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华
境当逆处要从容
◎许国华
文友知我喜爱书法,打来电话,说是四川籍书法家钟正树先生近日造访港城,约我参加小范围的见面会。
此等好事,岂容错过?我对富有传奇色彩的钟先生神往已久。尽管通过那位文友的关系,讨得了几幅心仪的墨宝,但一直无缘一睹钟先生的风采。
人与人的相识、交往,一半是缘分,一半是心灵火花的碰撞,往往心有灵犀的一束火花,触发精神深处的颤动,点燃相知恨晚的感应。
那次,在文友的工作室,无意间,我看到钟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
事到盛时须谨慎
境当逆处要从容
书法挺拔苍劲,气势雄浑大度。刹那间,我心头微微一颤,一束心有灵犀的火花,带着心向往之的仰慕,瞬间点燃。就这样,我对钟先生很是神往,渴望一睹他的风采。
初次拜会钟老师,完全出乎意料。他矮小瘦弱的身躯,怎能扛得住外界的冰风霜雨?方正而又略显黝黑的脸膛,早已抹平了种种苦难与磨砺留下的岁月痕迹。心平如镜,宁静禅意,一如他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令我心生敬仰。
钟先生是个刚毅、质朴、正直之人。字如其人。书法以正楷、行草见长,融柳、欧、颜诸体于一炉,汇楷、行、草诸书为一体,又兼启功体神韵,楷书峻宏雄伟,行书错落有致,舒展自如,遒劲端秀,深受人们喜欢。
钟先生长我一岁,属羊,出生在道教发源地的四川大邑。早年家贫如洗,交不起学费,原本品学兼优的他,在读完初一后,被迫辍学,早早地踏上社会,开始谋生,阅尽人生酸甜苦辣。尽管如此,他心中的书法梦始终没有熄灭。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生活的艰辛、生存的恶劣,未曾使钟先生有半点退缩之念,反而更增加了练好书法的决心。苦于无钱购买笔墨纸砚,他便以柳枝代笔,用黄沙作纸,天天练习,从不间断。好不容易用生活所得买回的几张宣纸,他视若珍宝,从不轻易乱写一张。为了把字练好,钟先生选择离家云游,四海漂泊。从此,过着似僧非僧、似丐非丐的流浪生活,以艺养艺,观阅名家墨迹,获益匪浅。
“境当逆处要从容”,我想,这是钟先生历经人生风雨磨难后的一种顿悟。四海漂泊的日子,钟先生过着“居无定所,食无定餐”的生活。饥饿与寒冷,时时拷打他的身心;屈辱与忍耐,常常摧残他的意志。他以仅仅读完初一的文化,苦苦坚持二十年,终于成为一方书法名家,其中经历的艰辛与付出的汗水,超出常人想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今,钟先生所拥有的名声与取得的成绩,是上苍对他“天道酬勤”的奖励。
我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工作中时常遇到麻烦,面对对手在工作中的吹毛求疵,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学会了从容面对。如今,当一切都烟消云散,我真的要感谢那位与我为“敌”的对手:他是一面镜子,毫不留情地照出我的缺点,让我改进;他是一座警钟,时时刻刻地警告我:任何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由于有过这段经历,我对“境当逆处要从容”,有更深更直接的体会。当我第一次在文友的工作室,见到钟先生“事到盛时须谨慎,境当逆处要从容”的书法时,心灵的火花,在刹那间的碰撞、升华……
此次拜会钟先生,我特意向他索要了“事到盛时须谨慎,境当逆处要从容”的墨宝,装裱成立轴,于不顺心处,时时把玩,用钟先生的传奇人生和身处逆境的励志事迹,激励自己,增加动力。我想,“境当逆处要从容”,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心态不正,精神不振,怨天尤人,那就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面对逆境,诸事不如意,更重要的是从容面对,自强不息,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从钟先生的对联上,我读懂和领悟了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