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梅
(厦门市林业局 361000)
饲用杂交甘蔗闽牧101(又称牧草蔗)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ROC10(新台糖10号)与甘蔗CP65-357杂交选育而成的牧草蔗新品种,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牧101具有耐寒、耐旱、再生性强、宿根性好、终年不开花结实的特点,每667 m2产量可达8666~11333 kg,是一个优良的牧草品种,原用途仅作为牧草。
草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生产周期短、价值高、市场容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营养丰富,可供代料栽培草菇[1],利用牧草蔗生长旺季栽培草菇,拓宽闽牧101的用途,笔者进行了牧草蔗栽培草菇试验,旨在为生产推广提供参考。
①闽牧101,②闽牧42,③稻草,④供试菌种为草菇V2389(福建农株大学菌草研究所提供)。其中①、②、③等3种材料均用粉碎机粉碎。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A:闽牧101、B:闽牧42、C:稻草(CK),3个处理添加量均为60%,其余配方均加棉籽壳25%、石灰2%、干牛粪13%。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草菇原种于4月7日制作,栽培种于5月7日接种,均在室内自然温度下发菌。每个处理用干料总量45 kg,棉籽壳先暴晒1 d,再用2%石灰水浸2~3 h,牛粪提前1 d预湿,最后按不同处理干料混合拌匀,掌握培养料湿度在65%左右,即手握培养料,指间有水渗出,pH值调至10左右,培养料堆集1个晚上,第2 d用编织袋 (50 cm×33 cm)装料,扎紧袋口,高压灭菌,100℃维持10 h,料温降至36~40℃时移入棚内,堆放在第2层菇床上,每个处理的每个重复用干料15 kg,铺成长×宽×高为75 cm×60 cm×15 cm的料垄,趁热将菌种按栽培料的5%(0.75 kg),将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用木板按压,使其与栽培料充分接触,并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关闭大棚避光,室温保持在28~32℃,料温控制在35℃左右,空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第5 d后进入针头期,应揭膜,保持室温在28~32℃,进行喷雾增湿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第8~10 d后进入菇蕾期,此时子实体形成,应适当增加室内光照,中午打开气窗换气,每天至少喷水1次,栽培料含水量控制在70% ~75%。3~4 d后采收,直至采菇结束,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 ~95%,温度控制在28~30℃。
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据观察,草菇菌丝在闽牧101和闽牧42两种栽培料上生长较好,菌丝浓密、粗壮,菌丝向床底伸展速度较快,只需4 d,稻草较迟(1 d)。闽牧101和闽牧42两种栽培料出菇和开始采收时间均比稻草早2 d,即第8 d出菇,第11 d开始采收(表1)。
以收二潮菇的产量进行比较(表1),处理A每平方米产量13.98 kg,比处理C(CK)增加19.39%,比处理B增加1.30%。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产量与处理C(CK)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但未达极显著水平,处理A产量略高于处理B,但差异不显著。处理A的生物学效率为41.93%,与处理B相近,分别比处理C(CK)高6.80和6.27个百分点。
表1 不同处理产量比较
3种栽培料出菇表现均较好,菇体较大,但处理A和处理B出菇潮次不明显,且菇期较长,约16 d,处理C菇期只有10 d左右。
通过试验对比,采用闽牧101为主要材料栽培草菇在菌丝生长和产量、外观品质、生物学效率上均表现较好,与用闽牧42为主要材料栽培草菇无显著差异,用稻草为主要材料栽培草菇表现较差。表明闽牧101适宜作为栽培草菇新的培养料,但以何种配方更有利于提高草菇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经济效益看,闽牧101和闽牧42每50 kg干料成本比稻草低5.0元左右 (当地市场价),在水稻种植面积较少、食用菌原料缺乏的厦门地区可以适当进行推广。
[1]曾日秋,郑芥丹,林一心,等.杂交饲用甘蔗闽牧42袋栽草菇试验[J].食用菌,20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