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探

2014-12-09 09:34刘海洋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放射科医学影像医疗

刘海洋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能所必备的理论知识,该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怎样才能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能,更好的完成临床医疗工作,值得研究和探讨。结合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设置特征,我们与教学团队成员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本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设置特征

本专业的设置具有“院校一体”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与医疗一体,承担教学任务的医院影像科和影像专业合为一体,共同建设,共同发展;教学与临床管理一体:临床科室主任亦是研究室主任,统筹安排医疗与教学工作;实习实训与医疗服务一体:将医疗服务和临床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实训在医疗现场,实习也在医疗现场;教师医师一体:临床教师均具有相应医疗资格和高校教师资格,在从事诊疗业务的同时开展临床教学工作。专业的这种设置特性,为课程实施医教一体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依据工作任务,改革课程内容

针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依据放射科、CT室、MRI室三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改革《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内容。按照在放射科、CT室、MRI室的划价、登记、检查前准备、影像检查、图像处理这一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以各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改革课程内容。按照放射技师、CT技师、MRI技师职业资格考试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要求,依据放射科、CT室、MRI室岗位所必备的职业素质,同行业专家一起选择整合课程内容,研制核心课程标准,设计任务式教学、案例教学、临床现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方案,增强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

如将放射科工作任务设计为四肢关节X线摄影、脊柱X线摄影、胸部X线摄影、胃肠造影及肾分泌造影五大工作任务,分别将X线检查前注意事项、适应症及禁忌症,“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X线图像质量控制标准”融入X线检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X线检查技能。

将CT室工作任务设计为颅脑、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及脊柱四肢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六大工作任务,同时将CT检查前注意事项、适应症及禁忌症,“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CT图像质量控制标准”融入CT检查教学内容中,以每项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CT检查技能。

将MRI室工作任务设计为颅脑、颈部、腹部、盆腔、脊柱、四肢关节MRI扫描六大工作任务,将各部位MRI检查前注意事项、适应症及禁忌症融入教学中,严格按照MRI检查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技术操作指导,培养学生MRI操作技能,同时按照 MRI图像质量控制标准进行MRI图像后处理。

三、实施“岗位工作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及其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重新设计《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模式,按照放射科、CT室、MRI室三大岗位工作任务对能力的要求,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每一学习任务均按照划价、登记、检查前准备、影像检查、图像处理临床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在真实工作场景(附属医院影像科和临床教学医院)中采取模拟体位与真实体位、模拟检查与真实病例检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自制不同密度的立体模型进行透视与照片操作检查;对人体标本进行X线、CT操作检查;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检查操作;在机器上对病人进行实际操作检查,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影像检查技术技能。在每一工作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需求、《放射技师资格考试》及《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影像设备英文操作界面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大型影像设备的能力。

例如完成胸部CT检查学习内容,首先由教师先预约若干个病人,按照划价、登记、检查前准备、影像检查、图像处理这一工作过程,由教师先完成一个病人胸部CT检查示范,并将每一过程中所需注意事项、学习要点、操作难点、易出错问题进行逐一讲解并强调;然后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胸部CT检查,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指导;最好让学生独立完成胸部CT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结合知识及能力重点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掌握影像检查技能。

四、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结合当前医疗环境及医疗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临床工作中典型案例医疗纠纷、医疗官司、医闹等融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学生在医疗工作中的自我保护及防范能力。如在划价这一环节,结合男、女、老、少、穷、富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将与不同病人的交流方法及沟通技巧融入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在登记这一环节,将由于登记时马虎大意而导致患者信息错误而引起的医疗矛盾案例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检查前准备这一环节,如胸部CT扫描需要褪掉衣服及饰品,将由于医生交代不清或未提醒患者而导致患者衣物丢失或扫描不符合要求需重新扫描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及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在影像检查环节中,针对老、弱、病、残的患者活动不便,有意识提示学生关心、关爱患者,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医学生。

五、改革教学评价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评价为理论与技能考核,做到了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注重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理论考核紧贴放射技师资格及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考试内容,注重影像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操作中的客观指标、关键点、注意事项等的考核。技能考核采取出科考核评价,由专业教师及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分别在放射科、CT室、MRI室抽取相应操作考核项目,按照临床工作任务完成操作考核。按照共同制定每一项目临床工作过程评分细则,由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评定学生职业素质、操作能力及技术水平。

专业课程的大部分教学活动在附属医院影像科及教学医院进行,由具有双重身份的教师参与教学,实现了教学实施主体的医教统一;同时,教师在医中教、学生在医中学,实现了教学环境与医疗环境的一体;再则,用临床医疗的内容和方式来教,医的内容就是教的内容,也是学的内容,实现了教学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医教一体。

猜你喜欢
放射科医学影像医疗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放射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