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纪念馆:和平形象的传播者

2014-12-12 07:05杨善友
公共外交季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拉贝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杨善友

杨善友:南京大学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交流中心主任。

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人拉贝不仅设立“南京安全区”,其留下的《拉贝日记》(中文版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后又由新世界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也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位于南京大学校内的拉贝纪念馆自开放以来,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教育、研究、交流等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提高了知名度,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到目前为止,拉贝纪念馆接待了包括德国前总统、日本驻中国副总领事等国内外参观者近20万人。拉贝纪念馆作为日军南京大屠杀主题馆,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拉贝纪念馆也是中德友好交流的结晶,承载着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拉贝纪念馆通过举办活动,赞扬作为和平勇士的拉贝,解读具有和平宣言式的《拉贝日记》,契合了当今世界和平的主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梳理了拉贝纪念馆的主要活动及其国际影响。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期间发表演讲时说:“德国人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国人民同德国人民有着悠久交往历史和深厚友谊。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中国人民爱戴的德国友人,他就是拉贝。7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侵入中国南京市,制造了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惨绝人寰的血案。在那个危急关头,拉贝联络了其他十几位在华外国人士,设立了‘南京安全区’,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了栖身之所。拉贝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大屠杀内情,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证据。1996年,中德共同建立的拉贝纪念馆在南京开放。去年底,由南京市建造的拉贝墓园修复工程落成。中国人民纪念拉贝,是因为他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不仅赞扬了拉贝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展示了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而且也肯定了拉贝纪念馆在传播中国和平形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拉贝纪念馆举办公共外交活动

拉贝纪念馆自对外开放以来,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教育、研究、交流等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提高了知名度,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到目前为止,拉贝纪念馆接待了包括德国前总统、日本驻中国副总领事等国内外参观者近20万人。就在拙作交稿的今天,拉贝纪念馆又喜迎挪威政治家、国际公认的和平学之父、超越国际大学创始人约翰·加尔通先生。他在察哈尔学会柯银斌秘书长、中国和平学推进者南京大学历史系刘成教授的陪同下,亲临拉贝纪念馆指导工作。他们的到来对拉贝纪念馆未来的和平学研究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了方便说明,以下仅从拉贝纪念馆举办的活动中选取两个例子加以介绍。

举办国际和平学术研讨会

2010年6月8日,拉贝纪念馆主办的“纪念拉贝逝世六十周年暨国际和平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德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国内部分高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国际和平问题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热烈研讨。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嵬,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海盾,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南京大学拉贝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伟国,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总裁布铭邦,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魏博等出席开幕式。周宪校长助理代表南京大学致辞说,今年是拉贝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本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纪念以约翰·拉贝为首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呼唤世界和平与和谐。王嵬副部长在讲话中说,拉贝先生扶危济困、救苦救难的正义善举,七十多年来一直广为传颂。拉贝纪念馆和交流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充分发挥了作为宣传教育与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对进一步缅怀拉贝先生仁爱之心、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海盾总领事在致辞中说,本次活动的举办不只是纪念过去,对未来也有很大启迪意义。他还深情回忆了二战期间德国犹太难民逃往中国上海避难的情景,并对中国人民当时的救助善举表示感谢。

《拉贝日记》电影媒体发布会

2009年4月14日下午,“拉贝日记重返南京/重返历史”媒体发布会在南京大学拉贝纪念馆召开。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大刚主持了这次媒体发布会。《拉贝日记》电影主创王中磊、国内主要演员张静初(金女大学生扮演者)、李明(拉贝司机扮演者),介绍了电影拍摄感想,国内外60多家媒体记者出席会议并分别采访了他们。会议还邀请拉贝纪念馆建设与管理资金捐资单位的代表及当年被拉贝保护过的幸存者代表出席了发布会。《拉贝日记》是唯一一部得到中国官方授权,由外国导演拍摄的南京题材影片。这一战争史诗大片的全球首映式于当地时间2009年2月7日在柏林电影节举行。由于影片正面表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因此剧组在寻找相关日本演员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还是香川照之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他说:“在日本没有多少人知道约翰·拉贝,这是个很复杂的电影,表现了很多面,但我愿意把它介绍给日本观众。”影片的中国制片方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表示:“制片和出品《拉贝日记》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人的荣耀所在。电影由之前的《约翰·拉贝》更名为《拉贝日记》也是考虑到这部作品在中国民众中的崇高地位。希望在电影暑期档公映时,铭记南京历史的中国观众能从那段惨烈历史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中国民众的顽强不屈中获得力量。”

