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琴
好友张工
◎李德琴
2012年3月,正是早春时节,我在县文联开会,忽然接到家母电话,说是张工退休回老家了,以后不再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心头不禁一沉,感到非常失落。就在这之前不久,我还听说张工回过一次老家,公司里的许多同事都去车站送他,回来说他的精神很好,很快就会回来续聘。他还对去车站送他的同事说,下次来浙后还要举办一个摄影活动,邀请玉环的作家、摄影家参加。没想到这么快就不辞而别,令我心生惋惜,心生无奈!
张工是我的老同事,原名张光尧,男,1953年在江西上饶市出生。他来浙江台州丰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任职是在2004年,职务是公司生产技术研发中心经理,工程师、行政部经理、质管部经理、人事部经理,大家都习惯地叫他张工。张工儒雅和蔼,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我那时被公司聘用刚一年,年资较浅,没有技术,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自觉领导离我较远,可没想到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看书,忽然传来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张工,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张工似乎看出了这一点,笑着说,我没事,就是来看看。我问他怎么找到的,张工说他从办公室问了我的住处,没想到找起来却费了一翻周折。因为我住的房子是一整片的李家庄,张工当时只知道我姓李,却忘记了我的名字,张工在李家庄问了好几个人都说这里的人都姓李,没有名字的不知道,正打算回去了,走到炎帝庙门口又碰到一个人,这人马上把他带过来,这才总算找到了。记得那天天很冷,风也很大。张工一没坐车,二未带陪同,两三里长的路,步行而来,就像一个朋友串门似的,完全不摆领导和技术尖子的架子,这让我感到很亲切。那天下午,是个双休日,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没有主题,漫无边际。虽然这是我和张工第一次接触,但却有一种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的感觉。事后我才得知,张工来公司后先后走访了很多同志,除了公司的退休老职工之外,还包括一些像我这样的普通员工,认真向他们了解情况,听取大家对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然后及时向董事会反馈。他的这种优良的工作作风实在令人敬佩。
张工出身于农民家庭,其本人的工作经历也很丰富,充满了传奇色彩。1968年10月在江西上饶县初中刚毕业,就被知青上山下乡风刮到了江西婺源县插队落户,成为一名职业农民,1972年调江西弋阳县农村供销社当营业员。从1973年至2003年在江西国有味精厂工作,由于学习认真,善于调研,工作出色,曾先后历任车间主任,生产技术科长、副厂长、厂长、副厂长等职,负责车间管理,生产、技术、产品研发、质监、标准计量、环保等工作。1977年经企业推荐,被江西大学录取,学习微生物专业。1979年毕业,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新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张工意识到端铁饭碗的时代已经过去,他把目光描准了全国各地,以崭新的心态,先参加北京社会科学院学习工业管理,然后在北京、四川、江苏、云南、甘肃、浙江等省市相关生物化工企业负责高新产品研发,从事过味精、调味品、柑苷、L苯丙氨酸、L赖氨酸等生化产品研发,并参与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建设,完成省级科技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在温州、山西、昆山协助新建化工企业三个,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在浙江民企台州丰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工作的九年时间里,张工研发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系列高新产品,更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从一个年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的小型民企,发展到如今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产品销往欧美10多个国家,在全球市场占有10%的份额,使企业真正成为全国三大海洋生物化工基地之一。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主要贡献,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张工才智过人,技术过硬,又兼备了令人敬佩的美德。他的身上有一种潜移默化、传承下来的优良素质和作风。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没有一点架子。其实是一种自信的表现。相比某些干部,自己没水平,没技术,生怕别人看不起,往往端着臭架子,在企业中吆五喝六,以为这样可以提高威信,实则适得其反。其实,企业干部和其他干部是一样的,干部的威望不是靠树立的,而是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张工到浙江的这家民企后,我从未见他发过火、训过人,但他在干部职工中却有很高的威信。大家都说,张工是个技术水平高,思想水平高,同时又非常讲究工作方法的企业领导。企业技术人员成堆,高研人员像一锅大熔炉里的碳,相互之间的竟争和矛盾也较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团队里,许多事情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方法。