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海 王继雄
(1.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内蒙古代表团共有213名运动员参加了第12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19个大项、138个小项的比赛,获得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11枚。与第11届全运会相比,金牌少了2枚,奖牌总数多了2枚,排名无变化,总分增140.75分。整体水平略有提升,得分点有所增加,得分项目增多。第12届全运会内蒙古夺得金牌的项目是:50公里竞走(吴钱龙)、马术场地障碍团体赛(刘同晏等)、男子73公斤级柔道(额日和木巴图)、男子81公斤级柔道(斯日吉嘎瓦)、男子81公斤拳击(孟繁龙)。可以看出,在拳击、竞走等优势项目上,内蒙古代表团都继续保持了强势,男子拳击 81公斤级实现了连续夺冠,竞走项目连续两届夺金。蒙古族“男儿三艺”(马术、射箭、摔跤)是内蒙古优势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传统,是多年来内蒙古竞技体育的优势和夺金项目,此外,还有拳击和竞走等项目也比较有优势。本文结合第12届全运会内蒙古代表团取得的成绩,探讨内蒙古的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路,并提出相应对策。
内蒙古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始终坚持从内蒙古自身的特点出发,包括参与人群、地理优势、民族传统等各个方面,即针对内蒙古的特点选择项目进行发展。参考其他省市的发展状况,总结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质量互变规律,是在一定数量基础上引发的质的飞跃,质的改变影响参与人群数量的增加。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适合绝大多数项目的发展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有些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项目的发展需要打破常规,不一定需要很广泛的参与群体便能出现很好的成绩。例如拳击项目,在内蒙古的群众基础也不是很广泛,集中力量选择适合内蒙古人群的级别进行针对性训练,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冬季项目,内蒙古东部区对于内蒙古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运用相对少的投入取得最大化的回报,是最佳选择。这就意味着,不仅要突出我们的优势项目,还要将优势项目更加细化,突出优势项目的重点,弱化优势项目中的软肋。例如,柔道和摔跤项目中各个级别的选择,哪些级别更适合内蒙古的人群。哪些级别与国内其他强省不形成直接的冲突等都要认真考量。
蒙古族传统项目的传承是必然之路,它与竞技锦标并不冲突,反而相互促进。“骑马、射箭、摔跤”和竞技体育中的项目一致,只是有些规则上的差异。民族项目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征,具有竞技性特征的民族项目更容易与竞技体育联系起来,在原有民族项目的基础上,稍作改变便能参与到竞技体育中来。经过系统的训练,不断地参加比赛,争取最好的成绩。民族体育传承的方式有很多。民族项目的竞技化,是通过竞技体育承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一种方式。竞技锦标的争夺,诱导着民族传统体育参与面的拓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可以取得民族传承与竞技锦标双赢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竞技导向现代体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民族传承需要竞技化,但不是完全的竞技化,也就是说,民族项目的竞技化不能为了竞技化而发展为“去民族化”,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四不像”,只有把握好这个基本点才能处理好民族传承与竞技锦标的关系。
吴声洗认为,“科学训练”是在科学技术构成运动训练的独立子系统之后,增加了科技投入要素的训练方式[1]。范彦华认为,“经验训练”就是教练员凭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方法[2]。邓云龙对“经验训练”的6点认识:经验训练是运动训练发展进程中的基础阶段;经验成分始终伴随着运动训练发展的全部过程;经验行为包含有理性认识因素;经验材料是运动训练发展的宝贵资源;经验训练阶段必须发展到理性训练阶段;经验积累与理性训练阶段交替循环发展。并提出了发展理性训练的3个重点环节:发展专项运动训练理论;畅通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中介;形成科学的“训练观念[3]”。由此可见,经验训练与科学训练并不冲突,经验训练更多的适用于基础训练阶段,随着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越来越高,科学训练的作用将日趋重要,也就是经验训练向科学训练的转化,但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经验的成份。因此,竞技水平相对较高的运动员,在竞技能力提升阶段,应遵循科学训练的规律。
