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媒的战略转型决心看办好政务微博的必要性

2014-12-12 05:48:07陈良飞
决策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舆情

在3月13日的李克强总理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位获得难得提问机会的《人民日报》记者自称是“三栖记者”。哪三栖呢?《人民日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无独有偶,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提问时也说了自己的“两栖记者”身份: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央级主流媒体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场合强调自己的新媒体产品?原因无他,战略转型的压力和决心。

近年来,移动互联时代来袭,中央级主流媒体担心的还不仅是营收下降,经营压力倍增,最关键的是影响力下降。没有阅读,自然没有影响力。也正如你看到的,在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兴舆论场上,中央级媒体的影响也没有得到极大彰显,有时候甚至还会被网友质疑。怎么办?战略转型。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时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和网络舆情了解得不够及时,反应也比较迟钝。”时任新华社总编南振中认为,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和网络舆情“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麻痹症”和“新闻麻痹症”。

他的看法得到了中央媒体决策层的认同。近年来,“打通两个舆论场”的说法更多地出现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高层的表述当中,更被确定为央媒整体转型的战略目标。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新华社,在社交媒体上的最新动作当然可以视为中央主流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抢占社交媒体舆论高地的努力。

从央媒战略转型的决心,应该看到机关开设并办好政务微博的必要性,从而抢占互联网舆论高地,提高自身公信力。

(东方早报 陈良飞)

猜你喜欢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舆情
再创新高
我们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主题曲)
青年歌声(2019年8期)2019-12-10 23:19:07
视界
遵义(2019年20期)2019-10-24 01:41:32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5:46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传媒评论(2017年7期)2017-11-08 03:10:5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央视官网从CNTV中剥离另立门户
电视指南(2016年1期)2016-01-18 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