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冷战基因”难以改变?

2014-12-11 14:51孔刚
世界知识 2014年20期
关键词:北约危机俄罗斯

孔刚

9月2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严厉批评美国及西方社会,抨击北约想重建国际秩序,称它们的“冷战基因”很难改变。9月4日~5日,北约首脑们在英国威尔士举行峰会。有西方媒体评论这可能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重要的一次峰会”。首先,如果从1989年苏东地区开始剧变算起,今年恰逢北约迎来冷战后的第25个年头,确实需要好好做一番回顾总结;第二,峰会召开之际,数场受到北约高度关注的重大安全危机正在发展和蔓延,远没有得到解决;第三,今年底随着从阿富汗的完全撤军,北约在传统防区外迄今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将告一段落。

对于这次峰会及其讨论的议题,也许人们最想问的是:今日北约还是当年冷战时的北约吗?冷战后的20多年来,北约其实并未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过。从“战略新概念”、“巧防御”到“危机管理”,北约推出的各种新玩意儿可谓琳琅满目。问题是,这些理念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北约,北约已经走出冷战了吗?

从基本战略的转变开始

冷战结束后,北约的转型是从其基本战略的转变开始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反映了北约试图尽可能充分地消化冷战的胜利成果,尽快将自身塑造为整个欧洲大陆安全秩序的主导者、守护者与仲裁者,并将这一格局固定化。1991年的《同盟战略概念》指出保卫成员国的安全仍然是其基本目标,继续强调集体防御;同时与作为前对手的东欧国家建立起伙伴关系,以提高欧洲整体的安全。而1999年的《同盟战略概念》扩大了安全政策定义的范围,认为除了军事以外,安全还有政治、经济、社会与环境层面的内容,同时规定了北约的基本任务是安全、协商、威慑以及防御。此外,它还认为危机管理和伙伴关系也是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本办法,呼吁建立起全方位的军事能力,从集体安全、集体防御直到各种类型的危机管理。

第二阶段突出反映了随着以9.11新型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为标志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凸显,北约的基本战略更加强调对新型威胁的防范,更加注重在传统的军事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之间保持平衡。2010年,北约迄今最新的基本战略概念——《积极接触、现代防御》于里斯本峰会通过。它明确规定了北约的三个基本任务是:积极防御,危机管理与合作安全。关于积极防御,“战略”指出,集体防御是北约最主要的责任,建立在核力量与常规力量适当搭配基础上的威慑能力仍然是北约总体战略的核心目标。关于危机管理,北约宣示将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下致力于稳定冲突后的地区形势并支持重建,同时鼓励更多的伙伴国家参加到战后重建进程当中。关于合作安全,最新的北约战略呼吁通过增加合作提高国际安全的水平,而其重点应该包括军备控制、核裁军等领域。

“巧防御”军事能力发展计划

冷战结束后,正如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迫使北约不断调整其基本战略一样,它也必须改革其能力尤其是军力的结构与特点,才能够适应新的安全挑战。2012年5月芝加哥峰会期间,秘书长拉斯穆森宣布了一项名为“巧防御”的军事能力发展计划。该计划着眼于多个前沿军事技术领域,受到成员国的普遍欢迎,被称为冷战后北约军力提升计划的“集大成者”。

“巧防御”计划的核心理念有三条。其一是确定北约及其成员国需要优先发展的军事能力,保证防务资源向这些领域的必要投入。这些能力不仅对于北约应对当前的军事挑战,例如在阿富汗、利比亚等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实际意义,而且有助于北约在未来的军事发展潮流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周密的论证,北约确定了战略空运能力、早期预警与空中警戒能力、空中加油能力、战场防护与导弹防御能力、精确制导武器等为“巧防御”计划重点推动建设的能力。

其二是通过“集中与分享”的办法,合理配置并整合各成员国在不同军事能力领域内的优势资源。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进行专业化分工,使各成员国在相关领域内“各司其职、各显其能”。

其三是加强协调与合作,由北约指导或协调在成员国之间展开的军事能力合作项目,达到单个成员国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并实现经济上的规模效应。此外,北约还将加强与外部伙伴特别是欧盟之间的合作。

迎来“第二春”?

冷战结束后,北约通过其新的战略概念证明了自己继续存在的理由,进行危机管理和政治对话与合作是北约突出强调的两大新内涵。通过将危机管理任务纳入囊中,北约似乎成功启动了自己的“第二春”。

上世纪90年代,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816号决议,北约在波黑冲突地区实施了设定空中禁飞区以及海上武器禁运等危机管理行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北约军队多次与塞族武装发生冲突,甚至展开大规模轰炸行动。尽管人们对于北约危机管理的手段和技能评价不一,但其采取的管控措施客观上促成了《代顿协议》的达成,从而结束了战后欧洲最血腥的地区冲突之一。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针对科索沃冲突的干预却受到了强烈质疑,这不仅是因为北约以冲突的一方南联盟为直接打击对象,显然偏离了国际调解的公正立场,而且还绕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进行轰炸,严重破坏了国际法。而在轰炸过程中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袭击更是为人所不齿的暴行!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打击塔利班政权行动的展开,北约也很快卷入了阿富汗政局。2003年4月,北约正式接过国际援助部队的指挥权。需要注意的是,北约的危机管理行动与美国及其盟友的作战行动是截然分开的。北约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阿富汗临时政府提供保护并为其国内重建做出贡献。然而2006年,北约在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还是卷入了对塔利班的直接作战行动。令人沮丧的是,北约的阿富汗之旅暴露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盟国难以达成战略共识以及各国投入的参差不齐:德军呆在安全的阿北部地区,眼看着美英盟军在南部苦战却按兵不动,引起美国军政界的严重垢病;加拿大军队空运能力不足,因地面机动危险而向盟国求援,却空手而归。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北约伙伴团结竟至于此,着实令人心寒。