运动队的管理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方方面面。这里主要谈谈对运动员的管理。运动员是运动队的主体,对运动员的管理要遵循运动员发展变化的规律。运动员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思想认识、思维方法、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变化,由不成熟到成熟。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善于分析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使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严格管理,并不提倡处罚,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措施才能使管理有效果。全面发展,要求运动员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要进步。严格管理要强化的是运动员的薄弱环节,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完善严格管理。现阶段,要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通过文化教育提高认识,在利益面前,选择正确的方向;通过文化教育提升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选聘新教练员和培训原有教练员素质提高关系的本质是创设良好的竞争机制。选聘新教练,可以带来新的管理、训练理念,给整个队伍增添了新内容。培训原有教练,可以更新教练员知识结构、改变固有思维方式。新教练和原教练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有助于整个队伍的持续向前发展。创设良性竞争环境是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前提,这便需要引入激励机制,争取做到不遗漏一个良将,也不错用一个庸才。对教练员的激励,要一视同仁,无论是新教练还是原教练都要同等对待。另外,将激励机制形成制度化有助于教练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制度化的激励机制使每个教练员都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付出将得到多大程度的认可,从而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
投入与产出,体现着管理要有效率。有效率,是投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产出。运动队管理有效率,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再现实一点的考虑就是获得更多的金牌。在这一层面上,只是了解自己的优势不足以达到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还要了解对手。因为,还有一个因素——市场,起着重要作用。经济规律进入了竞技体育的领域。因此,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必须认清两条规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律,即“花最少的钱培养最好的运动员”;经济制约体育发展规律,即“花最少的钱拿最多的奖牌”。
内蒙古竞技体育需要重点项目充“门面”,也需要一般项目保“温暖”。重点项目突显,有助于营造竞技体育发展的氛围,从而带动参与竞技体育人群的增加,对一般项目受众人群的拓宽有很大帮助。反过来,一般项目发展的越来越好,有可能上升为重点项目。这样一来,便需要建立重点项目对一般项目的帮扶机制,从理念到方法、从方法到实践,尤其是具有正迁移的项目。
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选择的取舍永远存在。相对而言,集体项目,影响力大、投入也大;个人项目,影响力小、投入也小。这便需要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考虑其他省市的优势,作出艰难的取舍。无论选择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要作出一个长期的规划,尽量避免“跟风随大流”现象的出现,否则都是浪费性投入。即使选择的集体或个人项目在竞技体育领域没有发展起来,也要在群众体育领域开拓受众群体,发挥体育为人服务的功能,使投入的浪费降到最低。
黑龙江和吉林优先发展冬季项目的经验值得学习。内蒙古具有发展冬季项目的传统和优势,在全运会现有制度下,内蒙古应加快发展冬季项目。
内蒙古竞技体育的发展指导思想是:“以奥运为最高目标,以奥运带全运,以全运促奥运”。在发展以奥运项目为主的竞技体育之外,还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内蒙古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开发和创新。同时,鼓励支持群众性体育组织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促进非奥运项目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内蒙古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开发和创新。同时,鼓励支持群众性体育组织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促进非奥运项目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以摔跤、柔道、拳击、射击、射箭、马术以及田径项目为重点,保持一定的领先。田径项目:内蒙古的马拉松、中长距离跑、竞走、投掷、障碍跑具有一定的优势,要注意保持。这些重点项目都是内蒙古的优势所在,继续保持或者提升,需要注意两点:首先,细化出重点项目中具有转优势为胜势的项目;其次,重点项目中具有胜势项目的技战术创新。此次全运会,内蒙古田径共获得1金、1银、2铜,得到86分,在31个代表团中,田径单项排名15,处于中游位置。内蒙古田径得分主要集中在中长距离跑和投掷项目中。这是优势,也符合内蒙古田径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升这些项目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设立专门的科研团队,找出赢得比赛的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内蒙古东部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有助于大力发展冬季项目。牙克石凤凰山是我国“越野滑雪国家队训练基地”和“冬季两项国家队训练基地”,为培养专门性人才提供了外在的物质保障。海拉尔区、牙克石市、阿尔山市等地区将冰雪项目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经常与俄罗斯、黑龙江、吉林、解放军等进行交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近年来,仅呼伦贝尔市,就向其他省市和解放军队输送了140余名优秀冰雪运动员[4]”。
