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重因素分析——基于对江西南昌生米镇东城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2014-12-04 01:14:00胡昭住HUZhaozhu
价值工程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东城南昌市号线

胡昭住HU Zhao-zhu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 200433)

(School of Finance,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0 引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农村是中国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更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基于笔者参与上海财经大学第六届千村调查所写,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东城村为案例,对于东城村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做出综合了解,重点谈论该村有关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原因分析和应对策略。

1 东城村的经济与劳动力情况

1.1 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中上等,村民满意度较高

论村民最高最低年收入的话,该村村支书在接受访谈中提到:“富的就很富了,这个也算不清楚。很多家里出去务工的,做包工头的很多。有的家庭年收入20-30万元,算是较高的了。一般家庭的话,大概10来万一年吧。最低的话,那就是吃低保的咯,基本也没什么收入,年收入少于1万吧,不过这种情况的也不多。”

此外,根据笔者入户对其他村民的调查走访可以发现,东城村属于周边最大的一个村,该村的经济状况较为良好,村民经济年收入水平在生米镇属中上等,村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1.2 收入模式——以外出务工为主,当地村办企业较为稀少

根据村支书和村民们的共同反映,笔者发现,东城村的经济创收模式大致与周边情况类似,主要依靠当地劳动力外出打工,村民大多勤劳务工。当下村民在家务农的很少,全村劳动力1829人中,85%以上的在外打工或者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究其原因,一是原本就人均土地稀少,二是城区的扩张征地,致使当地劳动力大量过剩,三是当地村民创办企业的极少。根据调查,东城村存在一些私办的养猪场、罐头厂,数量大致在20-30家,从业人数在230人左右。通过与村民的进一步交流可以发现,这些厂也主要依附于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因为当地的主要的经济作物为花生和头,所以许多村民开办头罐头厂以及其他的一些水果罐头厂等。

1.3 务工范围——就近城区较多,远赴他乡的较少根据村委会干部提供的数据,笔者对本村劳动力打工走向地点进行了整理并做出了大致统计,其结果如表1、图1。

表1

图1 东城村劳动力打工走向地分布

根据上面的图表可见,东城村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地主要在省内,其占比达到了近90%,而出省务工的不到10%。进一步剖析在省内务工的劳动力走向,即可发现,1320人中的850人在本乡镇务工。上述数据表明,该村的劳动力流动范围小,并未有大规模的劳动力向外省迁出。进而笔者又对出省的劳动力做出调查,通过采访发现外出务工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以及上海,很多村民表示他们都是去投靠亲友或者是相互介绍出省打工的。相较中国其他地区,东城村并未出现大规模地向北上广迁出打工的现象,而是大多数人选择就近务工。

究其原因,一是东城村离省城南昌市中心较近,距离红谷滩新区中心只有半小时车程距离。二是南昌市新城区的开发,给村民们创造了务工的机会。

2 近年城区的扩张对东城村经济和劳动力影响情况

2.1 从新建县辖区划到红谷滩新区——经济文化都将受益不小

生米镇东城村原属于南昌市新建县辖区,于2012年2月13日正式划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此次市政新规划为东城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根据相关新闻显示,南昌九龙湖,紧邻赣江,是南昌红谷滩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红谷滩中心区、红角洲、凤凰洲、生米镇构成五大片区。它是红谷滩新区向南延伸扩展的重要区域,是集商贸物流、文化体育、生态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近年,红谷滩新区将投入300亿元加快建设南昌九龙湖片区,将其建成一个40~50万人口的城市新城;同时大力推进新区周边路网、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预备掀起红谷滩新区“二次开发”的新热潮。而九龙湖依偎赣江、紧临红谷滩红角洲片区,无论从空间大小、地理位置,均可有发展空间。在南昌市《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九龙湖片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形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框架。

综合各方面的官方消息,东城村将在这次重点开发案中处于受益者,受到其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公共交通以及基础设施都将得到完善,新区的开发建设也将提供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无疑对于当地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影响。

2.2 地铁2号线将通过东城村——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影响较小

南昌市规划的2号地铁线于2013年开建,预计在2016年7月完工。2号线将连通新老两城核心区域,覆盖昌西新城九龙湖、红角洲、红谷滩三大片区和昌东老城核心区、城南片区。

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主要沿已经开发建设成熟的城区布局,所经过的地区主要为城镇社区,只是在红谷滩车辆段和青山湖区的辛家庵车站局部征地,涉及到部分村属集体土地的征收和相应的建筑物拆迁,东城村即在红谷滩车辆段征地范围内,村内涉及拆迁。

