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刚 □吕 磊 □于俊霞(汤阴县水务局)
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行政隶属安阳市,地处东经114°13′~114°42′,北纬35°45′~36°01′之间,属华北平原与太行山麓交接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为西部五里岗184.00m,最低为东部泊地54.0m,
汤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丘陵向平原过渡的地方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495.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间,其中汛期占全年的63%,冬春季占17.7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53.50mm,干旱指数为1.72,表现为半湿润气候特征。初夏期干旱平均2-3年一遇,盛夏伏旱五年两遇,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下旬的伏秋旱,危害更为明显。
汤阴县属于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境内以火龙岗为主分水岭,又分属两个受水区,西部属汤河受水区,主要河流有汤河、永通河、羑河三条河流,分别在中部和东部汇流向东注入卫河。火龙岗东部属卫河受水区,有翟庄、红卫、八里、赵王、故城五条人工开挖的排水沟直通卫河。根据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汤阴县地下含水层属第三纪风化岩石与裂隙水,地下水分布极不平衡,两岗地区平均埋深在150m以下,单井出水量一般在40m3/h之间,平原富水区地下埋深在8~12m,单井出水量为60m3/h,矿化度低,水质良好,适于农田灌溉。
汤阴县国内生产总值119.8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1.03亿元,第二产业72.72亿元,第三产业26.08亿元,产业结构为17.50:60.70:2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3元。
2.1.1 自产地表水资源
自产地表水资源由降水产生,受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地形、土壤、植被等下垫面因素的影响而异,根据《2012年安阳市水资源公报》资料,汤阴县地表水资源量为0.20亿m3。
2.1.2 经水库引蓄和调节的入境水
根据《2012年安阳市水资源公报》资料,汤河水库2012年蓄水量为1.37亿m3,琵琶寺2012年蓄水量为0.44亿m3,羑河平均年径流量约1335万m3,除去每年已利用量约200万m3和洪水流失量,还有约500万m3可以作为灌溉用水。汤阴县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06亿m3。
地下水资源量主要指与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给或排泄关系的动态地下水量,即参与现代水循环而且可以不断更新的地下水量。汤阴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并扣除二者的重复计算量。
根据物探普查结果,汤阴县地下水可分为5个区:强富水区、富水区、平水区、弱水区、贫水区。汤阴县地下水资源由降水入渗、河道侧渗、渠道渗漏、水库渗漏、灌溉回归、侧向补给等几方面综合形成。根据《安阳市水资源综合评价》资料,汤阴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39亿m3。
根据汤阴县水资源的形成、运移转化机理分析,计算水资源总量的计算公式为:W=R+Q-D=2.82亿m3
参照《2012年安阳市水资源公报》成果,按照生活、工业、农业等的用水定额(生活60L/(人.d),工业24m3/万元,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为900m3/hm2),依据汤阴县农作物种植制度和灌溉制度,分析汤阴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农业灌溉需水量及林、牧、渔等需水量见表1(表中单位为亿m3)。
表1 汤阴县用水量汇总表
根据对汤阴县不同年份用水调查的统计资料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历年来节水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农业灌溉定额和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都呈下降趋势,用水效率在不断提高(该次预测分析中,人口增长率为0.47%),具体见表2(表中单位为亿m3)。
表2 汤阴县用水量预测分析表
通过对汤阴县现状年与未来10年的供水量、需水量的计算分析,其结果显示,汤阴县水资源可以满足需水要求,余水可补充地下水,具体见表3(表中单位为亿m3)。
2012年,安阳市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汤河、卫河、羑河等监测点的水质进行了水质评价。参照《2012年安阳市水资源公报》成果,卫河安阳市境内全年水质类别为劣V类;汤河汤河水库段水质类别为V类,但与上年相比,汤河水库水质好转。
2013年,汤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的有关规定与程序,按照不同水源水类型,确定了282个检测点,对汤阴县地下水水质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毒理学指标7项、细菌学指标4项、与消毒有关的指标1项。本次对汤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样品共检测282份,项目7614个,合格92份,合格率为32.62%。
汤阴县水资源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加大工农业节水设施建设,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时加强饮水安全建设,保证城乡居民用水质量。节水最关键的不是节水技术,而是人们节水的意识,人们的用水习惯。倡导人们将淡水资源当作一种珍稀资源,节制使用。在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在需水管理理论指导下,以政府为主导,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管理、经济、宣传教育及科技的手段和措施,统一管理,科学配置,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