挥之不去的“幽灵”endprint

从上述北约在冷战后进行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内的调整可以看到,这个庞大的西方军事—政治集团确实在寻求自身继续存在的基础,并为此推出新的战略思维和行为方式。然而颇为讽刺的是,也许北约已经在中东、阿富汗或印度洋等传统活动地区以外感受到了“华丽转身”后的那份轻松,呼吸到了“后冷战”的清新空气,但正是在欧洲——这个北约最核心的竞技场上,冷战那诡谲的气氛却仿佛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时隐时现,令其感到压抑。而更加讽刺的是,恰恰是北约自己催生了这一切。

上世纪90年代初,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北约气数将尽。然而,部分西方大国无意就此废弃这个久经考验的同盟。如果说法国并不准备为北约的新生而“祝福”的话,那么美国则毫无疑问寄希望于北约使自己对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地位得到维持,或者说使其“霸权护持”合法化;英国打心眼里不想看到北约没落,因为那样无异于给美国递上了一张“逐客令”;即便是刚统一的德国,也尽力想让北约略微向东扩展。在科尔和吕厄等德国政治家眼里,适度东扩的北约恰好可以反映本国战略文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微妙平衡。在各自动机的合力推动下,北约于冷战结束几年后便出台了一系列计划和安排——“和平伙伴”、“地中海对话”、“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等,向前苏东国家伸出了橄榄枝。在北约看来,接下来顺理成章的便是将波兰等国揽入怀中,实现东扩。

通过现实主义的视角,绝对不难理解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敌视情绪。为了说服苏联接受两德统一,西方曾经承诺不向前东德驻扎作战部队;为了赢得俄罗斯的信任并展示友好,北约曾经承诺不会向前华约国家尤其是前苏联国家扩大。但是这些承诺一一被打破。虽然为了加强沟通与协作,北约与俄罗斯成立了联合委员会,然而在关乎东欧国家入盟这般重大的战略性议题上,俄罗斯从来都没有否决权,北约给它的选项只有两个——要么同意、要么闭嘴。然而,这恰恰是它与北约关系中最核心的问题!令俄罗斯更加不安的是,在北约的政治影响力将俄罗斯西面的战略空间已经挤压得所剩无几之后,西方的强大武力也尾随而至。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反导条约》的失效,俄罗斯领导人已经多次表示,美国主导下的北约欧洲反导系统是对本国安全的重大威胁。

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无疑是欧洲冷战后最严重的安全危机,不仅引发了俄罗斯与西方这两大重量级选手的直接对抗,而且也使北约不得不重新思考当前欧洲安全的基本秩序。公平地说,北约也许不会对今日乌克兰的局面过分惊讶,因为它早应该考虑到这一情形的出现。实际上,冷战后的北约不止一次地打破了对俄罗斯的政治承诺,不仅将大量前华约国家收入帐下,而且在俄边境附近部署导弹防御等战略武器系统。问题是当乌克兰危机所代表的俄与西方冲突再次爆发时,无论北约还是欧盟,都显然没有一套胸有成竹的危机管理预案。北约似乎已经习惯了看着俄罗斯不得不吞下苦果,却没有为当俄罗斯反戈一击时做好准备。而在俄罗斯看来,由于力量对比的弱势,自己已经失去了波兰“回合”、波罗的海“回合”等一系列阻止北约东扩的战略博弈。但是乌克兰问题绝然不同,这里蕴藏着俄罗斯太多的历史情结,是其“龙兴之地”。因此,尽管本次危机并非因乌克兰意图加入北约而起,俄罗斯还是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手段,阻止乌克兰倒向西方。

“对手”称呼再次被启用

作为挺过了冷战的资深“斗士”,北约似乎很快就回过神来,进入了自己颇为熟悉的状态。在波兰以及波罗的海成员国的大力呼吁下,北约正积极强化在东欧地区的防务态势:重大演习不断登场,海陆空全方位展开,就连一向审慎顾及到与俄罗斯关系的德国也派兵参加了9月在乌克兰境内的北约陆军演习。到了9月,北约在威尔士峰会上终于对与俄罗斯的关系做了全面定位,“对手”这个颇具冷战色彩的称呼再次被启用。经过成员国间的协商,北约已经决定将围堵俄罗斯,向其施加政治和军事压力,具体做法就包括:成立不少于数千人的快速反应部队;与乌克兰加大防务领域合作;在提高军费开支的同时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等等。这一条条重磅措施仿佛北约的隆隆战鼓声,令世人尤其是欧洲不安地回想起了冷战。不过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人永远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今天的北约也不可能与30年前完全一样了。像德国等重要成员国就在峰会期间反对把俄罗斯逼入死胡同。默克尔总理已经明确表示,不支持在波罗的海国家新建北约永久性基地的建议,同时郑重提醒那些“反俄”情绪浓厚的伙伴们——别把莫斯科当敌人。

当年,“把俄国人赶出去”正是北约成立的初衷之一。乌克兰危机会让北约重新回到其原点吗?如果这样,诸如“新概念”等转型之路还能与之并行不悖吗?北约是否注定无法走出冷战阴影?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北约真的想走出冷战吗?

(作者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约危机俄罗斯
走向北约?
五片阴云笼罩北约70周年庆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危机”中的自信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