此处,笔者查阅了市政府在规划修建2号线时的官方测评报告。表2为2号线一期项目占用集体土地的图表数据。

表2 2号线一期项目占用集体地土(亩)

2号线的修建共征收东城村土地383.47亩,包括水田和旱地153.39亩,受影响的人数共1093人。

此外,从官方调查了解到信息得知,东城村被征收土地中,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一般每亩年毛收入在4000左右,不计劳动力投入的纯收入约2000元,而就近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每天收入在100-180之间,折合月收入2500-4000元,每月所得几乎是每亩年收入的两倍。因此,这些地方村民对从事农业生产兴趣不大。相对而言,这些地方人均土地面积稀少,但村民受红谷滩开发和南昌市城区吸引,大多数劳动力选择就近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或务工活动,部分耕地处于抛荒状态。也有部分村民只在播种季节短暂回乡从事一下农业生产,种植少量粮食自己食用,90%以上的时间外出从事非农经济活动。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可知,虽然地铁2号线拆迁对东城村影响范围较大,在官方统计的全村3269名人口中有1093人受到影响。换句话来说,此次拆迁涉及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的直接经济利益。但是这次拆迁对于东城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影响较小,因为其村民原本从事农业土地生产的人数就较少,农业生产并不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3 影响东城村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因素分析

3.1 缺乏大型村办企业是促使村民大量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东城村属于生米镇很普通的一个农村,并无丰富的矿藏,但也有山有水,当地的特色产物为头。总体上说来,以自然资源条件来说,东城村并无明显的优势开发资源,因而在工业生产方面,没有专门的大厂,仅有一些小型自营的家庭砖头厂,数量在3个以内。在农业生产方面,也主要就是花生和艹白白白头等经济作物,以及少数家庭自行种植的一些粮食作物。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富足,自然地理位置对于东城村的经济发展无优良的带动作用,其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因此,这种自然条件促使了大量劳动力外流打工,其占比达到了85%以上,家庭作坊式企业无法对当地的劳动力有很好的吸收消化作用。

可见劳动力的流动受当地企业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

3.2 城区的扩建发展和大力开发吸引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

近年来,伴随新农村的建设,东城村的公共基础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村里的公路得到了修建,最近距村1公里处即有高速公路,1公里内也有公交车站。网络建设进一步推广,已经有30%的村民家中有电脑并且使用互联网。现在,村里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而手机用户早已近100%。东城村的交通通讯日益便捷,与外界的沟通也日益紧密,这些都把村外更多的工作就业机会带给了村民,而且村民有基础可以快速地往返于工作地和东城村之间,甚至可以达到“早出晚归”。“消息进得来,村民出得去”,逐渐扎实的公共通讯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出。

此外,越来越多的工厂、科技园、学校等在东城村附近的城里建立起来,增加了许多务工岗位。因而,靠近东城村的市区就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并且对于村民来说距离较近,比较方便快捷,村民每天都可晚上返回村里生活,无需远离家乡在外奔波,所以绝大部分的东城村村民都在这附近一带务工。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东城村劳动力的分布现状:分布范围小且较集中,绝大部分在省内,其中大多又在离村不远的城区内。

3.3 拆迁将会影响今后东城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

之前已经分析过,社会经济条件对于东城村的劳动力流动影响较大,所以市政规划理应予以重视。南昌市地铁2号线的修建引发的拆迁对于东城村的劳动力流动影响是“阻力”与“推动力”兼存的,但纵观全局,很明显是“推动力”占主导。

拆迁会永久性或临时性占用东城村的土地,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但是由于当地农业生产规模小,所以这个经济负面后果并不是很严重。另一方面,土地的征用会迫使更多的劳动力向外流出务工,尽管这个剩下在村里务农的劳动力比重不到10%,但拆迁会促使这一比例进一步减小。

再者,拆迁会影响村民的住宅,许多私人住宅面临全面拆迁,这意味着村民居住地的变化,随即影响着村民外出务工地离家距离的远近,原来的“早出晚归”模式很可能受到冲击。若是家与务工地“两点一线”的距离加长,很可能原来的模式难以维持,务工地的改变很可能发生,即造成劳动力流动走向改变。若是“两点一线”的距离缩短,则是为村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很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同时,村民的务工范围会得到一个新的延伸,从而在劳动力流动的人数和走向两个方面都会得到相应的拓展。上述讨论均与拆迁安置地的选址有关,而这个还处于商议阶段,无最后明确定稿。

