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菊香
以亲情之心践行群众路线
文/张菊香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在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看到墙上“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时,他停下脚步,肯定这很有针对性。他要求大家要像焦裕禄一样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就不会说“忌语”。
“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实际上就是要对老百姓有感情,把老百姓当亲人,以亲情之心践行群众路线。
以亲情之心践行群众路线,就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增强主动性,保持经常性,践行群众路线就不会冷一阵、热一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人行再远、任再重,总是要常回家看看,只要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亲人,就会产生思念之情,茶饭不思,寝食不安,迫切希望尽快探亲,与家人见面、团聚,绝不会乐不思蜀,乐而忘返。
以亲情之心践行群众路线,就会保持关爱之心,增强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躬身倾听群众的呼声,准确掌握群众的诉求,主动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践行群众路线就不会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作秀。一个人官再大、位再高,都会对家庭保持一份责任感,对家人的生活与健康总会记挂心头,对于家庭存在的困难总会千方百计予以解决,绝不会漠不关心,视而不见,袖手旁观。
以亲情之心践行群众路线,就会主动倾听,虚心向群众求教问计,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践行群众路线就不会发出官僚主义的官腔、高调。一个人能力再强、本事再大,也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也需要向家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也需要在家人的帮助指点下,开拓自己的思路,绝不会对家人的意见和建议充耳不闻,嗤之以鼻。
以亲情之心践行群众路线,就会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注重加强学习,勤俭节约,培养高尚的生活情操,践行群众路线就不会缺乏敬畏之心,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醉生梦死。一个人知识层次再高、物质再丰富,也要为子女树立勤奋学习的榜样,也不会把贫困的亲人放在一边自己去追求高消费、高享受、吃独食,总要把自己的生活情趣与家庭的现实条件一致起来,绝不会在家人面前追求一己之私而丢了公德之心,放荡不羁,败坏家风。
只要始终坚持以亲情之心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会走得更实在、更平稳、更有凝聚力,与群众的感情就会更近,与群众的心就会贴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