张工在处理许多问题时,总是非常耐心细致,事前认真了解情况,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并多方做工作,形成共识,通过自己作为企业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多方合作,潜心研究,以竭诚的态度主动带领他的团队完成并通过了省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六个验收,三个产品获得了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先后两次引用美国药典,编制修订完成企业产品标准四个。同时根据企业管理和客户的要求,起草了企业有关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规范文件,主持建立了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良好行为管理规范,并负责运行实施和持续改进工作;连续二次编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文件,均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得到了董事会全体成员的一致赞赏。
在我的印象中,张工特别关心人。他曾对我说过,在企业里,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技术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尤其是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兼职行政和人事部经理时,正值新老员工交接时期,对于那些有技术专长的老员工去留问题,公司里当时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初期还有相当压力。张工和一些同志顶着压力,做了很多工作。有一次,他去省里参加会议,一位分管工业的副省长问起企业老技术骨干的待遇情况,张工做了详细汇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企业老技术骨干的作用,抓好新老交替传帮带,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副省长听了很满意,认为新老过渡不能留死角,难度再大也要解决。有一次,我随张工去车间调研,本县科协一位同志的孩子在公司上班,因孩子要考研需要办理停薪留职,张工得知后,马上打电话给出差的董事长,请董事会一定按照相关政策认真落实。他说,年轻人的前程是大事,解决不公,影响一个家庭,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要有一颗君子之心促人成材。
张工不仅乐于助人,而且心很细。有一次在某县开经济研讨会,当地经济界的几个同志来看望他,谈到县里将招聘一批下岗青年来我们公司学习取经,创办企业,但由于春节临近,工作很忙,来不及办理。张工得知后,在征求公司领导同意的前提下,建议他们最好抓紧在春节前将招聘名额发下去。他说,早发晚发虽然只差几天,但却不一样。春节是家庭聚会的时间,这个名额发下去会给那些未上岗的青年家庭早些带来喜讯,带来欢乐。我当时在一边听他这样说,心里颇受触动。虽然这是一件与他不相干的小事,但从中可见张工的为人以及善解人意。
张工关心人,乐于助人,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缘好,不管是老中青,朋友很多,在他身上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张工每次调研,都会有很多人跑来看他,包括过去的一些老同事、老职工。大家都把他当作老领导、老朋友——彼此之间十分亲切。他每次调研,从不吃人家的一顿饭,总是自掏腰包,不给人家添麻烦。不像有些老板在台上时大家厌而远之,下台或离岗后悄无声息,无人理睬。
张工是个爱思考,爱钻研的人。他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他在大学读书时,就写过一些文章,思考得很深,也很专业。虽然他过去没有从事过文艺工作,但他来公司不久便很快对摄影艺术熟悉起来。他经常外出调研,每次调研回来总会写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后来,由于他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身体疲惫,就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每到业余时间,就出去做体操,跑步、游泳、爬山,通过自己的锻炼体会写出了一部如何养生的书,拍摄了一千多张风景名胜艺术照,结集成一部摄影集,并上载在网络上,成为江西上饶市的一名摄影家。这本书和摄影集他都送了我一本,书和摄影集中讲了许多修身养性的哲理,读后深受启迪。总之,他不论干什么,总能干得很出色。张工的文笔好,口才也好。他开会发言很少讲大话、空话和套话,往往言简意赅,时有新意。他常说,企业的创造就是要为更多的职工带来福利,鼓励大家多创造财富,不仅仅是为自己,也为别人,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企业也要讲究社会效益。他对领导,对同事、对职工一视同仁,非常尊重。不仅对老职工如此,对青年职工也很重视。我记得他到公司没多久,便联合公司工会一起在台州召开了一次青工高新技术培训班。参加那次会议的公司职工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份,包括市总工会领导,李董、刘总等。气氛相当热烈。那次培训重点是研究海洋生物化工产品是如何对人体创伤的医学临床应用,养生美容等方面的高效作用。会上讨论了一些生化意义,其中有张工创作的《海洋生物发酵与医学美容》,还有温岭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创作的《发酵工程与医学应用》等等。张工在那次培训班上大谈他的研究过程,不久便写出了《生态创新、变废为宝》一书,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一炮打响。 我和刘总在那次培训后也有类似理论问世,并在省内获奖。