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00 份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2014-12-10 04:11盛雪鹤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我院药品静脉

盛雪鹤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据资料显示,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发生率为0.3%~5.0%,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占0.24%~2.9%[2]。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人们生命安全重要措施。为此,笔者对我院2011 年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

1.材料与方法

我院2011 年共上报300 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利用Excel 表格和手工筛选登记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 药物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分布 300 例不良反应中,男性151 例(50.33%),女性149 例(49.67%),男女比为1.01∶1,详见表1。

表1 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

2.2 药物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有240 例(80%),其次为口服53例(17.67%)。详见表2。

表2 药物不良反应给药途径构成比

2.3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详见表3。

表3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种类

2.4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品类别及构成比详见表4。

表4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品类别及构成比

2.5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详见表5。

表5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

3.分析与评价

3.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存在问题 ①报表缺项(年龄、体重、联系方式、生产批号等);②书写的不良反应报表字迹潦草,难以辨认;③临床表现及处理方式等方面描述的不详细;④对不良反应的报告时限掌握不佳。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质量要求较高,对于不合格、不规范及超过规定时限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上级机构将直接退回,不予接收,给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宣传学习,积极督促、协助相关人员正确填写不良反应报表。

3.2 药物不良反应与年龄的关系 从表1 可以看出,大于60 岁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最多,占到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1%。研究表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老年人处于逐渐衰退状态,基础疾病多,用药品种多,而且用药时间长,容易出现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另外老年人体内稳态机制变差、药物的生物转化减慢、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等都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因此对老年人用药应该加强监测、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药物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在300 例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80%居于第一位,与报道的结果一致[4]。由于静脉给药药物不通过吸收过程直接进入血液,药液的pH 值、热源、渗透压、附加剂、微粒等多种因素可能诱发药物不良反应[5]。静脉给药,药物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和肝脏直接进入人体组织或血管,吸收快、作用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静脉给药通常不良反应出现时间较短,容易发现并及时给予处理。因此,应特别关注注射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占第二位的为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67%,远低于静脉给药,因为相对静脉给药,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间较慢,因此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也较迟,容易被忽视;其次,对于门诊患者和出院带药患者,不良反应也存在一定的漏报。综上所述,给药途径不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不一样,应根据WHO 推荐,能口服不静脉给药,必须静脉给药也不应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品品种的关系 由表3 可知,感染系统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占73.67%,居于首位,与相关报道一致[5]。目前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用应用现象,导致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国家也相继出台多项法规政策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管理。从表4 中可以看出,其中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发生率最多,与我院的使用量一直较大有关,因为该类药物抗菌谱广,组织渗透性好,使用无需皮试,用药频次较少,病患依从性好。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物成为β 内酰胺类过敏者的替代品,随着使用量的上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断攀升。从另一方面说明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偏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管理。

3.5 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从表5 可以看出药物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发生率为64%,消化系统次之,发生率为22.33%,与国内报道一致[6]。多数药物容易导致此不良反应的发生,另由于其损害现象最为直观,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一些较为隐蔽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只有在造成严重损害并表现出症状之后才被发现。因此,药师建议要提高警惕,定期做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及时处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3.6 关注新的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新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不可预见性,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可能存在漏报,而对于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7]。对我院医务人员应加强这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认识,密切监测。

4.结语

我院上报的不良反应中以护士居多,其次为药师,最后是医生,在这个过程中药师与临床医生仍需加强不良反应上报的意识。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加强不良反应的宣传教育,要求医务人员报告及时,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与质量,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1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J].药品不良反应杂志,2011,13(3):173 -179.

2 赵光纯,张艳丽.38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73 -74.

3 金有豫,高润霖.中国国家处方集[M].1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4.

4 覃鲁财,黄彩伴.我院254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6):539.

5 何娟,方洁,陈冰,等.我院2009 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20(3):171 -173.

6 张洁,林文宏.34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0(2):90 -92.

7 刘俊.我院746 例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与分析[J].中国药事,2013,27(3):338 -341.

猜你喜欢
我院药品静脉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