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此次全运会内蒙古曲棍球队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在国内有着很强的实力,男队第二名,女队第六名。曲棍球集体项目不仅传承着民族传统,而且影响力很大,要花大力气,继续强化曲棍球队伍的方方面面。从此次全运会来看,男子曲棍球队,在5场比赛中,与冠军辽宁队相比,短角球的进攻和防守方面做的很好,配合射门这项技术需要强化。男子曲棍球最佳射手统计,虽然内蒙古的杜塔拉克拿到了第一名,但在前十名中只有他1人,辽宁却有3人。增加进攻点也是今后训练需要亟待解决的。女子曲棍球队,在5场比赛中,与前5名的队伍相比,得分能力要差一些,配合射门、短角球都需要针对性的训练,女子曲棍球最佳射手统计中,前十名没有内蒙古的运动员。
内蒙古摔跤和柔道项目有优势,但没有形成多金的强势,应予以专门分析,拿出确立强势地位的措施和办法;摔跤项目中,男子古典式各级别的前三名都没有内蒙古运动员。男子自由式 60公斤级第三名、84公斤级第三名、96公斤级第二名、120公斤级第二名,在这三个级别可以加大投入,将优势项目转化为胜势项目。女子摔跤4个级别的比赛中,内蒙古运动员都没有进入前三名。柔道比赛中,男子60公斤级第三名、66公斤级第三名、73公斤级第一名、81公斤级第一名,60、66公斤级学习73、81夺冠经验,争取形成中小级别的集团优势。女子柔道8个级别的比赛中,内蒙古运动员都没能进入前三名。摔跤和柔道项目优势转化为胜势,需要挖掘女子运动员的潜力,选取有发展潜力、能和其他省市形成对抗的级别,哪怕先选择一两个级别也好,先把女子运动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慢慢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以马术项目的发展带动周边相关项目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内蒙古在马术比赛中,场地障碍团体第1名、继续保持领先,个人第3、6、7名,需要提升个人的专项竞技能力。三项赛个人第4名、团体第6名,具有很大潜力。
射箭项目的发展还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射箭比赛的确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经过合理的规划、科学的训练可以降低这种偶然性,我们都需要学习和借鉴韩国经验。此次全运会中,只有女子个人奥林匹克淘汰赛取得了第8名的成绩。射箭作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内蒙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何科学选才、训练、管理、参赛、技术创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训练队伍的科学化,首先要将训练队伍看成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都要科学化,例如选材、管理、训练、参赛等。每个环节又是小系统,也要按照系统论的规律开展。这些都以科学训练为先导,训练涉及的问题也很多,邓云龙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关键问题”一文中指出:“主要是运用‘矛盾分析法’,直指项目本质;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绝不仅仅限于‘适应’理论;应用数学方法,构建‘目标-模型’;运动训练,是个系统的‘时空’过程;具体训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由此可见,训练科学化的系统需要关注和解决上述问题,选材、管理、参赛等小系统的科学化也有相应的问题需要筛选和解决。提高训练队伍科学化水平需要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理念层:科学化应成为训练队伍发展趋势以及长盛不衰的武器。将运动训练队伍系统建立起来的过程,是发现各个系统组成部分和关键问题的过程,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第二,操作层:主要找出提高训练队伍科学化水平的方法论。科学仪器介入运动训练队伍,可以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有助于技战术的创新。现阶段运动训练队伍的科学化,主要还是“介入式”的从外向内的影响,很难形成“迸发式”由内向外的动力。第三,实践层:运动训练队伍科学化最具体的事情都在这层发生。执行者如果未能形成科学化运动训练队伍的理念是很难深入下去的。所以,这一层涉及到对具体执行者科学化理念的灌输和科学化操作方法的培训。这三层将形成一个循环,使整个运动训练队伍系统运转起来,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循环的短期动力来源于经济支持,而长期动力来源于我们对竞技体育的执着和“更快、更高、更强”人类极限的一种追求。
新疆的足球、自行车、链球项目,山西的射击、游泳项目,青海的高原耐力型项目值得内蒙古学习。内蒙古具有发展冬季项目的优势和传统,在全运会现有制度下,应加快发展冬季项目,黑龙江和吉林的经验值得学习。
