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陈海敏
■ 特邀嘉宾 尤匡领 富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自被确定为浙江省权力清单制度唯一试点县级市以来,富阳以省级的标准,推进权力清单制度试点,为县域行政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为全省90个县(市、区)作出了示范,提供了样本。富阳的权力清单究竟怎么开?
□经过近半年的改革试点,富阳率先在全国“晒”出了首份县域权力清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家媒体对富阳权力清单试点工作进行了多层次的报道。您觉得试点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富阳权力清单试点成果集中体现在“三单一图一改”。一张权力清单:以2008年开始推行的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改革为基础,对行政权力开展系统梳理、归并和清理,形成了县级政府的行政权力清单。一张职责清单:在编制权力清单的基础上,将部门职责梳理整合后编制成部门职责清单。一张负面清单:分19个行业、24个大类、211个小类,制订了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负面清单”,并开展了企业试点工作。一张权力运行图:研究确定了各项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办理期限和责任机构,编制了一张权力运行图。一系列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以行政审批效能指数考核、并联审批、中介纳管、中介超市等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极大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
试点工作中,我们并不局限于理出一份清单,而是综合施策,按照“法治、精简、效能、严控”的原则,在清权厘权、减权简权、确权制权基础上,着力打造一个可检查、可追溯、可监督的权力运行体系,一个分工合理、责任清晰、运转高效的政府治理结构,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科学厘权是权力清单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最基础、最繁杂、最能发现问题的环节。富阳的试点工作如何做好科学厘权?
■科学厘权的确是清单制定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为保证厘权科学有效,我们突出抓好了三个环节。一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两覆盖”要求,开展清权厘权工作。清权厘权是权力清单试点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我们以“合法、合规、合时、合需”为红线,对5000多部、10万多条行政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并以“贴近群众、社会关注、确保运转”为原则,创新提出将原始权力划分为常用权力和非常用权力,重新构建了权力清单框架体系。
二是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应管善管、能快则快”的原则,大力减权简权。对于法无据、不合时宜、适宜下放、内容相近、相互交叉等五类权力采取了取消、严管、下放、合并等办法。经梳理后的权力清单,原始行政权力从2008年的7800多项削减到5737项,削减幅度达26.4%;常用行政权力从2500多项削减到1517项,削减幅度达39.32%。
三是按照“授予有据”的原则,科学确权制权。通过确定名称、界定内容、统一编码,落实责任主体,界定职责范围,确保政府及其各部门权力界定明晰、公开透明、配置科学。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重要意义所在。请问,在试点工作中,富阳市是如何围绕新时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依法行政,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
■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方便人民群众办事,是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目的所在。在推进权力清单制度改革中,我们一手抓权力清单制度试点,一手抓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审批制度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改革,进一步放大权力清单制度改革成效,以行政审批效能指数、并联审批、中介纳管、中介超市等为手段,形成了“一站式受理、一张网监督、一张单清权、一揽子评估、一指数考核、一张表公开、一窗式收费、一条龙代办”等“8个一”的审批和监督体系。实际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60%以上,平均承诺时间从改革前的12.48天压缩至6天。
同时,我们还探索推进“负面清单”之外零审批、区域中介化零为整、商事登记制度等改革工作,将更多的行政权力转化为监管,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效能。
□政府权力清单的背后是政府职能的体现,富阳在编制权力清单时,对部门之间权力重叠交叉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制定权力清单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因此,富阳在编制权力清单的过程中,坚持以“职权法定、权责一致、问题导向”为原则,采用职责梳理、调整、归并等路径,对38个部门790条主要职责进行梳理,编制完成了部门职责清单。
对权力交叉重叠问题,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两个层面予以重点解决。对部门之间权力重叠交叉问题:可以撤并的,坚决予以撤并,比如,通过对工商、质监、药监3个局的职责梳理,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广告监管等交叉、重叠或相近职责进行了整合,同时优化相应内设机构设置;目前尚不具备撤并条件的,通过部门职责的变更、转移、调整等途径,落实责任主体,界定职责范围,明确相应交叉重叠权力由其中一个主要部门负责,减少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等情况。
对部门内部科室之间职能交叉重叠问题,选取3家单位作为试点,调整相应交叉重叠权力,通过优化部门科室设置、明确科室内部职能,逐步探索从源头上减少机构、减少编制的办法。
□建立完善相应配套制度,是确保权力清单制度顺利运行并取得实效必不可少的环节。你们是如何在完善配套制度,严控权力上下功夫的?
■的确,要确保权力清单制度运行顺利并取得显著实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此,富阳在试点中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按照“规范运行、便民高效”的原则,通过固化权力运行流程,编制了权力运行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事先、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和问责制度,确保对行政权力运行进行全程、实时、多方监控,实现权力阳光运行、惩防一体化。二是健全动态调整机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常用权力和非常用权力将会出现动态调整的过程,因此,我们探索建立了行政权力监管办法和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约束、监督行政权力,明确常用权力和非常用权力的转化程序,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三是畅通外部监督渠道。我们积极搭建电话投诉、网络投诉、媒体投诉、来访来信投诉等各种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设计各种监督载体,鼓励引导群众参与监督政府正确规范行使权力。
□富阳是浙江首个县域权力清单的试点地,请您从改革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角度谈谈县级政府权力清单改革重点和难点?
■权力清单改革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体会到有以下几点:一是来自现有法律体系的约束。所谓改革,必有前瞻性、突破性。而针对行政权力的改革,突破的壁垒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县级政府所具有行政权力基本来源于上级人大、政府立法。若无省政府对于富阳先试先行的试点政策,那么仅仅因为政府层级的限制就将极大地制约富阳在法律层面上的改革力度。
二是来自体制机制的阻碍。一方面我们要将本级行政尽量精简、优化配置,体现政府管理的高效、科学。另一方面我们要从群众需求入手向上级政府“要权”为本级政府“增权”,根本上降低权力行使层级,体现群众办事的便捷性。同时,我们还要从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监管力量。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重审批转移到严监管上来。审批解决的是某一特定时间、空间的问题,而监管则要解决审批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现有的机构配置、人员编制状态显然无法同加强监管的改革方向完全适应。
三是来自部门内部的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兴市场、新兴行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相应的审批、监管、处罚权力需要紧随步伐、推陈出新。加快制定技术指标,建立行业标准,更新管理手段等,这些都是我们政府需要在“权力清单”制度推进中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