样子时,我很难感受到雅的存在。会被一种“这些都是包装的内容”的感受所影响。幽默与风趣的风格当然要追求,但是这样的表现方式并不妥。美女的作用一定要围绕民俗文化传递的雅来铺陈,而非另起炉灶,冲淡观众对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