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蓉
(编辑 韦潇 孙素成)
纪念馆内一角
张思德,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曲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颂歌。70年前,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为他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文章中写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1915年4月21日,张思德出生在陕西仪陇县六合场(今思德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张思德的降生给母亲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浓浓的忧愁。当天正好是谷雨节,因此,张思德有了小名“谷娃子”。
暗无天日的社会夺去了张思德家几口人的生命。母亲朱氏生下他不到七个月就因重病去世,父亲又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只得将谷娃子交给祖父张立文和叔母刘光友抚养。谷娃子两岁时正式过继给叔父、叔母张行忠、刘光友为子。
养母刘光友,人们都称她张妈妈,她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年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还不够给地主交租。一年到头,吃了上顿没下顿,只有找野菜野果充饥。谷娃子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张妈妈只好抱着他到乡亲们的家里去喂点奶。善良的乡亲们总是有奶的喂他奶,有粥的喂他粥。当谷娃子会说话的时候,张妈妈常叮嘱他说:“孩子啊,你可不能忘了你是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的。”为了让他不忘众乡亲的养育之恩,张妈妈为其取名为“思德”。
为了维持生计,6岁的张思德就开始下地干活,为母亲分忧。转眼间,张思德到了上学的年龄,张妈妈和丈夫张行忠商量,决心砸锅卖铁,也要让他读一点书。由于地主一再加租、夺佃,他在私塾里念了不到半年,就被迫停学了。
1930年,张家只好托人以亲戚关系搬至六合场高华堂家暂时安身。几经周折,最后搬到街上杜宾的一间四面透风的草棚住下。张妈妈以卖凉粉、馍馍和醪糟谋生。张思德去高家当放牛娃,每天睡半夜,起五更,从年头劳累到年尾,一算账还不足百文。
1933年9月,红军解放了仪陇东部重镇立山场。张思德听说立山场来了穷人自己的军队,于是便邀约几个穷孩子到立山场为红军带路来六合。10月4日,正是中秋节,也是苦难中的张思德迎来光明的重要日子。六合场关帝庙前院坝上,男女老幼,熙熙攘攘,欢声雷动,热烈欢迎从三十里外的立山场开来的红军队伍。附近的土豪劣绅、乡保人员闻讯逃之夭夭。10月6日,红军在立山场上建立了川陕省长胜县苏维埃政府,六合乡属长胜县管辖。这时,县内各级苏维埃政府,领导劳动人民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闹生产、支援前线和扩大红军的斗争。
为了保卫红色政权,巩固革命成果,乡里成立了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妇女队等革命群众组织。担任少先队队长的张思德,经常持红缨枪为苏维埃政府送信、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等活动,同时他还以唱山歌等方式向乡亲们进行宣传鼓动工作。
红军在六合场吸收了一批热血青年,扩充自己的队伍,张思德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红军,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队伍中,增添了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
张思德从立山场回来,激动地对张妈妈说:“妈,我已被批准参加了红军,从今以后跟着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张妈妈含着热泪点头说:“你去吧,在部队里,要听干部的话,要为穷人争气啊!”张思德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带着乡亲们的嘱托,踏上了革命征程。
1933年至1934年,在粉碎国民党对川陕根据地两次大规模围攻的战斗中,红四方面军带领广大群众顽强奋战,历经大小战役近百次,歼敌6000余人。作为红军尖刀班的一份子,张思德英勇杀敌、屡立战功,被战友们称赞为“小老虎”。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实施向川陕甘发展的方针,准备撤离苏区,向嘉陵江以西进发。然而,张思德所在部队途经苍溪县时,却发现渡江船只已被白军焚毁,沿途桥梁也被炸断,根本无法渡江。危难时刻,张思德挺身而出!