国内有学者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设计出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脉络:政府型(旧系统)——政府主导结合型(中介系统)——市场主导结合型(新系统[6])。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下,可根据项目现在的发展状况,实现管理的多元化,调动多方共同参与,尤其是地方和俱乐部的积极性。在具体运行机制方面,可以借鉴国内的研究成果:“在‘管’与‘放’之间,我们认为应把握的原则是: 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应坚决交给市场;市场化程度一般、有一定发展前景和潜力的项目,政府应帮助其创造市场化的条件,并给予部分财政补贴;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但却是奥运优势项目的,则由政府全部扶持。政府控制的范围将越来越小,机制协调的范围将越来越大,直到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完全推向市场,政府完全上升到宏观调控的高度,一个比较完善的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以宏观调控为特征的市场主导结合型竞技体育的新体制就形成了[7]”。‘管’与‘放’的选择,不仅实现了管理的多元化,而且有助于内蒙古竞技体育朝着市场主导结合型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就需要探索一些项目的职业化发展道路。职业化,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运作模式,它对项目的市场化程度要求很高,也就是说,该运动项目的参与人群要广。市场的灵活性比较大,需要建立健全项目职业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宏观调控。项目职业化的运行,不仅需要项目本身的参与者,最主要的还是吸引消费者。职业化的这些构成环节,都需要一个一个的突破、完善,否则职业化难以继续。
竞技能力提升系统,是个完整工程,包括教练员的选拔和培训系统、科学训练体系、科研支撑体系、参赛信息化系统、训练督导体制、运动员全面发展体系等等。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逐步完善。首先,强化系统组成部分。其次,加强系统间的合作。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日常工作,完善内蒙古竞技体育的竞技能力提升系统是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竞技能力,“根据竞技能力特征的‘巴雷特’分析,我们可从内向外建立其内涵的层次结构,内核部分包含 5个 A级内涵,分别是健康能力、竞技能力、动作能力、技术能力、技巧能力。中层部分包含4个B级内涵,分别是表现能力、对抗能力、应变能力、协同能力。外层部分包含2个C级内涵,分别是控制能力、承受能力[8]”。A级内涵的5种能力,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B级内涵的4种能力,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能力,C级内涵的2种能力,是运动员竞技修养的综合反映。
内蒙古竞技体育的竞技能力提升:首先要分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尤其要提升影响获得优异成绩的核心能力。其次要形成竞技能力提升系统的运行机制,无论提升哪种竞技能力都有很多方案,使竞技能力提升的预案始终领先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不足。再次要理解竞技能力提升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对竞技能力体系‘能量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代谢过程(物质与能量)即‘能量流’并不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过程,而是一个由‘稳定——失稳态——新稳态’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从耗散结构与平衡结构、超量恢复学说与适应学说及其拓展等方面对平衡与稳态进行了辨析,是竞技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稳态’替代‘平衡’,‘稳态——失稳态——新稳态’替代‘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生理变化规律更趋于科学化[9]”。
竞技能力提升系统的建立,应遵循系统论的原理。内蒙古竞技体育竞技能力的提升,还要结合内蒙古的现有实际。虽说比赛的是运动员,主要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作为一个系统,其他组成部分同样重要,尤其是在知识信息社会,任何一个部分的闪失都有可能改变最终的结果。因此,内蒙古竞技体育的发展,还是要着眼于内蒙古的实际,运用竞技能力提升的规律,指导系统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开创符合内蒙古竞技体育实际的发展模式。
[1]吴声洗.经验训练和科学训练的知识基础及关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3):6-9.
[2]范彦军.论经验训练向科学训练的转化[J].体育教学与科研,1987(4):13-17.
[3]邓云龙.认识经验训练、发展理性训练[J].体育科学,2004(9):41.
[4]http://roll.sohu.com/20110116/n302175233.shtml.
[5]邓云龙.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关键问题[J].四川体育科学,2009(2):58.
[6][7]孙有平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审视、时机与任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12):17.
[8]董晓冰.竞技能力结构理论架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5):112.
[9]冯瑞等.竞技能力系统中“能量流”平衡与稳定研究[C].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