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隅+邵彩芬
【摘要】应荣花主任医师善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大肠癌,其认为脾气亏虚,湿热瘀毒邪蕴结大肠,气血瘀滞不畅为大肠癌的基本病机,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扶正应以健运脾胃为先,祛邪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同时根据体质的不同,因人制宜,个体化治疗,配合饮食调护,可提高肿瘤治愈率,临床应用,多获奇效。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药;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134-01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1-2],虽然手术仍为大肠癌主要治疗方法,但其根治性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应荣花主任是东阳市名中医,是金华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的指导老师之一,从事中医临床近30年,学验俱丰,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颇有建树。笔者自跟随应荣花主任学习以来,对其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大肠癌深有体会,现将其治疗大肠癌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对大肠癌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古代医籍中并无大肠癌的病名,多以“肠蕈”、“脏毒”、“便血”、“癥瘕”、“肠癖”、“肠风”、“锁肛痔”等病名记载。应荣花主任根据《灵枢·五变》对积聚的认识:“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的病因为外感六淫,久居湿地,寒温失调,寒湿客于肠道,或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湿浊阻于肠道,或内伤情志,气机不畅,肝脾失和,运化失健,湿邪蕴阻肠道,郁久化热,导致湿热蕴结肠道,损伤脉络,血瘀与湿热互结成积,积聚自生从而形成大肠癌。其病机为脾气亏虚,湿热瘀毒邪蕴结大肠,气血瘀滞不畅。
2大肠癌的治疗
2.1扶正以健运脾胃为先,祛邪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应荣花主任认为大肠癌乃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脾气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为主。脾气亏虚,痰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蕴结肠道,阻碍气机,气机不畅,脾胃功能进一步恶化,脾气更虚,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故治疗必扶正与祛邪兼顾。应主任认为,脾胃以平为贵,治疗以调理为宜,扶正以健运脾胃为先,方选益气健脾、和胃化痰的六君子汤加减,缓缓补之,用药清灵。祛邪则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少用峻猛逐下之品,以防伤津,多选生薏苡仁、野葡萄根、白毛藤、猫人参、水红花子、急性子等。
2.2因人制宜,个体化治疗应荣花主任认为大肠癌患者素体不同,在不同的疾病阶段,临床症状各异,治疗重点也不尽相同,在运用扶正祛邪治疗大法的前提下,应同时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体质,适当加减药物。湿气盛的患者加用藿香、佩兰、炒扁豆、杏仁、米仁、阳春砂等化湿升清之品,痰热重的患者可加浙贝母、全瓜蒌、胆南星、黄芩、厚朴等清热化痰,瘀血体质者则用当归、桃仁、地榆、红藤、败酱草等活血化瘀,肝郁气滞者多用柴胡、香附、郁金、八月札等疏肝理气。
2.3注重饮食调护在服用中药的同时,饮食调护也显得很重要。患者应少吃高脂肪食品、动物内脏,忌食腌制熏腊食品、霉变食物。饮食宜清淡新鲜、容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还要注意晕素搭配,粗细搭配、水果蔬菜、多餐少食、营养全面、富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
3病案举隅
[JP2]
赵某,女,76岁。2008年5月28日初诊。2008年4月因“腹胀、腹痛2月余,黑便半月余”行肠镜示:结肠癌。4月14日在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3cm×4cm),侵达外膜,肠周淋巴结2/11可见癌,上下切线未见癌。术后恢复良好。肿瘤标志物示:CEA:4.5ng/ml,CA19-9:42.0ku/L。因患者拒绝化疗,要求中药治疗。现时感腹胀,无腹痛,乏力,纳少,眠可,大便不尽感,日2次,质粘,肛门口灼热感,小便可。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肠积(脾气亏虚湿热瘀互结证)。西医诊断:结肠癌术后。中药以扶正健脾、解毒散结为主,整方如下: 党参30g,白术12g,茯苓10g,陈皮12g,清半夏9g,厚朴10g,鸡内金20g,苡米20g,水红花子10g,地榆10g。7剂,水煎服,日1剂。2008年6月5日二诊,感症状较前减轻,服药平妥。处理:上方继服1周,复查肿瘤标志物,指标降至正常。患者一直服用中药至今,定期复查未见转移及复发征象。[JP]
综上所述,应荣花主任认为大肠癌的病机为脾气亏虚,湿热瘀毒邪蕴结大肠,气血瘀滞不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扶正以健运脾胃为先,祛邪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同时应根据体质的不同个体化治疗,注重饮食调护。应荣花主任应用此法组方,全方用药简练,轻灵微妙,验之临床,多获奇效。
参考文献
[1]Ahmedin J D, Freddie Bray, Melissa 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 lin,2011,61(2):69-90.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8
(收稿日期: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