原来,张思德家附近有个元滩河,元滩河可是张思德和他的伙伴们苦难童年里一个小小的乐园!他们常常下河戏水玩耍。所以,他凭借自幼练就的好水性,趁着夜色,潜过江心,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取”得两条渡船,解决了部队渡江的难题。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张思德作战英勇,舍生忘死,在极其惨烈的战斗中三次负伤。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鼓励战友、舍己为人,已经从当年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意志坚定的红军战士。
一次,在川西茂汶地区的战斗中,他一人夺取了敌人的两挺机枪。又一次,他和六个战友固守一个阵地,以少胜多,击溃敌人两个排的兵力。在岷江边上,发现两个敌人正在追击我们的一个小同志,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消灭了敌人,营救了这个小同志。
张思德不仅作战勇敢,他那乐于助人的精神,更为同志们所感动:在医院里,伤口刚好一点,他就主动打水干活,帮助护士;在行军途中,常教战士们打草鞋,做宣传鼓动工作,呼口号,讲故事,唱军歌,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宿营后,行李刚放好,就带头上山挖野菜,以改善战士们的生活;在两次翻越大雪山中,他经常帮助同志们背枪和行李。
历经千难万险,张思德和战友们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了陕北。
1937年春,他被送到关中分区的云阳安吴堡“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学习、疗养,并于10月光荣入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张思德所在部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奔赴前线或留守后方,是许多战士们的心结。和其他战友一样,张思德做梦都想杀敌立功当英雄,但是多年来党的教育使他明白: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留守后方的战士与前线杀敌的英雄一样光荣。
1940年春,张思德被分配到中央警卫营担任通信班长。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准确无误。每当有艰险的任务,他总是第一个报名。他练就了一身跋山涉水的本领,无论距离多么遥远,道路多么艰险,张思德总能出色完成任务,被战友称为“飞毛腿”。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传达命令,送递信件,全靠两条腿。一次送急件的途中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浇得张思德连眼睛也睁不开。他急中生智,脱下鞋子,把信件藏到鞋里,自己赤脚弯腰,斜着身子跑步急行,把信完好及时地送到延安部队。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张思德随部队到南泥湾参加屯垦生产,开荒种地,他总是走在最前面,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得到上级嘉奖。
1942年冬,他从南泥湾调回延安。不久,因部队整编,调他这个班长去另一个班当普通战士。对此,他毫无怨言,服从革命的需要,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
1943年初春的一天,新建的八路军大礼堂正架大梁时,忽然屋架发生晃动,眼看有倒塌的危险,张思德奋不顾身爬上屋架,用尽全身力气,排除了险情。正在这里视察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立即掏出笔记本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并说,“这个战士值得我们学习”。
1943年初夏,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他把全部心血都用到照料主席的生活和警卫工作上。在毛主席外出开会时担任随车警卫,站在车外的踏板上,保护领袖安全。冬天的延安,寒风凛冽,滴水成冰,耳朵长满冻疮的张思德仍然坚守在车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毫不懈怠。领导每次要他轮换休息,他总是笑着说:“我就喜欢吹吹凉风。”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七个年头。为了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中央机关组织一支生产小分队到距延安70华里的安塞县石峡峪山中开荒种地,烧柴取炭,张思德担任小分队烧炭班班长。
为了加快烧炭的速度,张思德把小分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负责挖炭窑,一组砍伐青冈树备料。在张思德的带领下,战友们日夜苦战,一个多月就烧了5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了任务。
9月5日凌晨,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为了让延安的首长和同志们能更充足地烧上木炭,他们临时决定组成个突击队,进山赶挖几个新的碳窑。
来到山里,同志们分散在三处挖窑。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组,由于窑不高,直不起身子,只能一个人干,张思德就叫小白往外运土,自己忙着刮窑顶、铲窑壁。突然,窑顶开始掉土,张思德大喊一声:“危险,快出去!”小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张思德一把推出窑外。窑顶坍塌了,张思德被深埋在黄土里面……
年轻的张思德,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革命的需要,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张思德牺牲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枣园办公室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著作。
9月8日,中央警卫团在枣园的操场上为以身殉职的张思德举行了追悼大会。毛主席向张思德的遗体献了花圈,并亲题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中央警卫团团长吴列致悼词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履走上讲台,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为了悼念他,《解放日报》刊登了张思德追悼大会的消息报道。为了学习他,陕西省安塞县人民政府在张思德牺牲的地方办起了“张思德纪念室”。为了纪念他,张思德在南泥湾开过荒的孟家沟,改名为“思德沟”,以表达当地人民对张思德的深切怀念。枣园西面山坡的石碑上“张思德之墓”五个鲜红大字,铭铸着张思德一生平凡而又伟大的业绩。
为更好地宣传、传承张思德的精神,1966年在张思德的家乡四川仪陇,建立了“张思德同志纪念室”,1978年改建为张思德纪念馆,并对外开放。为了让更多的人参观纪念馆、学习张思德,1994年,在位于县城中心地带的朱德铜像纪念园内举办了“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此后随着县城的搬迁,新建的张思德纪念馆于2014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张思德作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入选全国“双百人物”。时至今日,张思德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个年头了,人们没有忘记他,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传颂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发扬光大。
张思德,一个不朽的名字!他将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
毛泽东的不朽篇章《为人民服务》,将永远成为照亮人们前进道路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