拉贝纪念馆的国际影响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回答关于有人将目前中日关系比喻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英关系时说,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为榜样。中日关系、中德关系以及德国和日本对二战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拉贝纪念馆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拉贝纪念馆作为日军南京大屠杀主题馆,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拉贝纪念馆也是中德友好交流的结晶,承载着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拉贝纪念馆成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之后,少数日本右翼分子又一再恣意歪曲历史,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上做无谓的文章,甚至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如此等等的错误行为不仅粗暴地践踏了中国和其他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为此,中国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和江苏省外办联合组织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路透社、法新社、日本《朝日新闻》、日本时事通信社、韩国联合通讯社等26家媒体45位外国驻华媒体代表,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档案馆、拉贝纪念馆及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实地参观采访,亲身感受历史真相。2月20日上午9时许,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南京大学校园内的拉贝纪念馆。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真相,认清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复活的本质,拉贝纪念馆除向记者们介绍了常规展示内容外,还从档案柜里将几种馆藏档案第一次完整地展示出来。其中主要包括:拉贝的《轰炸南京》书稿、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和南京大屠杀全史以及拉贝故居保护的难民名单。

在本次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拉贝纪念馆始终以史料展示为主线,以档为证,用事实说话。各种介质历史档案的立体展示在媒体代表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来自俄通—塔斯社的记者马利宁·安东(Marinin Anton)、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童飞(Phillips Tom)说:“之前从没听过约翰·拉贝的名字,这次参观和采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查理(Miller Charles)和麦大伟(McKenzie David)表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实,不应该在政治上再引起更多的争论”。约翰·鲁魏奇(John Ruwitch)当日就在英国路透社的新闻网上以“中国敦促日本正视南京大屠杀历史”为题进行报道。《大公报》记者李理在2月21日发行的《大公报》上,以“揭开伤疤认识中日历史与今天”为题,对记者一行在南京的参观活动进行了报道。同时,随报纸还附有一份李理写给拉贝馆的亲笔信,信中写道:“作为长期报道中国外交政策的记者,我十分感谢你们对历史严谨和负责的态度。愿真理永远战胜谎言”。就此次参观活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4日介绍说:“正如不少外媒报道评论所指出的,面对这么多有力史实,如果日方仍试图抵赖,不思悔改,不仅世人无法理解,也会使国际社会对日本未来走向感到忧虑。”华春莹最后强调:“历史不可忘却。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中德友谊的历史见证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也是时代的缩影。拉贝先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中国人民以保护和救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拉贝先生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1938年2月,拉贝奉调回国。不泯的良知仍驱使拉贝先生在德国继续揭露日寇在南京的滔天罪行,遭到纳粹的威胁与迫害,晚年的处境极其艰难。拉贝的遭遇传到南京后,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没有忘记这位曾被难民敬奉为“活菩萨”的国际友人,想方设法提供各种帮助。由市议员提议成立的拉贝劝募委员会向银行、钱业、大商店及地方慈善机关和当年受救济保护的市民劝募,不几日便募得1亿元,按市价折成美金2000元,辗转汇至德国援助拉贝。由于德国战后状况恶劣,任何可供食用之物均加以限制,有钱也买不到食物。南京市长沈怡在1948年3月得悉此讯后,以最迅速的方法,在瑞士购买4大包食品寄交拉贝,以表示南京市民对他昔日义举的感谢。正是这些食品,帮助拉贝一家度过最为艰难的“柏林危机”,给衰龄暮景中的拉贝先生以安慰。

在拉贝纪念馆开馆当日,面对承载着中德友谊的拉贝纪念馆,专程前来参加开幕式的中德双方贵宾感慨万千。拉贝先生之孙、海德堡大学医学教授托斯·拉贝先生在祖父的雕塑前献上了一捧鲜花。他说,“祖父约翰·拉贝一直是全家人的榜样,他在二战期间保护中国朋友的勇敢行为,尽了一个人应尽的责任。祖父一生在中国呆了三十年,他热爱中国,了解中国,所以才会冒死帮助中国朋友。”他真诚地说:“祖父能拯救超过25万人的生命,是有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所有国际友人的支持才得以实现的,这是国际和平人士的共同行动,而非个人行为。拉贝故居将作为中德友谊的载体,为人们理解和记住历史的真相、避免冲突做出贡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馆芮悟峰总领事说:“我们带着尊敬和谦卑的心情怀念约翰·拉贝先生的事迹。尊敬,因为他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冒着生命危险,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谦卑,因为在此不久之后,带着德国名义的罪行发生了,在这位‘南京好人’的行为上投下了长期的阴影。我们可以公正地为这样一个曾经生活在南京的德国人而感到骄傲,他在艰难的时候留了下来,以保护他的中国朋友。还能找出比约翰·拉贝更好的代表中德友谊的事例吗?”

