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杨虹
《诗经·蒹葭》赏析
◎薛杨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首歌曲特别流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的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这是琼瑶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这首歌实际上是根据《诗经·秦风·蒹葭》翻译的。可以这样说,歌曲《在水一方》是《蒹葭》的现代版。
《蒹葭》是《诗经》三百篇中的抒情名篇。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它以情景交融,意境朦胧之美赢得后人的喜欢,而它的主题也一直引得后代揣测,争议。
这首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金秋之际,拂晓时分,苍苍的芦苇,一丛丛长在水面上,芦叶上闪烁着一层白霜。我们似乎感受到瑟瑟凉意中,长空寥廓,烟雾迷蒙,水面上烟波浩渺,隐约可见水中小渚宛在。屈原之后楚国的宋玉在《九辩》中叹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描写,制造出一种萧杀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其后的曹丕在《燕歌行》中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应该都是受到以上意境的启发。中国古典诗词中“悲秋伤怀”的传统,如果要追溯的话,源头应该是在这里了。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这时,所谓伊人,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出现在画面中。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诗人一会逆流而上,一会顺流而下,不顾路途的崎岖与遥远,上下求索,彷徨踯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诗人无限渴慕与执着的追求精神,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诗人的无奈,凄迷,怅惘,感伤之情无以言表。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的遥远不可企及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伊人与澄澈秋水,白露蒹葭融合成一幅图画,增添了诗歌的抒情气氛,这也正是后人所谓“秋水伊人”的意境。
诗中这位伊人仿佛就在某个小洲上,隐约可见他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特征,望之似乎可见,寻之却又渺无踪影。那么这位见首不见尾,飘渺空灵的“伊人”到底是什么人呢?理解了“伊人”,才能真正把握这首诗的主旨。关于“伊人”,自古至今有这样一些说法:有人认为伊人是指西周旧臣,苦苦寻求伊人是对西周旧臣的怀念;有说是召请秦国的贤人隐士的,有说是思念朋友的,等等。到了现代,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首情歌,至于“伊人”是男是女,也无法确定。不仅“伊人”难以确定,就连诗的情景,比如“在水一方”的水的有无,上下求索的脚步是否写实,人们也提出怀疑。清代的黄中松在《诗疑辨证》中说:“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顾随在《驼庵诗话》中说:“后六句说伊人,并非实有其人,乃伊人之幻影之追求。”陈子展也认为:“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
诗歌的这种空灵虚幻的特点造成诗歌主旨的不确定性。读者可以这样来理解,《蒹葭》中的景为虚写,伊人更是虚幻,作者只是将一种人生体验具体化,换言之,作者用具体化的情景,人物,行为来象征一种抽象的人生体验。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说,《蒹葭》表现了“企慕之情境也”,“盖匪徒儿女之私也”。钱老的意思是说,万不可把《蒹葭》狭隘地理解成只是表达儿女之情的情诗。《蒹葭》一诗用比兴手法表达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理想,所描写的不是某一具体的人物,也不是某些具体事件,而是涵盖了人类情感活动的共同模式: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苦苦相思探求的过程。“伊人”究竟是贤臣还是美女,都无关紧要,无论思贤臣还是思美女,诗人只是执着于自己这一份追寻,读者也会觉得这执着之思是这样弥足珍贵。形象永远大于思维,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好的文学作品,人们对它的主题的理解往往存有歧义性,每种解释都有它的合理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三重境界之阐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蒹葭》一诗的主人公正经历着苦苦寻觅的第二境界,至于最终是否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与满足,我们不得而知。对美好事物的探求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享受。
《蒹葭》这首诗写作技巧也比较鲜明,采用了《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第二、三章内容与首章相比只换了几个词儿,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的美感,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方玉润的这番解释,肯定了《蒹葭》首章已是绝唱,但还未体会到其它两章的意义。从时间上说,首章“白露为霜”,写的是秋晨霜重露寒的景色;次章“白露未晞”,写的是旭日初升,霜露渐融之状;第三章写“白露未已”写出阳光普照,朝露已融为秋水。三章的写景,通过细致的景物变化,渲染了深秋早晨时间的推移发展。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蒹葭》出自《国风·秦风》,秦地在今天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当时接近戎狄边远民族,因此秦国是一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秦风》中也多充满着兵象杀伐之气和慷慨激昂的诗歌,比如《小戎》《东邻》《无衣》等。在这样的土地上出现了这样一首风神摇曳、缠绵悱恻的诗歌,可谓独树一帜,鹤立鸡群。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千年之下我们现代人读它,依然口有余香,读了百遍还不厌。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