从市政规划的角度看劳动力转移问题,笔者认为,更大的发展潜力在于市政项目完成之后,不仅仅是在目前的开发期。如果地铁2号线完工,东城村和周边市区的联系将非常紧密,得到极大的改善,其社会经济地位会上升到新的一级。东城村将更加地融入城市,享受城市的辐射带动。站在城市这个大平台上,东城村所获得的将不只是公共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便利,更加深远重要的是教育文化资源的渗透,而后者,则是引领东城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动力。

4 调查反思

4.1 建立当地较大规模的生产单位是一种优质、可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综合评析东城村的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可以看出,村民们主要还是依附于离村不远的城中的一些工厂以及小企业,并无大批出省外务工。反观当地并无大规模的乡镇企业,笔者思考认为,劳动力的流出大多是受各种方面的经济因素驱动,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村民,远距离打工或是背井离乡都是无奈之选,都是迫于生计。在当地建立较大规模的生产单位,比如乡镇企业等,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方式。这种情况下,村里的劳动力无需被迫大量外出务工,在当地即可就业,对于像大城市也是一种外来人员流入的缓解。这种模式既带富农村当地,又缓解城市过度膨胀压力,平和地推进城市化,是使农村融入城市的优质发展之选。此外,这种带动效应是深远的,相较来说,是未来的收益远大于目前的投入的。当然,基本原理如此,但要选择一个符合当地特点的切入点着手是最重要的,也是难点所在,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思。

4.2 城镇化建设要与经济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回看东城村的发展,可以明显感到社会经济条件即城镇化建设对于它的重要性,近年来的九龙湖开发案以及地铁2号线的修建都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广看来,笔者认为,城镇化建设无疑是带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高速列车,尤其是对于像东城村这样的自然资源一般的农村。这些农村亟需通过市政规划,更强有力地受到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为其发展注入活力。城镇化建设要与经济文化建设同步进行。因此,政府的责任要凸显。合理有序的开发规划对于农村的发展极其重要,特别是当地经济文化的建设发展,对于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引导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市政规划不仅是要开发新区,更要将经济的散点连接成面,形成规模效应。

4.3 教育文化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深远动力

前文已经提到,东城村的劳动力流动范围小,集中于省内附近城镇,某种程度上也是当地村民文化素养、受教育程度有限所致。外出务工的东城村村民主要是从事于一些餐饮服务业或是一些技术劳工、建筑行业等等,不需要很高的综合教育素养,主要还是体力劳动加技术活的组合。因此,村民的这些工作需求在周边的城镇内即可解决,换言而之,有限的教育文化水平实际上限制了当地的劳动力向更大的平台流动飞跃。在这种教育文化水平不均等的情况下,劳动力的流动是不可能达到自由流畅的,正如“人往高处走”这句话一样,经济教育的发展不均衡注定了劳动力的流动也是存在一个“单方向”效应。而像东城村这样处于劳动力流出方的地区,教育文化的局限导致这种单方向流动也是不流畅的,存在“断点”和“死路”。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下的劳动力流动应该是由劳动力自身需求和意识主动驱动的,而不是现如今的受经济诱引被动驱动的,那种流动应该是“向四周随意而动”的,不仅是“单方向”的。要发展到这种理想境界,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无疑的是,教育文化熏陶出的综合素养才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深远动力。

5 结束语

劳动力转移问题非常复杂,我们不能单纯地判断劳动力流动是好是坏,劳动力的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是时正时反。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乡镇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固守当地劳动力,保护劳动力不外流;而周边外界城区的发展以及政府的规划很多又吸引当地劳动力向外流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劳动力转移,但总而言之,目前劳动力的流动都是各种经济发展的带动结果,在理想的社会下,劳动力的流动应该是自由自主的,也应该是充满着“人性色彩”的,我们都共同地向着这样的未来努力着。

[1]世界银行贷款南昌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办公室.世界银行贷款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移民安置行动计划[M].2012.

[2]王世强.南昌市5年内将九龙湖片区建成50万人口新城——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发展[N].新法制报,2012-06-07.

[3]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新区简介[EB/OL].http://hgt.nc.gov.cn/comcontent_detail.

[4]杨曦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J].湖南农机,2010(7).

猜你喜欢
东城南昌市号线
1号线,上海地铁零的突破
模拟成真
中学时代(2022年8期)2022-10-08 03:27:34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和谐发展 创达未来
——东市莞东城实验中学
师道(教研)(2021年8期)2021-09-08 08:41:32
考了个大的
中学时代(2020年8期)2020-09-01 08:58:12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水上消防(2020年3期)2020-07-25 02:36:16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吃两个
中学时代(2019年3期)2019-04-10 11:11:38
券游东城
旅游(2016年11期)2017-03-04 01:29:46