在我的记忆里,这样的活动张工搞过很多次,在企业中形成了很好的创新氛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汶川等地灾情严重。为了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公司决定抽出部分职工,由张工带队支援灾区。我也随同前往。当时余震不断,天气很热,疫情严重。张工带着我们十几个人深入到受灾严重的村镇和灾民家中了解情况。常常白天下去,晚上很晚才回到临时搭成的帐篷里。有时饭吃不上,水也喝不到。晚上回到县里,县里的领导想安排好一点,被张工拒绝了。他说非常时期不能搞特殊,更不能给灾区添麻烦。为了及时救济灾民,张工还带着我们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并徒步去了许多村庄,捐款捐物并慰问那里的受灾群众。那时的汶川各村镇不像现在修建得这样好,条件很差,就是一些山间小村,道路狭窄。雨一下,满是泥泞。加上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十分危险,就连老鼠也被逼得公然摇晃着硕大的身躯在人们眼皮子底窜来窜去,那情景真是令人不堪!但是,就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灾区的干部群众和全国救灾队伍一起不惜牺牲小我,同心协力,奋力抗震救灾。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张工不顾年老体弱,带着我们肩扛手扒,在一片片房塌墙倒的乱石堆和废墟中竭尽全力搜寻被埋压的人,共挽救了7条生命。他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当地灾民的好评,他还得到了四川省领导的亲切接见。
张工在浙江民企工作的时间最长,满九年,为企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突出贡献,后来他调到业务部,我们见面的机会渐渐少了。但是,他仍然对接替他的研发中心同志很关心,常常问起他们新产品研发进展情况,当他们遇到疑难问题时,他就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有时开研讨会,公司领导都会事先征求他的意见和建议,他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传授出来。
认识张工,是我的机遇,也是我的幸运。我比张工提前3年退出民企,来到社区工作,虽然一直爱好文学,但我是个网盲,如果没有张工的帮助,我是没法使用电脑的。虽然张工已从企业领导的岗位退下来,但我听说他并未闲着,先后担任了上饶市老年大学的教师和上饶同乡会会长等职务,利用自己见多识广的有利影响,继续发挥余热,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和谐的工作。然而,就在这期间,传来他生病的消息,我们都想去看他,但上饶同乡会办公室的同志带信说,张工在病中,不希望大家去,如果要去还是等他病好了再说。这一来,我们都不好去了,但心里却很牵挂。后来,听说他的病被治好了,我们都很高兴。
张工身体康复后,有一天,上饶同乡会的一个同志打来电话,说张工在抓一部摄影纪录片,想请我参加他们的研讨会。我一听说是张工的意思,便一口答应了。那天的会议是在上饶文联会议室举行的。会议由张工主持,摄影纪录片的名字叫《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撰稿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担纲。这是张工病好后我第一次看到他。会上,他精神很好,总结发言时还是像以前那样思路清晰,娓娓道来。后来我听说,这部片子的制作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在市电视台播出,张工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
回想起来,我最后一次见到张工是丰润跟他结账的那一天,当时我刚刚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说集,准备送一本给他,没想到那天正是他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他没告诉我这件事,我把书送给他,并在办公室里跟他聊了一阵。张工的状态看上去很好。他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对我的创作和新书给予了评述。发言不长,但都讲在点子上。讲话结束后,在场的人都热烈鼓掌。当时我坐在他的身边,张工谦虚地对我说,我不是内行,只是谈一点感想。我打趣道,你不是内行,但是一个内行的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他听后笑了起来。账目交接后,许多人邀请他一起去吃饭,被他婉言谢绝了。我们便跟着一起来到他的卧室,问及他的身体,他说很好,他说以后还会回来看看的。我这才明白事情真相,并相信他已克服了心理的不平衡,以一种坦然的心态,离开自己心爱的事业……
如今,张工与我们分别已经有一年多了。回首往事,整整九年的交往,点点滴滴,记忆犹新。我们两人的交往,没带任何功利目的,我可以坦率地说,张工是个乐于无私奉献的人。我这篇小文就算是回报张工对我的帮助吧。臧克家先生有诗云:“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是的,一个人做过好事,人们是不会忘记的。就像春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化作一片葱绿,让人久久牵挂。
李德琴,男,1964年3月出生,浙江省玉环县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在《文苑》《赤壁文学》《黄河文学》《浙江日报》《浙江青年报》《江河文学》《小小说》《台州日报》《台州文学》《九头鸟》《辽河》《散文百家》《青年作家》《岁月》等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一百多篇,有十多篇作品被入选国家、省级出版的文集,并出版小说集《李德琴小说集》《榴岛的花絮》、长篇小说《疯狂之恋》。
(责任编辑 张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