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欣
双方之间所能达成的合作程度有限,所谓“相同价值观的民主国家”的共同身份更多只是象征意义,双方在整体关系的发展上能走多远彼此都心知肚明,更何况是核能协定这样一个难啃的大骨头。
8月30日,印度总理莫迪抵达日本,开始为期五天的访问。这是莫迪就任总理之后首次访问南亚以外的国家。9月1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日印将建立“特别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加深在经济、政治、文化、安保等领域的合作。经济方面,双方提出五年内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和日企进入印度数量倍增的目标。日本承诺今后五年间向印度提供500亿日元贷款,并争取达成包括政府开发援助在内约3.5万亿日元规模的政府和民间投融资。在政治和安保合作领域,双方决定定期举行海上联合演习,日本还将继续参加印美海上联合军演。双方同意就印度引进日本海上自卫队US-2型水陆两栖飞机事项加快磋商,并就防卫装备领域的合作启动事务性磋商。两国首脑还决定探讨建立日印外长、防长“2+2”磋商机制。另外,日印要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方面加强合作。
此次莫迪访日,双方看上去似乎热络非常,但实质不然。其中,颇受关注的日印核能合作协定未能最终达成,只是在联合声明中说,两国肯定民用核能合作的重要性,欢迎缔约谈判取得进展,同意加快谈判进程,争取早日缔约。
互有所需,谈判开启
日本的核能产业在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之前一直欣欣向荣,福岛核事故使日本的核能产业遭遇短暂冬天,日本全国关停了核电站的运转,但要求重启核电站的呼声也从未停止过。印度对于日本的核能产业技术则一直十分看好,希望与日本签订类似美印《民用核协议》的核能协议。
就印度而言,日本在核能方面的技术与器材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其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在当前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之下,日本是所有参加《核不扩散条约》(NPT)的无核国家之中惟一获准进行核燃料循环的国家,拥有大规模核燃料循环技术;是惟一获得准许可以于再处理设施中,从废燃料棒中提取钚的国家;日本拥有世界惟一的大型螺旋核聚变实验装置;其铀浓缩与再处理也得到了美国的允许。伴随印度经济不断发展而来的是对能源的极大需求,印度基础设施之陈旧一直是其快速发展的障碍,经常遭遇大规模停电的窘境,电力系统远远跟不上发展要求。核能作为体积小能量大的清洁能源,则倍受其青睐。倘若能得到日本的技术与器材,对于印度核能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作用不言而喻。
在美国与印度签署《民用核协议》之后,印度又与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签署了类似协议。而由于美、法等国所提供的一些部件与日本的相关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日本先进的核技术与相关设备对于美、法等国与印度之间的核能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美、法一直敦促日本也与印度签署民用核协议便不乏此种考量。2010年6月25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宣布与印度开始进行有关缔结核能协定的谈判时,透露出美、法等国的压力是推动日印双方走近的原因之一。
同时,日本国内核能产业相关公司对于进入印度这个南亚大市场同样兴趣强烈,这将给日本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复苏其陷于“失去的二十年”中的经济。
在中国崛起以及美国处理国际事务力有不逮的背景下,日印同作为所谓“亚洲两个重要的临海民主国家”,其关系的发展也因而处于某种微妙可变的状态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既已制定出与印度建立全面战略性伙伴关系的政策,印度是日本图谋遏制中国的重要棋子,因而对于印度,日本可谓是十分迁就。自2003年起,印度一直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的第一受援国。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印度更是情有独钟。早在2005年日本决定在太阳能发电以及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向印度提供帮助时,安倍就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安倍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致美丽的国家》中写道,“进一步强化与印度的关系,对日本而言极为重要。”“就像十年前谁也没有料到,算上香港,日中贸易额超过日美贸易额那样,即使十年后日印关系超过了日美、日中关系,也绝对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此番莫迪来访,安倍也特意做出一些超常规的礼仪安排以彰显双方间所谓的密切关系。
在各有所需的背景之下,双方就有关缔结核能协定开始进行谈判。2010年6月底,首轮谈判在东京举行。协定的目的是要实现日本向印度输出核能相关技术和器材,谈判焦点则是如何禁止印度将核能技术转为军用,禁止核试验,以及限制印度向第三方转让技术等。
历时四年,仍旧未果
自2010年6月首轮缔约谈判开始,迄今已有四年时间,共进行了五轮谈判。其中,2010年谈了三轮,一度进展较快;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整个核能产业都陷于停顿,影响了谈判进行;2013年9月、11月开始了第四、第五轮谈判。