产生国际影响的原因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拉贝纪念馆之所以能在国际社会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其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反映了和平的内容,满足了世人对和平的需求。今日世界虽以和平为主流,但依然因为种族、宗教、集团利益等问题而产生局部战争、暴力冲突和恐怖事件。为了解决这些冲突,还有人主张要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这就使原本复杂的矛盾雪上加霜,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拉贝纪念馆通过举办活动,赞扬作为和平勇士的拉贝,解读具有和平宣言式的《拉贝日记》,契合了当今世界和平的主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拉贝是和平勇士

拉贝的身份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商人,但在人类受到战争威胁的时候,毅然决然挺身而出,发挥了他和平外交家的潜力,向世人展示了和平勇士的形象。在日军占领南京之前,大多数外国人都选择离开了。拉贝拒绝了政府、公司以及家人和朋友要其离开的请求,勇敢地和受难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此时的拉贝扮演了和平使者的角色。为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他在中日间进行穿梭式外交。通过对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拉贝帮助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和平建议,试图说服作战双方同时放下武器。1937年12月9日,由委员会主席拉贝签名的一号和二号电文分别传给蒋介石和东京及上海的日本当局,建议“在城内不采取军事行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委员会建议南京附近的所有武装力量停火3天,在这3天内,日军在现有阵地按兵不动,中国军队则从城内撤出。考虑到大量受到危害的平民的困境,委员会请求立即对此建议表态。”日军攻占南京后,为了安全区更好地发挥救助难民的作用,委员会极力呼吁平民,甚至劝说被困南京的中国士兵放下武器,进入安全区避难。作为安全区委员会主席和纳粹党地方小组的领导人(这个头衔对日本当局来说还是有分量的),拉贝频频写信给日本大使馆,通报日军的残暴行为;利用防空洞和纳粹党旗帜警告日军轰炸机;利用纳粹袖标和他德国人的身份阻止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即使在战后给他子孙的信中,他也明确告诫后人不要互相仇恨和复仇。他说:“对暴行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就是拉贝先生的和平观,正是由于这种博大胸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拉贝先生成为南京大屠杀中的保护神。

《拉贝日记》是和平宣言

从1937年9月19号到1938年2月26号这段时间里,拉贝每天以战时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的所见所闻,《拉贝日记》是日军暴行的逐日编年史。正如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娜指出的那样:忘记历史的人必定要重蹈覆辙。从这个意义上说,《拉贝日记》不失为一本和平宣言。

1996年12月12日,拉贝的外孙女乌苏拉·莱因哈特在纽约向世人首次公布《拉贝日记》。日记的公布立刻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从1996年12月24至28日,对《拉贝日记》进行长篇连续报道。自1997年8月开始,《拉贝日记》先后在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出版了中文版、德文版、日文版和英文版。大约2100页的日记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500多个惨案。在写作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地保存了多份报告、公函以及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作了详实的说明。胡绳在《拉贝日记》的序言中说道:“《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拉贝的祖国在二战中是日本的盟国,他本人又是纳粹党南京小组的负责人。这就使他的记述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拉贝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让事实说话,对中日交战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政治是非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暴行之一,记录这段历史,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也是对人类和平的巨大贡献。

拉贝是维护国际和平的杰出人物。2009年10月,拉贝成功入选百年来最受中国人民爱戴,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十大国际友人”,仅位于白求恩之后,名列第二。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也因此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接见。昔日的拉贝故居经历了鲜血与战火的洗礼;如今的拉贝纪念馆结出了仁爱与和平的硕果。随着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国际和平博物馆,拉贝纪念馆在国际舞台上频繁发出和平的声音,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形象的重要传播者。

猜你喜欢
拉贝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的治疗效果观察
萧军纪念馆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体会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雪祭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