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汽车零部件发展优势及对策探讨

2014-12-08 02:41邓军瑞
企业导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优势对策

邓军瑞

摘 要:在全国汽车产业快速成长、量产增加、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的进程中,通过对湖南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全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及湖南发展比较优势分析,提出了围绕整车制造、培育骨干企业;完善发展规划、提供发展保障;拓宽融资平台、可持续性发展;完善产业配套、提高整车产能;支持产学研、打造公共研发平台;鼓励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对策。

关键词:长株潭;汽车零部件;优势;对策

湖南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汽车车身、挂车、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为主,覆盖各个小类行业的产业体系,汽车产量、汽车制造业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等均逐年增长,产业区域布局向“长株潭”集聚,形成了以“长株潭”为核心,衡阳、常德、邵阳、永州相呼应的格局。

一、长株潭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优势

(一)树立品牌意识、配套产业基础。湖南省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的有6大类38家,涵盖轿车、越野车、客车、专用车、载货车、三轮车及低速货车等。“长株潭”是湖南省最早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起步早、发展快,已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湖南汽车产业规模虽然在全国不具备优势,但在以“长株潭”为核心的中心区域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汽车工业产业链,具有汽车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产业配套基础。在产业配套领域,拥有一批实力较强、技术先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产品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内饰件、车身、电子电器等多个大类。以博世汽车电器、长丰联成模具、吉丰汽配、日立汽车电器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涵盖起动机和汽车电子系统设备、载货车驾驶室、汽车电器、火花塞、变速器、车架、货厢、板簧、内饰件等,在行业中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形成了一条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已具备发展汽车制造产业的显著优势。

(二)加大整车生产、满足消费需求。先有整车再布局零部件, 中国企业走的是一条纯粹的中国式成长道路。遵循这条道路成长起来的中国零部件企业, 能够集中力量、迅速完成中国汽车从无到有的任务,并实现国产化目标, 其弊端是严重依附于整车厂, 缺少主动权, 介入研发较晚, 缺乏创新动力, 产品技术含量低。[1]以“长株潭”为中心,主要生产汽车整车,如轿车、越野车、客车、轻重卡车以及发动机、汽车电器、液压元件、模具等关键零部件。2005年,吉利汽车落户湖南湘潭,现已升级成为吉利集团重要的整车基地;长丰汽车年产5万辆中高档轻型越野汽车,2009年5月,广汽集团兼并重组长丰股份,引入了菲亚特轿车项目,同年7月,比亚迪股份集团收购长沙美的三湘客车全部股权,规划在长沙新建一个年产4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的基地;2013年5月,上海大众第一期投资约120.8亿元,计划于

2015年5月具备批量生产条件,规划年产30万台整车,是湖南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实业投资项目。近几年来,湖南还成功引进了北汽控股株洲基地20万辆汽车生产项目、陕西重汽集团5万辆重型卡车、众泰汽车年产10万辆轿车等一大批国内汽车整车生产骨干企业,并建有研发设计中心、试验检测中心、市场销售中心、会展中心等汽车产业的现代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量和消费量均已迈入世界汽车大国行列,由于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潜力还很大,但经过前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市场消费趋向饱和的时间也正加快缩短,留给湖南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更加紧迫。随着湖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加快,民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但汽车保有量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正是湖南汽车产业发展潜力所在。

(三)发挥区位优势、完善营销网络。湖南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既能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又能以此为支点进驻我国中西部地区。“长株潭”城市群“品字”区域内,多条铁路、公路干线汇集,交通运输便捷,工业经济基础扎实,发展汽车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关链配套产业。

目前的汽车零部件物流基本上是各物流公司各自为战,存在不同程度的对流运输和重复运输等,这是对物流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必须加强运力整合,使汽车零部件物流在运输方面做到资源共享,减少不合理运输,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2]“长株潭”已经聚集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汽车专业大市场和现代物流园,星沙国际物流园、毛塘物流园、中南汽车世界、星沙汽配城,分别经销整车和汽车配件,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品牌、4S专卖店、汽车配件经销商等国际品牌纷纷进驻加盟,大大完善了集开发、制造、营销、服务、物流于一体的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四)增强技术研发、丰富人力资源。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技术制造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汽车产业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重要平台,长丰汽车研发中心、北汽福田长沙研发中心均为省级研发中心。湖南在越野汽车、混合动力客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冲压成型技术及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火花塞、起动机、增压器等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也处于国内前沿。

人才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主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汽车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及国防科大等院校都设置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及相关学科和专业,每年都能为汽车产业领域输送大批高尖技术人才,为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人力支持。同时,湖南还扶持了一批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鼓励校企合作,拓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规模,重点培养掌握汽车制造、维修、营销等汽车后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整体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湖南汽车产业。

二、长株潭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对策

(一)围绕整车制造、培育骨干企业。围绕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加大对零配件制造企业的支持,促进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配件制造企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完善产业链。重点支持上海大众、长丰集团、北汽福田、湖南吉利、江南汽车、湖南美的客车和湖南汽车车桥厂等整车生产企业及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做大做强。endprint

(二)完善发展规划、提供发展保障。以“长株潭”为核心,修订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清理不利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汽车工业企业选址各类园区,保障汽车企业生产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重点汽车企业建设用地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快速提供用地。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可采取国有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提供汽车企业用地,降低企业用地门槛。

(三)拓宽融资平台、可持续性发展。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企业上市融资。对于重点企业的重点项目建设,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协助落实建设资金。

(四)完善产业配套、提高整车产能。支持和鼓励省内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整车企业统一规划、同步引进、同步研发、同步改造,加大对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组织好省内配套企业与整车生产企业的衔接。同时要打破行业壁垒, 加强零部件行业与电子信息行业和科研部门等之间的合作, 促进零部件的电子化趋势, 加强整个产业链之间的合作, 形成纵向的有机整体, 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产能是为市场消费需求服务的,销售增长带动产能扩张。要按照市场原则,研究制订有助于扩大对省内制造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措施,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产能扩张速度更加快速,使企业进得来,发展得快,长得大。

(五)支持产学研、打造公共研发平台。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产业集群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以带动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或者引导关联企业和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全省的技术优势,加大技术支持。针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企业集中、分散研发成本过高的现状,组建“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层次分明”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研发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将现有企业整合以集团企业的形式分类,一类是只搞生产,一类是专门联系生产和销售业务,另一类专职产品的研发和调试,最大程度地降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政策,突出技术升级,支持自主开发,重点汽车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六)鼓励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大力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突出技术升级,坚持自主开发。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企业联盟或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发具有当代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或部件总成,出台优惠政策,明确重点汽车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可以税前扣除。由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技术含量和较短的产品更新周期, 技术中心根据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需求, 从事中、长期的重大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 并使之个性化、系统化、工程化, 力图用高新技术武装企业, 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经济竞争能力。[6]积极推进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严格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制度,努力培育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品牌,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非法组装、拼装汽车行为。

发挥现有优势,特别是在“长株潭”地区布局汽车零部件生产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培养人才,为湖南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目兰.谈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化发展之路[J].汽车工业研究,2010(5):42-45.

[2] 孙宝林.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管理,2011(3):43-44.

[3] 王秀杰,赵小羽,司徒德蓉.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J].企业经济,2011(8):100-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车零部件优势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矮的优势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画与话
汽车零部件物流仓储优化研究
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水平提升思路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