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清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广东河源 517000)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国务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体育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是不可小觑的一块,不仅承担着提升高职学生身体素质、心里素质,丰富高职生课余生活的重任,在高职理念的引领之下,更新着人们的体育理念,对体育产业的引导、发展也起着引领理念,促进其健康发展的作用。体育产业在西方已是非常成熟的产业,是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有的西方国家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占到国家经济30%强,(1)比如美国、巴西等,而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或兴起阶段,只占国民经济的12%。(2)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智力动因的高职体育教育,并没有起到引领或先导作用,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教育在功能上存在严重缺失,因此高职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缺乏联系或者根本就是脱节的,这与高职理念、高职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虽然体育产业很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着人们的体育思想。我国的体育产业在西方体育产业的带动、影响下,处于起步或兴起阶段,也取得一定的效益。但作为研究体育理念的高职院校,却没有紧跟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而风生水起,相反,在理念上还停留在教好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行的层面上,同时认为教育是公益事业,体育教育是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所有经费都应该由政府包干,不应当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因此高职体育教育有着严重的“靠、等”思想。这些思想、理念,束缚着高职体育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使两相脱节。
高职院校也是我国的高等学校,被认为是象牙塔,是圣洁、干净之地,在这—环境中,没有产业的生存之地,被市场经济摒弃。高职体育教育要与体育产业融合,没有切实可行、照搬硬套的经营模式,运行经验,没有形成有效、规范理念,没有专门保障体育产业的规章、法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发展边总结经验。目前,高职院校体育产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不重视市场调查,相关信息缺失,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没有组织统一、协调,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很多高职院校拥有很好场地、场馆和设施,由于没有先进市场观念的引领和运作环境,导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只承担教学任务,很少或几乎不与相关企业联系或合作,企业也很少主动与高职院校体育教研机构联系、合作,让教育机构承担理论探究或管理经营,高职院校的体育机构和体育企业成了毫不相关单位实体。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状态,认为校企合作是对学校的公益支持,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高职院校与企业虽有所合作,但合作方式只停留在聘请企业专家讲座、举办报告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等层面,双方没有形成默契,没有真正融合。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高职体育教育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是发展的趋势。为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与体育产业的实际状况,从科学的角度,就两者融合模式作探讨。
我国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从体制到观念都围绕计划经济,体育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仅把体育教育看作是一种应试教育,是一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文体活动,并不追求经济效益,体育教育的模式、数量以及人们对体育的需求都受到财政拨款或福利基金的限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这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转变体育教育体制,引入市场机制,了解消费者和市场的要求。吸取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经验,结合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采用资助、有偿投资、联办等多种途径筹备资金,吸收社会资金,解决高职院校经费不足问题。建立效益机制,推进体育产业的社会化和商业化,缓解社会化体育资源短缺和高校资金不足的矛盾,决策者、管理层更要集思广益,明确经营的责、权、利,发辉高职院校体育产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高职院校的实际与市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子。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讯速发展,高职理念也越来与西欧成熟高职理念接轨。现今的高职院校,发展成“校中企,企中校”,强调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地方经济是当今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地方经济反哺高职院校,有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国的体育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为高职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的结合已成为可能和必然。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参照产业聚合的模式,优化和整合行业资源,争取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双双得益。可采取如下几种合作方法:
(1)企业利用高职院校提供的场地,宣传打造自己的品牌。当今的高职院校多与地方的其他类型的学校建在一起,建成所谓的“大学城、学习园、首善之区”。以各自场馆建设比较完备,购置大量体育器材、健身器械,或者通过互补,整合利用各校的设施、充分利用各自的场所功能。不仅在校的学生经常活跃于各种体育场所,还吸引大量的当地居民、务工人员。人口高度集中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的企业作宣传,有利于发展体育市场,树立品牌形象,事半功倍。
(2)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利用高职院校智力资源创品牌。高职院校荟萃各种人才,拥有强大的智力团队。但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有限,缺乏研发资金,企业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组建研发团队,创新理念,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立品牌,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厚回报,又弥补了高职院校经济紧张的窘况。
(3)成立互惠互利的职业体育联盟。职业体育联盟是通过向观众提供竞赛表演及相关联的产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达到盈利目的的经济组织与社会单位。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体育赛事,如何为其量身定做适合的商业模式,需要在创意、组织实施、推广、销售等相关环节和流程上不断创新,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分工合理的运作模式,同时要与体育中介机构、媒体、增值服务等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最终打造一个完善的体育服务系统。一个成功的体育商品联盟,包括赞助商,赛事组委会,众多一线运动员,品牌推广,商业销售,公正裁判队伍等,这是复杂的队伍,也是复杂的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参与其中,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在疯狂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深深吸引了体育经纪人、广告商、管理层人员、科研队伍和大量观众,各类人员中间杂了各地职业院校的管理人员与培训人才,各类职业院校也分得一杯羹。
虽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庞大,汇聚各种精英人才,但这些教师囿于校园,很少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触较少,特别在体育产业管理,经营方面更是极少触及,只会教书,只会训练,不懂经营管理。因此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要发展体育产业首先要整合高职院校体育产业人才,利用各种方式对体育产业人才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创造各种机会和平台锻炼他们,使他们成为一支既有高职理念能教书,又懂市场经济能经营管理的队伍。同时,通过向社会公开选拔、招聘等多种途径,选调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懂法律、经济、财务等方面知识的各类体育产业人才,充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场馆和师资力量搞培训,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如社区教练员培训、体育裁判员及各类体育项目爱好者的培训和培养等,以开设函授班、进修班、自考班等形式,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设施资源,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以“全民健身计划”为依托,大力开发科研含量高的全民健身器材,全民体质测量器材及运动竞赛器材等。适当对外开租,接纳开展多样性的社会有偿服务项目,这样,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不但有力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而且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高职院校有一支不可忽视的研发团队,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教研过程中发明很多技巧、技术,但由于不够重视和缺乏资金,很多发明创造者胎死腹中,或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被遗忘、荒废了。比如有的教师发明的运用经胳、穴道止血的方法,肢体损伤快速恢复的方法,高强度运动后快速恢复法,有的教师甚至摸索出了能增强老年人体质的健身操,甚至设计出帮助病人康复的辅助器械。由于没得到足够重视和资金支持,没有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些发明创造最后都不了了之。没有形成规模和产生明显的效益,更没形成产业,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高职院校的相关机构可以把这些教师的发明创造收集整理,把认为有推广价值的技术、发明与企业合作,通过企业的运作,形成规模,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高职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需要一定的环境和契机,需要决策者思维的转变和企业资金的支持。当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与体育产业的契合肯定是紧密的,到时两者都会得益。
[1]陈锡尧,徐琳,王岩.我国体育院校教学团队的科研与教学转化机制研究[J].体育科研,2012,33(5):12-14.
[2]黄国阳.体育产业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西北成人教学学报,2012,11(6):6-8.
[3]蔡德亮.对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分析[J].体育世界,2012(9):66.
[4]崔吉洋.基于体育产业的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2012(10):51-53.
[5]王路遥,晏平.从欧美职业体育运作模式探讨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7):46-48.
[6]李旭斌.体育赛事观赛礼仪探索与对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10-12.
[7]成会君,徐亚青,王森.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112-113.
[8]陈艳林.对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思考[C]//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2008:89-91.
注 释
① 廖祥龙,窦卉平,等.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