关于谈判的说明,日本外务省的网站上也只是对谈判的时间、地点、参加者、目的等做简要概括,似乎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进展。是核能合作协定的缔结过程太过复杂以至于此吗?不然。目前日本已经与美国、英国、法国、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韩国、阿联酋等国之间缔结有核能协定。这些协定以和平利用原子能为前提,进行与核有关的物资、器材、技术等的相互转让活动。如此,日印双方仍然同床异梦则是难以被否定的事实了。
印度1998年5月成功进行了核实验,迈进了核武装国家的门槛,并且印度一直没有签署作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基石的NPT。然而,在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访印期间,双方签署了《民用核协议》,规定美国可以在印度不签署NPT的情况下,向印度提供美国的核技术和核燃料,前提是印度保证将民用与军用核设施分离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民用核设施的核查与监督。这一民用核协议实际上承认了印度的拥核地位。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核供应国集团(NSG)于2008年解除了禁止与印度进行可裂变物质贸易的限制,这些均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目前,纵使经济增长率放缓,为了追求核大国地位,印度仍在积极扩大其核武库规模,努力构建其陆基、空基、海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其中,具多弹头分导能力的“烈火”-6战略导弹预示着其重型陆基战略核力量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远程投送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核基础设施也悄然得到了扩建。2013年12月,美国通过卫星侦察发现,印度已扩大一处用于提炼浓缩铀的秘密工厂。而代号为“稀有材料计划”的浓缩工厂,可能已经完成了第二台离心机的装备工作。这些都将提高其生产军用高浓缩铀的能力。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印度并不甘于其口头上的“和平利用核能”的目的。
另一方面,日本一直声称,作为世界上惟一遭受过核武器轰炸的国家,要朝着“无核世界”的目标,在国际社会的核裁军、核不扩散等领域的讨论中发挥主导作用。上世纪末,在一份名为《挑战21世纪》的报告中,时任日本外相河野洋平就指出,日本要在经济停滞时期保持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就应当在非经济领域展开外交活动。而核不扩散及核裁军则是可以首先取得突破、并有所作为的一个领域。
日本加入了核供应国集团(NSG)、核不扩散倡议(PSI)、联合国第 1540 委员会(UNSCR1540)等多边机制,这些国际框架机制规范并阻止对敏感的核材料及技术进行非法贸易或转移;也签署了NPT、《国际原子能机构附加议定书》等国际条约,要求有核武器国家削减核武器,无核武器国家不发展核武器,并对相关违约国家进行制裁;日本自1989年起每年轮流在国内各地举办联合国裁军会议、2010年参与发起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倡议(NPDI)等,为国际社会就核不扩散及核裁军议题进行讨论提供了一些双边及多边平台,而日本与印度之间就核裁军与不扩散问题也举行过磋商。
日本有一个内化了的立场,即不与NPT的非缔约国进行核技术相关合作。虽然NPT本身并无这一限定,但日本出于其软实力追求而对此持保守态度。日本一直督促印度早日签署NPT,但印度至今尚未签署。在1998年5月印度第五次核试验之后,日本作出了强烈谴责,宣布对其进行制裁并中止了双方间的高级合作。虽然伴随着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态度的变化,日本也开始重新考虑其政策,逐步撤销对印制裁,双边关系也逐渐恢复,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签署核能合作协定的道路会变得平坦。在日印首轮谈判开始当天,长崎市一些原子弹受害者团体就发表抗议声明,认为印度根本不能保证不会将核能技术用于核武器开发,日本应该敦促印度签署NPT。而在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民间反核、废核呼声更是不绝于耳,更何况核技术出口。
对印度而言,既需要与日本加强合作,同样也需要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因而安倍“拉印反中”的图谋更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印度虽然看重日本在经济方面可能给予的好处,但莫迪对日本仍抱有戒心,不会因此与日本结成包围圈遏制中国,况且中国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又同是金砖国家成员。此次联合宣言中印度没有像日本希望的那样对“积极和平主义”表示支持便也不难理解。既然如此,日本似乎也没有必要在核能协定方面太过让步了,双方最终成果寥寥。
见见面,慢慢谈,谈成与否再议
在日本看来,若给印度在民用核能方面提供帮助,也就事实上承认了印度与NPT条约规定的五个核武器国家享有同等的核国家地位。这是日本所不愿接受的。虽然印度一再向日方保证,会单方面暂停核试验,也表达了需要同日本合作的强烈愿望,但是日本仍表示担忧。
对日本而言,强化日印关系、增进国家经济利益与在核裁军与核不扩散领域发挥所谓的领导作用两方面之间有着鲜明的鸿沟,而且显然没有那么容易填补。日印核能合作谈判虽已开启,但是双方在印度若再次核实验将停止有关合作、禁止核能民用转军用等不少规定上龃龉不断,相持至今。
日本与印度的双边安全合作对于未来亚洲地缘政治的走向影响深远,而双方将来的核合作究竟如何也的确重要。然而,双方之间所能达成的合作程度有限,所谓“相同价值观的民主国家”的共同身份更多只是象征意义,双方在整体关系的发展上能走多远彼此都心知肚明,更何况是核能协定这样一个难啃的大骨头。因此,双方在谈判时均小心翼翼,难以一拍即合。整个过程进展缓慢,结果如何飘渺不定,双方只能先摆出态度:见见面,慢慢谈,谈成与否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