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生热词“剧透”未来好日子

2014-12-09 20:59:37文/新
当代陕西 2014年4期
关键词:寒门两会热词

文/新 华

“两会”民生热词“剧透”未来好日子

文/新 华

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向污染宣战、养老并轨……

【热词一】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代表委员和诸多网民都认为,这三个“最严”,体现了中国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

【热词二】向污染宣战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予以坚定的承诺。代表委员认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发力,区域联防联治,强化监督,让治理雾霾的硬措施得以真落实,打赢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热词三】居住证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代表委员们认为,居住证制度将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热词四】“失信者黑名单”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去年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行公开曝光;对7.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信用惩戒,约20%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代表委员们认为,建立“失信者黑名单”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强有力措施,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必将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使失信者寸步难行。

【热词五】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旅游局局长、全国假日办主任邵琪伟说,制度难以落实,与我国现在发展的阶段有关系,我们不要回避这个问题。第一步推进肯定是依法依规落实,有条件的企业如果没有落实,该补的工资要补。

【热词六】扩大民营资本投资领域

“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代表委员们指出,激发民营资本活力,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种种“利好”也要最终转化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蛋糕”。

【热词七】养老并轨

“双轨制”一直备受百姓诟病,涉及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并轨改革成为“两会”期间讨论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这体现了本届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宏观治理新思路:增长与民生并重,效率与公平兼顾。

【热词八】公务员工资

中央八项规定以来,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伴随着的还有公务员“叫苦不迭”。“两会”期间公务员工资成为焦点话题,该不该给公务员加薪?代表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代表委员认为,堵住公务员灰色福利的漏洞和打开科学合理的加薪通道应并行不悖。公开透明是公务员涨工资的前提。要明确公务员的权责利,权力运行更要公开透明。

【热词九】“寒门”如何也能出“贵子”

《政府工作报告》中“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的政策提法引发关注。代表委员指出,这一承诺释放了教育公平的积极信号,表明政府将积极撬动“寒门难出贵子”问题。并建议从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入手,给寒门学子一个公平的教育起点。同时还需要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寒门学子上学的机会公平、就业的过程公平。

【热词十】医患矛盾

南京护士被打、潮州医生被押游行……医患矛盾近年来日益突出,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地保卫医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不断追问的问题。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当清理医院服务病人、治疗、用药方面“一切向钱看”的弊端,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投诉平台,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严惩医患暴力,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帮助医患双方解决纠纷。

猜你喜欢
寒门两会热词
热词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11-26 12:48:48
热词
热词
十九大热词 我践行
少先队活动(2018年8期)2018-12-29 12:15:54
寒门不能出贵子吗?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华人时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42
700寒门学子上北大,没什么好骄傲
呵护更多寒门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