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阳帆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探析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几点方法
汪阳帆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1.1 力量素质
青少年力量发展的敏感期是7~9岁,这时候的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期,身高在增加,肌纤维也在变长。女孩在10岁时,力量开始显著增长,在13岁以后屈肌力量增长速度变缓,总的来说女孩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9~14岁,在15~16岁时也有增长,但增速比较缓慢,在10岁左右的时候男女孩力量差异不是很大,从11岁起男孩的力量指标逐年比女孩高,男孩力量增长最快是在11~13岁。男女孩力量增长均在18岁以前,但是不平稳,所以在对青少年进行体育舞蹈训练的时候,要综合考虑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和体育舞蹈训练原则两个方面,在对小于13岁的青少年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要注重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这样有利于肌肉协调性的改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多采用可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训练手段,采用适当的动力练习,这样可以形成肌肉的紧张、放松的交替进行,有利于提升肌肉内的协调能力。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力量练习方法,不要在短时间内重复的次数过多,这样有可能会造成肌肉的过度疲劳,易使肌肉或者软骨损伤,一旦发生意外,由于青少年的身体各部位尚处于发展阶段,易导致及重的损伤,有的甚至可能会断送青少年的运动前程。
1.2 速度素质
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都是体育舞蹈运动速度素质,速度在体育舞蹈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在对青少年速度素质进行训练的时候,要采取和项目相似或者相近用力顺序的方法是最好的,这样有利于青少年在学习速度用力的时候可以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的用力方式。在训练过程中,不易给青少年通过绑腿的方式增加负荷,只要训练克服自身体重负荷就行了,可以通过重复训练或者循环训练的方式来进行速度素质的训练,训练内容要多样化,不要单一重复一种训练模式,这样有利于吸引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可以使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1.3 耐力素质
学习体育舞蹈的运动员需要参加5种舞的比赛,这5种舞都是1.5~2min之间,而且一般都是节奏变换快的音乐,选手还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不同的动作,有的还是难度比较大的动作,这些对于选手的体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就必须有很好的耐力素质,因此在青少年时期要加强对耐力素质的训练。在训练耐力素质的时候,要掌握适当的强度,不要采取过大的强度来对耐力进行训练,有时候过大强度的训练还可能适得其反。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采用重复训练法或者间歇训练法,要掌握好训练时间的长短,每次训练的持续时间不易过长,在选择训练耐力的方式时可以采用练习体育舞蹈动作的方式来进行耐力的训练,这样不仅训练了耐力,还可以使运动员对体育舞蹈动作更加熟悉。
1.4 柔韧素质
要加强对运动员柔韧性质的训练,在青少年时期,是训练柔韧性最好的时间段,这时候的训练效果最好,所以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段来加强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的训练。
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是青少年柔韧性的两种方法。青少年依靠相关关节周围肌肉群的积极工作来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就是主动柔韧性训练,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主动的动力拉伸练习,来实现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伸展性的目的。例如,在训练踢腿的时候,要求舞者可以尽可能地将自己的腿踢高,而且要速度快、有力,这样才可以充分地达到柔韧性的效果。在进行主动柔韧性训练的时候还可以采用静力拉伸练习法,就是在最好最大幅度的动作后依靠肌肉的力量保持动作静止不变,如在踢腿训练的时候,在运动员踢到最高的位置的时候,叫运动员保持静止不动,这样可以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
青少年依靠外力的作用来进行拉伸练习使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幅度就是被动柔韧性训练,外力主要是通过老师或者同伴的作用产生的,通过外力来使韧带、肌肉等得到训练。例如,在进行压腿、扳腿的训练时,同伴使用外力来帮助运动员扳腿或者压腿的幅度,这样也可以达到提升肌肉、肌腱等伸展能力的目的。
1.5 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建立在多种素质和技能之上的,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性、协调性等,而这些素质受到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的影响,还受到动作的储备数量的影响。如果一个舞者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而且对舞蹈动作非常熟悉,那么其灵活性就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相关研究表明,对灵敏素质训练的最佳时期是7~13岁,这时候人的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最大的。可以通过特定动作练习来训练青少年的灵敏素质。
2.1 音乐感的训练
体育舞蹈选手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跳准每一个音乐的节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表现旋律。音乐的节奏都是以一定的规律形成的,而体育舞蹈的动作可以进行顺序的变换,这样有利于使舞蹈动作更加适应音乐的节奏,充分展现出体育舞蹈动作和音乐的融合之美。想要使这种融合之美更加完美,不仅需要舞者有好的动作,还需要舞者有非常好的音乐感,所以要将对青少年音乐感的训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具体的训练时,要先使青少年进行适应性练习来熟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并教授他们掌握音乐节奏的要领,从而达到自己能感受到音乐不同节奏变化的目的,在掌握了音乐感之后,在音乐下结合体育舞蹈训练来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找到二者相结合的感觉,这样才有利于舞者表现得更加完美。
2.2 舞蹈动作的训练
基本步伐和花样步伐是体育舞蹈动作的两大类,基本步伐逐渐演变形成了花样步伐,所以学好基本步法是跳好体育舞蹈的基础。青少年在学习体育舞蹈的时候应该先要学习基本步法,反复的练习基本步法,达到非常熟练的地步,之后在进行花样步伐的练习。体育舞蹈有5种舞,每种舞包含着12小结的基本步伐,在学习这些基本步伐的时候,老师要将这些基本步伐进行动作分解,讲清每一个分解动作的要领,包含脚手的运动轨迹等,并说明身体各部位是如何进行发力的,然后让学生不断练习这些分解动作,要将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要非常标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熟练之后进行整合练习,将各个分解动作连在一起进行练习,练习的节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也要不断增加,直到达到非常熟练的地步。
2.3 面部表情的训练
面部表情在体育舞蹈展现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对青少年进行体育舞蹈训练的时候,既要加强舞者舞蹈动作的规范,也要加强舞者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还要加强舞者面部表情与舞蹈动作和音乐的结合,尤其是眼睛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要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眼睛的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跳伦巴时的羞眼、跳恰恰、桑巴时候的笑眼、跳斗牛时候的怒视、还有盲跟、焦急、陌生、寻觅、眯眼、探视等,这些眼睛表情要跟随不同舞种不同音乐进行变化,来展现不同的舞蹈之美。例如,在伦巴的时候,这个舞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这时候眼睛和面部表情要展现出浓浓的爱意;在跳斗牛的时候,表现的是一种竞争,这时候面部表情要流露出刚毅的一面。除了眼睛的训练,还有笑的训练,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要展现出最自然的笑容,这样才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舞蹈动作、音乐、面部表情融于一体的美。对于青少年面部表情的训练其实就是以眼睛为核心的面部表情的训练。
从模仿到创造、从自我到角色、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到内、从生活到艺术、从体验到表现是青少年进行体育舞蹈训练的过程。在进行体育舞蹈训练的时候,要从基础素质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两个方面进行,对基础素质训练的训练,主要要加强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训练;对专项素质的训练,要加强音乐感、舞蹈动作、面部表情的训练,还要在训练过程中激发运动员对体育舞蹈的兴趣与热情。只有抓好这两个大方面,八个小方面的训练工作,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使得青少年体育舞蹈技能得到全方位的加强,这样才更利于体育舞蹈动作美的展现。
[1] 周小燕,周祖宝.体育舞蹈少年儿童的训练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
[2] 刘慧君.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成才影响因素及潜在规律探研[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G808.12
A
1674-151X(2014)01-074-2
2013-12-18
汪阳帆(1982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