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关系已经走出低谷

2014-12-11 10:59李晔梦
世界知识 2014年21期
关键词:以色列

李晔梦

2000年,时任以色列总理巴拉克迫于白宫的压力,撕毁了向中国出售A50I“费尔康”预警机的合同。此后接替巴拉克的沙龙总理虽然给江泽民主席写了致歉信并退还了3.5亿美元(含1.9亿中国前期付款和1.6亿赔偿款),但中以关系还是因此陷入了低潮。2004~2005年,以色列于上世纪90年代卖给中国的“哈比”无人机按约运回以色列进行技术升级,同样因为美国施压而原机退回中国,沙龙总理被迫同意在与中国签署任何敏感军火交易前都要征求美国政府同意。这使本已处于低潮的中以关系进一步下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再次向世界证明了自身的经济活力与发展动力,国际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以色列通过积极改善财政政策、创造就业、吸引外资、进行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容走出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以双方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大幅增强,两国关系开始回暖。2009年9月,以色列亚洲商会会长兰·科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以色列,一个手握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急需引进高科技项目;一个拥有世界顶级高科技产业集群,急需引进海外投资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样的合作空间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新语境下的中以交往

2010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剧变引发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尤其是埃及、叙利亚等国的政治危机直接影响到以色列的安全局势,再加上伊朗核问题凸显、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等一系列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使以色列不得不调整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与此同时,中国在中东开始奉行更为积极的外交政策,中国对中东乃至世界局势的作用再次进入以色列的外交视线。以色列媒体评论说: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以色列人的心理发生了重要变化——真正开始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赞赏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注意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尤其是新一代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活力。与此同时,一些亲华智库人士也从不同角度为政策制定者诠释这样的理念:中国已经作为一个实质性的参与者与决策者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崛起是无法否定的事实,中国在中东地区能够担负起独立的、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以色列在与中国的交往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阿拉伯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缺乏连贯的高水准政策,在对中国的外交方面人员不足,人文交往也不够充分;虽有不少以色列商人进入中国市场,但他们寻求的是短期获利而不是建立在扎实的市场调研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长期合作关系。也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以色列与中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两国关系不断升温。

在四个方面取得收获

梳理过去几年的中以关系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贸合作得以强化。2008年初以色列副总理兼工贸和劳工部长埃利·伊沙伊访问中国以后,双方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同年11月中以农业合作周暨高层论坛在杨凌举行,五天之内总成交额达217亿人民币。会后,中国、以色列和加拿大联合发表了《2008年中以加农业科技合作杨凌宣言》。2010年5月,中国科技部长万钢与以色列工贸和劳工部长本·埃利泽在特拉维夫签署《关于促进产业研发的技术创新合作协定》。2011年2月底,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率团访问以色列,双方就高新技术合作、双边贸易、产业投资等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同年7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与以工贸和劳工部长沙洛姆·西姆洪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高技术产业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此过程中,中以双边贸易额持续攀升,从1992年建交时的5000多万美元跃升到2013年的10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以色列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

第二,防务合作取得新的突破。2010年3月底,以色列国防军情报局负责人阿莫斯·亚德林、军方规划部门负责人阿米尔·埃谢尔相继飞往北京,就伊朗核问题寻求中国谅解。5月,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对以色列进行了访问,就进一步推动两国海军关系的发展交换了意见。特别是同年6月,以防长巴拉克访问中国,这是以防长十年中第一次访华。西方媒体评论说,中以防务交流表明两国关系已开始走出阴影。两个月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回访以色列。这一访问被西方称为“两国关系升温的一个信号”。

第三,文化交往进一步深化。2007年5月,为庆祝中以建交15周年而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耶路撒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2009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以色列外交部联合主办了“感知中国·以色列行”系列文化活动,通过不同的艺术方式将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开放的中国展现在以色列民众面前。2011年6月,两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中以两国政府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11-2015)》,强调文化合作是双方各领域合作的基础,今后要进一步深化文化合作,开辟中以关系新的未来。

近些年来,以色列还兴起了“汉语热”。2010年1月以色列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中学把中文列入教学内容。2011年5月,内塔尼亚胡总理在考察罗德市的一所阿拉伯中学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了解中国文化有益于未来,因此中小学应推广汉语教学。此后有多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今年5月希伯来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成为继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之后的第二所孔子学院,为两国文化与学术交往搭建了重要平台。据初步估计,如今在以色列注册学习汉语的人数仅次于英语。

第四,高层互访提升外交关系。2007年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访华以及2008年佩雷斯总统访华,真正打破了两国关系的僵局。此后,以色列高层接连访华成为中以关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13年5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上海和北京,这是他1998年作为总理首次访华后,时隔15年又一次踏上中国领土。访问期间,中以就扩大双向贸易投资、深化科技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做大农业合作、开拓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实现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对接等一揽子问题进行了谈判,并就两国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尽快制定合作计划等问题达成了共识。今年4月,离任前夕的佩雷斯总统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色列媒体将内塔尼亚胡与佩雷斯的接连访华称作是“前所未有的外交姿态”,“转向亚洲的重大战略举措”。

两大制约因素依旧存在

在肯定成果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中以两国(尤其是民众层面)的相互认知还存在偏差甚至偏见。就以色列方面而言,没有真正意识到中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的一系列调整与变化——由单方面支持阿拉伯世界到奉行阿以双边政策;一些人附和“中国威胁论”,片面解读、夸大中国对中东国家的军援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西方对中国充满偏见的言论不时充斥着以色列媒体。就中国而言,对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与地缘政治环境缺乏深度研究,夸大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政治外交的影响力,夸大以色列与美国的“亲密度”;一些人只简单地认为以色列是一个不安全的地方,而对其民主制度、经济繁荣与社会良性发展缺乏了解;受传统外交政策、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人只强调以色列对阿拉伯人的强势压迫,不了解两个民族相争的深层原因,不了解以色列国家的生存危机。

不仅如此,制约中以关系发展的两大因素依旧存在:一是“美国因素”对以色列的影响。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未来的中美关系令世人瞩目,以色列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建立也表示出高度关切。但对于以色列来说,美国的军事和外交支持依然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或愿意取代这种支持。近年来美以之间虽然有不少隔阂,但维持美以特殊关系依然是以色列外交的第一要务,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以色列不要成为中美竞争中的“附带受损者”,但可以预见,一旦受到美国的制约与干预,以色列对华外交依然会陷入被动之中。二是“阿拉伯因素”对中国的制约。在中东地区,中国长期形成的外交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保持与阿拉伯世界的传统友好、维护巴勒斯坦的生存权也是我们一贯的外交政策。因此,对中以关系的评估与预测必须符合双方实际,必须在合乎道义与理性、承载国际责任的前提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把两国关系推向更理想的境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色列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心中的墙——以色列游记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以色列何以成为科技创业之国
吉尼斯世界纪录
以色列IRON SOURCE办公总部
不妨学学以色列
以色列共产党的晚期资本主义观与以色列的三重危机
奠定以色列立国之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